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姝冰
(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 河北唐山 063000)
“高職教育是以就業導向模式為前提,培養優質人才為核心的教育模式。1980年初,我國第一批高職院校城里,為我國的發展提供了一批批專業型建設人才。”[1]現在,教育已經走過了三十多個年頭,高職教育也在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崗位上都出現了高職院校培育出來的人才,他們對于社會的發展也有著較大的推動作用。但是以前的傳統教育教學方式已經不再適應社會的發展,想要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綜合實力,就要從全方位各個方面入手尤其是思想政治方面,會直接影響人的行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職院校的培育工作中成為至關重要的一部分。
高職院校的思想狀況主流還是比較好的,積極、向上、穩定、健康。但是其中仍然會會有一些學生存在思想問題。
高職院校的學生幾乎都是因為在普通教育之中學習相對比較弱,才會選擇高職院校,直接進入社會。因此學生自身的思想會存在消極因素,學生長期處于一個懷疑自己的狀態之下,會很容易出現思想和心理上的問題,很容易導致學生思考問題偏激,或者極度不自信等等,這些都會影響學生的生活、學習和工作。
到現在為止,仍然有很多人對于高職院校存在思想上的偏差。對于高職院校出身的學生,在求職上有的會受到歧視,這對高職院校的學生而言,也會是一種較大的心理壓力。教師如果沒有提前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讓學生自己認識清楚自己的定位,引導學生自我緩解,學生也會容易出現思想上的偏差。
傳統的高職院校比較重視對學生的動手實踐的能力,重視學生的專業性,而忽略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和教育。一般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時候,教師都是直接照本宣科,課堂教學沒有實效性;學校針對學生的思想水平也沒有一個完整的評價系統;學生、教師、學校領導都沒有重視對思想政治教育。這才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
高職院校的學生在之后都會直接進入到社會之中,他們屬于社會基礎性人才,對于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有著直接的推進作用。且每年有無數的高職院校學生畢業,他們會遍布社會的各個崗位,他們的思想也會影響到自己在工作中的行為,從而對于各行各業的發展都有較大的影響。因此,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可以提高社會平均的思想覺悟;通過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學生能夠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之中,為公司和社會創造更好的財富,還能夠實現自我價值。
高職院校以前是將自己定位成為社會直接輸入技術人才的院校,因此對于學生的專業度要求很高,這也是學生在出社會求職之中,最需要具備的能力。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各個崗位對于人才的要求也在發生著變化,尤其是在“素質教育”、“全面教育”觀念影響之下,社會更加需要全面性的技術人才。因此,“高職教育也應該是對人的全方位的培養過程,在職業指導教育過程中引導廣大青年學生轉變思想、更新觀念、正確定位自身、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2]這就需要高職院校能夠擁有一個合理、科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
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加強對教師的隊伍建設。只有強大的師資,才能夠為提高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保障。[3]高職院校應該積極地引進專業的思想政治教師,在對教師進行錄用和選拔的時候,一定要看重教師的專業能力以及其自身的思想政治覺悟。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僅是教師直接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教育就可以了,要真的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關愛學生,學生才能夠信服教師,才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效率,這就需要教師自身擁有專業的思想政治知識,還需要教師有較強的責任心,有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水平。
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也不僅僅只是教師的責任,學校領導也應該承擔起重任。學校應該建立專業負責學生思修品德的管理部門,重視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學校領導需要積極地了解學生動向,把握學生的整體特征,對教師提出工作指導。學生可以向學校有關部門反應教師的教育情況以及學生自身情況,教師也可以向有關部門反映教育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情況。有關部門的領導應該對該問題的及時進行解決或者提出指導意見。針對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比較嚴重的問題,應該對學校上級領導進行及時匯報并進行開會討論,針對思想問題比較嚴重的學生,學校及時采取解決措施。針對出現問題的學生也需要進行跟蹤了解。學校需要密切配合教師的教育工作的開展,一定要體現領導的職能和作用,專人管專事,才能夠促進工作的有效開展以及問題的有效解決。
學校需要加強制度建設,明確學生的責任和義務,明確教育教學的規章制度,教師和學生都依據規章制度進行教學和學習。針對違反了學校規定的學生或者教師,學校一定要進行嚴厲的批評和處罰,讓學生和教師都能夠尊重校規,按照規章制度辦事,能夠對學生的行為習慣產生影響,從而促進學生思想政治覺悟的提高。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校整體的文化氛圍對學生有較大的影響。因此學校和教師都應該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校園環境,將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識融入其中。學校可以在學校各處張貼最新的政治理論,并且還可以通過廣播進行宣講,讓學生能夠及時地了解新的政治思想。學校也應該積極地開展相關的講座,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教師也應該隨時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通過自身影響學生的進步。學校和教師共同營造一個良好的文化氛圍環境,學生才能夠在其中進行積極學習和成長,從而提高學生思想政治水平。
一直以來,“高職院校作為一種適應市場經濟,以培養應用型、技術型人才的新型院校,在人才培養理念、培養方式等方面存在著與傳統教育不同之處。”所以一直都將培養人才的中心放在學生的專業性和實踐性上,所以在學生能力的測試評價上,都是重視對學生專業技能進行檢測,還沒有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方面進行測評。這就導致學生的學習重點,以及教師的教學重點都朝學生的成績方向進行偏移。這是不對的,因此,學校需要完善科學的評估體制。
學校應該對學生進行全面的測評,對學生在學校中的表現以及思想政治筆試同時進行測評,可以從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價這三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打分,最后算出平均分,加上筆試成績,通過按百分比的方式計算,合成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成績,公平公正地對學生進行評價,讓學生重視思想政治品德的提升,重視自身的全面發展。同時,除了學生以外,教師的測評也應該是全面科學的,除了從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教師的職教水平進行測評以外,學生也可以對教師進行評價,教師之間也可以進行互評,從測評的結果中可以看出教師平時的作風,一并加入對教師的最后的測評結果之中,關系到教師的績效考核和獎金,教師也會在平時的工作中注意自己的言行,對學生起到良好的影響。學校完善對教師和學生的評估體制,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和教師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從而提高對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和效率。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對學生這一輩子都有重大的影響和意義。學生又是未來的棟梁,這會直接影響整個社會的發展。因此,高職院校一定要重視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完善教育體系,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