楊 曄
(甘肅能源化工職業學院 甘肅蘭州 730207)
對于高職教育而言,其本質目標是培養與社會及崗位需求相匹配的高精尖人才。如今,汽車技術日益精進,新能源汽車越發受人追捧,該項技術也逐步成為研究熱點。在此形勢下,新能源汽車技術課程教學模式也亟待革新,教師還需將學生的實際以及發展需求當作專業教學切入點,高舉新課改旗幟,正視翻轉課堂內涵與優勢的同時,將其與課程教學進行深度融合,發揮其教學促進作用,逐步消減既有的教育問題,從而在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同時,讓學生的專業素養得以有序化培養,將立德樹人理念踐行于實處。
近些年,我們能夠明顯感受到大數據以及互聯網時代的來臨,網絡及智能化技術已經出現在各個領域,并且對包括教育在內的諸多行業都產生了巨大的積極影響。而對于新能源汽車技術教學來說,若想與社會及時代進行更為深度的接軌,教師必須以互聯網思維或者信息化觀念為支撐,不斷革新教學觀念、目標以及方法,進而實現育人效果的提升。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極富時代性與先進性特征的教育模式,有著互聯網以及信息技術為支撐的本質屬性,將其滲入于教學之中,既是對現有課程教學的有力補充,同時也為專業教學注入了更為多樣和前沿性的元素。首先,其能夠增添課堂的趣味性與活躍性,給予學生別樣的學習體驗,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致,促使教學效果得以良好提升。其次,在該模式下,師與生能夠實現知識點的高效傳遞,互動效果也會得到有力提升,學生能夠更加便捷和深刻地領悟到專業知識的內涵精髓。再者,其作為當前較為時興的一種教學模式,能夠在真正意義上將學生推至教學主位,促使其自學、實踐以及創新等意識均得到良好發展,這不管是對于他們學習,還是對未來高層次發展均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1]
當前,部分新能源汽車專業教師依然采用說教式或者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模式固化且單一使得學生只能被動以及片面地進行學習,極容易使他們產生厭惡或抗拒情緒,進而阻礙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同時,個別專業教師缺乏靈活性的教育觀念,經常依據教材來進行專業提問,使得課堂變得無趣且枯燥。客觀地說,新能源汽車專業應當是一門極為開放的課程,應當有著較強的生活性與實踐性特征,單一化的教學模式顯然與本專業教學特點相悖,阻礙專業育人效果的提升。
我們常說,興趣是學生的良師益友,只有興趣濃厚他們才會在學習專業知識時表現得更為專注和熱情。而課堂互動作為教育激趣的一種重要手段,在新能源汽車教學中卻常常效果不佳。在當前的專業教學中,師與生之間主要以課堂為交流陣地,教師缺乏對學生課下學習的引導以及監督。同時,很多學生對于課前預習的重視度較低,而我們都清楚,在新能源汽車課程中,存在諸多較難的技術或者理論知識,如果學生未能提前預習的話,極容易在后續的學習或認知中遇到坎坷,加上很多學生不及時向老師咨詢,使得其學習效果不高,進而為其專業能力的發展制造諸多負面影響。
教學評價作為新能源汽車技術教學的重要一環,是專業育人效果的重要保障。然而,當前的專業教評體系比較滯后,學生在課后的學習反饋或者鞏固程度不足,他們只是在臨考之前進行相應的學習,對專業知識點的掌握度偏低。此外,教評形式與內容滯后也是新能源汽車專業需要正視且亟待處理的問題。如個別教師常常重用結果式評價,缺乏形成性評價意識,使得學生學習興致低落和效果不佳。[2]
1.教學平臺建設
專業教師在翻轉課堂教學前,應當做好教學平臺的建設工作,如可依據微信之便,建立新能源汽車專業公眾號,在其中介紹相應的教學內容、實訓課標、授課信息以及準備材料等。同時,教師也可在公眾號平臺之中設置諸如課程拓展等環節,在其中分安置一些新能源汽車政策、國內外先進理念、綠色出行以及行業動態等多方面信息,開闊學生的專業視野,指引他們通過關鍵詞檢索等方法對相關理念形成正確認知,深化他們的專業知識理解。
2.教學視頻制作
此環節要求專業教師將實際與教育經驗進行練習融合,依據新能源汽車技術各板塊的教學內容,來進行探究指導。這里我們主要針對的是概念板塊,這其中包括了諸如燃料電池汽車、混合動力汽車以及純電動汽車等。教師需要依據各板塊的教學內容,對相關知識要點加以歸納,接著將其制作成精良的微課。微課的主要內容包括多個方面,例如電池原理、混合動力汽車的使用、傳電動汽車的使用、電池充放電以及電池結構等。同時,教師在保證微課包括一些專業性知識點以及講解內容的同時,還要通過后期剪輯以及填充等方式,為視頻加上相應的彈幕,并將其時長控制在十分鐘左右。然后,教師還可在其中融入一些各個板塊的專業問題,從而保證為學生思維的發展提供良好助力,確保其處在正確的學習道路之上。最后,教師可將微課上傳至公眾號等教學平臺,指引學生進行課前的預習觀看或者課后的復習鞏固。
3.教學工單設計
在這個環節中,專業教師應當依據教學內容,設置相應的自學工單,為學生指明翻轉課堂學習的方向。例如,教師可在工單中設計知識學習目標、實踐路徑等,確保他們能夠以正確的思維來進行專業知識的自主學習。然后,教師可依據公眾號等教學平臺之便,將教學工單分享給學生,確保翻轉課堂模式得以良好運行。
在課前,專業教師可借助教學平臺,將章節學習資料、教學工單以及微課發送給學生,讓學生對章節內容形成正確認知的同時,為他們后續的知識點理解與匯總提供便利。在此之后,教師可立足于翻轉課堂特點,進行靈活性的課程設計。例如,在講授“電池工作原理”的知識點時,教師可依據專業生的學習實情在班內組建多個學習小組,各組不但要有優秀生,也要有潛力生以及中等生,以此來構建互相促進和共同提升的課堂環境,然后指引各組依據教學工單來進行翻轉新式的知識學習。各組內部個體既可以單獨實踐,也可用協作的方式來完成工單任務,如探究磷酸鐵鋰電池實際結構、分析三元鋰電池工作原理等。期間,教師應當發揮好自身教學輔助者與指引者的角色作用,對于各組的疑問指出進行及時點撥,確保翻轉課堂模式得以良好運行。最后,教師可指引各組應當依次展示工單成果,并與他們一同探究相應的任務答案。這樣一來,既讓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以及能動性得到有力發揮,又能通過實踐+總結的方式,讓他們更加深刻地體悟到相關知識點的要義與內涵。
在以往的新能源汽車技術教學中,課程評價效能常常無法得到良好發揮,專業考核常常以期末的實操與筆試來進行,這也使得部分教師無法對學生的學習實情形成正確認知。而在翻轉課堂下,專業教師可加強課程評價在多個教學階段中的滲透,例如,在翻轉課堂后,教師可設計相應的網絡試卷,通過教學平臺傳遞給學生,以此來精準且及時地掌握其學習實情,進而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改進措施,提高教學有效性。同時,教師也可以互聯網為依托,在師評的基礎上,加強自評、互評以及組評等多種教評形式的滲透,以評價之力促使學生的專業素養得以良好發展。
總之,在教育信息化的趨勢下,新能源汽車技術教師還需秉承現代化與生本化的教育觀念,正視翻轉課堂模式的特點與內涵,在立足于專業教學既有問題的同時,將翻轉課堂與各教學環節進行深度融合,進而在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同時,促使學生的專業素養以及綜合能力均得到有序化培養,為其能夠在未來取得更高層次的發展做好奠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