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曉娟
(昌吉職業技術學院 新疆昌吉 831100)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各校英語教學在各方面都進行了深入調整,然而隨著各階段學科難度的不斷提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會不斷遇到新的問題,另外由于部分學校還未進行教學評價模式的改革,依然沿用傳統教學評價方式,不利于推進現階段英語教學水平和質量的提升,因此,對高校英語聽說課堂教學評價模式進行改革便成為現下亟待解決的問題[1]。
現階段,高校英語聽說課堂教學評價的模式較為單一,依舊采用傳統教學評價方式。一方面是由高校英語任課教師對班級所在學生進行教學評價。其評價的途徑為通過學生對平時課堂及課后作業的完成情況、階段性測驗、課堂提問、考試等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評價,以此來檢測各階段教師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由教務處等組織部分通過讓學生進行教師評價、開展公開課等方式對任課教師進行課堂的教學評價,以此來考核教師的教學水平。這種單一且較為傳統的教學評價模式,存在著一定的弊端[2]。
在現階段高校英語聽說課堂教學評價中,其評價方式具有一定的主觀性,缺乏一定的科學性及合理性。學生作為開展教學工作的主體,其評教對教師的發展有著深刻且重大的意義。但由于評價方式沒有一定的標準,完全依賴于學生的主觀因素,使評價結果缺乏一定的公平性。例如,部分學生受教師批評,沒有與教師建立和諧融洽的關系,在評價中學生很大程度上會摻雜著個人情感因素,使評價結果不具有客觀性,從而無法真正改善任課教師在課堂中的教學方式,不利于提高高校英語聽說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水平。同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多關注于學生的學習成績及課堂表現,忽視了學生其他方面的發展,會出現教師評價過于片面的情況。
高校英語聽說課堂開展教學評價,其目的是為了完善和促進教學方法,使教學更加適用于學生,從而發揮出教學的真正作用。在傳統的教學評價模式中,部分教師及學生沒有認識到教學評價所帶來的真正意義,只是形式化的參與教學評價。例如,部分學生在課堂中沒有認真聽課,對該任課教師的教學方式及教學內容沒有一個足夠的了解,但其依舊可以參與教學評價工作,對教師進行評價,沒有真正發揮出教學評價的作用。
在該評價中,主體主要是由教師及學生組成,導致教學評價主體過于單一,缺少一定的監督機制,導致教師及學生的積極性沒有被充分調動起來,不利于督促部分教師完善和改進教學工作,甚至造成部分教師因為惰性無法真正的改進教學方式及方法,極大地降低了教學評價模式帶來的作用。
在以往的教學評價工作中,很大一部分教師及學生把教學評價看作是一種正常的流程且過于形式化,并沒有真正理解到教學評價工作的真正意義,從而導致了部分學生在評價中不夠客觀、不夠負責的對教師工作進行評價。因此,在信息化教學環境下,要充分理解高校英語聽說課堂教學評價工作的真正含義,同時也是改善教學模式的新起點[3]。
因此,教師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在英語聽說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引導,充分挖掘學生在課堂中的思想,讓學生從根本上改變對課堂教學的看法,消除部分學生對課堂教學的排斥、抵觸心理。同時還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能夠真正融入課堂中來,從而推進教學評價的有效性、真實性、客觀性。此外,教師也要重建教學評價觀念,充分理解開展教學評價工作的意義,在評價中不單單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綜合分析學生的發展特色,對學生進行客觀、全面的評價,從而促進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提升。
利用信息化手段來完善高校英語聽說課堂的教學評價體系,有利于改變傳統教學評價模式帶來的弊端,能夠充分反映出實際教學的情況以及出現的問題,使評價更具有客觀性、全面性、科學性。
在高校英語聽說課堂中,可以通過采用信息化手段,對學生課堂出勤率等進行制約,充分發揮對學生的監督、制約和引導的作用。對于出勤率低且課堂效率不高的學生,可以取消其評教資格,有效地降低了評價的片面性,使學生的評教更加具有真實性,從而發揮出教學評價的真正作用。
在信息化教學環境下,通過采用信息化教學評價模式,可以改變傳統的單一的評價方式,增強評教工作的合理性,同時也有助于調動學生對英語聽說課堂的興趣,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提升[4]。
例如,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平臺的學習管理系統,更加便捷、直觀、全面的了解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及進度,同時還可以將學生的平時成績輸入到數據庫中,方便教師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系統的評價。此外,針對高校英語聽說教學,教師可以運用信息化手段,將職業情景模擬考核作為考試內容加入到期末考試中,不僅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促進職業能力的發展,同時還能夠使教學評價更加的多元化,有利于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英語教學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評價方式,加強創新與實踐的評價,改變以往對原有知識的把控,增加辯證意識與自我評價的比例。通過實施多樣化教學,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主性,而且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主觀能動性。教師在進行課堂設計師要加強引導性評價,將不同文化進行融合,以培養應用型英語人才為目的,為學生學好口語打下良好基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評價要盡量客觀、科學,這樣更有利于學生能夠正確認識自己,發揮自己的優點,及時發現并改正自己的不足之處。培養學生評價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能夠通過此項機制真正提升自己的能力。
同時也不能只將教師的評價作為衡量學生學習程度的唯一標準。應進行多方面的評價,完善評價制度,不僅要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提升他們各個方面的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5]。
在進行英語聽說課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的表現記錄下來,以檔案的方式進行存檔。并根據不同老師的評價,總結并記錄下最客觀的評價,在進行創新型英語聽說課堂教育之后,與原檔案進行對比,分析學生成績進步或下降的成因,并總結學生進步的經驗,以便更好地在教學中改進學生的學習狀況。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案,并記錄下每一方案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相關的改良措施。同時不斷完善教育體系,為以后的教育提供經驗和借鑒,充分發揮教學評價對教學工作的推動作用,從而促進高校英語聽說教學的不斷發展,以提升我國學生的英語水平,有利于推進我國的教育質量穩步提升,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的專業型人才。
總而言之,為了更好地促進教學工作順利開展并發揮其最大的效用,開展教學評價活動必不可少。在高校英語聽說課堂教學評價模式發展過程中,首先要極力克服傳統教學評價模式帶來的弊端,除了上述的幾點方案,各高校領導人員及有關教師應該積極探索教學評價新模式,最大程度地發揮教學評價的促進、激勵作用,以提高英語聽說課堂教學水平,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最終實現教師與學生的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