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溪 凌亞忱
(空軍航空大學基礎學院 吉林省音樂家協會 吉林長春 130022)
一名優秀的教師需要具備深厚的專業素質,尤其是在教育領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更需要進一步提升教師專業素質,以便適應教育時代的變革,更好服務于教育事業。教師專業素質包括的內容較多,加強對教師專業素質的研究,可以進一步提高我國教師團隊整體的教學水平,對于推動我國教學領域的發展和變革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主要分析了構成教師專業素質的主要結構,分別從教育專業知識、教育專業能力以及教育專業精神的角度闡述了一名優秀教師所要具備的專業素質,如下表述。
教育專業知識主要是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用到的實用性知識。教育專業知識將知識作為基礎,通過教師闡述出來,教育專業知識主要通過教育過程來體現。教育專業知識作為一種顯性知識,與教育過程中不自覺形成的“潛知識”具有明顯區別,教師教育機制和教育智慧有效結合的表現就是對知識的靈活運用。教育專業知識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分別是“教什么”和“怎樣教”。所謂“教什么”是指教師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知道所要教授的教育內容,教育是將知識傳遞給學生,促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屬于一種極度專業性的工作。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掌握一定的“學科知識”,“學科知識”即“課程知識”,教師要對國家設置的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教學內容、課程設計思路等有所了解。并能根據教育領域的發展特點,強化自身整合知識的能力,該能力就是指教師要具備一定的跨學科知識。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總結出了的“個體經驗”也是教育專業知識的一部分,同樣該部分也是教師自身成長不可缺少的條件。就像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魏書生一樣,他的教育生涯可以看作是學習生涯,該名學者博覽群書,具有較多的愛好,在教法的研究上較為深入。所謂“如何教”就是教師要對教育工作的方法靈活掌握。作為一名教師要掌握與教育有關的理論性知識,如兒童發展心理學、教育科研方法、教與學、教育心理學、德育理論等。除此之外,還需要對“教育情境”有一定的認識,所謂“教育情境”是指教師對“特定教育對象”“現實社會環境”“學校制度和文化”的認識。只有教師對上述知識有所了解,才能知道“如何教、怎樣教”。舉例來說,魏書生從杜威教育思想中受到啟發,提出了教育要為學生服務的教育思想,他提倡學思結合、學用結合、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1]。
教育專業能力包括的內容較多,分別有教育活動設計能力、教育活動實施能力、教育過程組織與監控能力。首先教育活動設計能力,主要是指教師需要運用相應的教育專業知識根據一定的教育目標,科學合理選擇教育內容并對課程資源進行開發,此種能力就稱為教育活動的設計能力。舉例來說,我國教育學家魏書生在上課之前會結合自己每節課學生達到的教學目標,對教學方案進行設計,優化教學活動流程。再者教育活動實施能力,主要是指教師要靈活使用各種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和教學資源,結合教學活動的設計方案和相應的教學情境,開展對學生的教育,起到教育影響的作用。比如魏書生依靠自己的教學思路創建出了新型的語文教學方法,總結出了六步教學法、四遍八步讀書法等新型教學模式。在此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可以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所謂教育過程組織與監控能力,主要是指教師要組織學生參與各種形式的學習和探究性活動,要善于調節學生的學習行為,在監控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提高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舉例來說,魏書生積極提倡制度管人的教學模式,而極力反對人管人的教學模式。在他看來制度、法律、規章的科學性是管理水平的主要體現[2]。
教師對教育專業所抱有的理念、態度、信念、價值觀和道德情操等是教育專業精神的主要內容。其中教育理念是教師對自身職業抱有的信念和理想,是教師本身在長期的教學工作中總結出來的教育觀,教育觀包括的內容較多,如教育價值觀、目的關、人的發展觀、知識觀等。教師從事教育工作離不開以上教育觀的支撐,是教師從事工作的方法和依據。比如魏書生提出了教育的發展需要學校的創新,在先進教學觀下要求教師們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魏書生的管理觀認為積極促使原有的控制管理向民主管理轉變、經驗管理向科學管理轉變。在專業態度上主要是指教師對待自身職業抱有的態度,具備的責任感和敬業精神,教師自身在教育領域中所做出的努力,應該不辜負社會給予自己的地位、榮耀和報酬。教師要時刻秉持服務意識和創新意識,為了教育工作奉獻自身的光和熱,不斷提升自身的業務能力和專業素養。正如魏書生所說“作為一名教師,首先學會做人,才能搞好育人”就全面闡釋了教師專業態度的重要性[3]。
提升教師的專業素質離不開閱讀,閱讀作為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可促使教師積極改變自身陳舊的思想和觀念,能增長教師的智慧。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于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比如在某地區特級教師的評選中,就有這樣的題目“說說中學教師專業標準中四個基本理念”,該問題足以彰顯出閱讀對教師的重要性。不少教師反映自己的時間本身就不夠用,更何談閱讀呢?不少教師以自身時間有限作為借口,選擇不去閱讀。針對此種問題我們完全可以把做一些次要事情的時間用來閱讀,教師們要明白時間擠擠總會有的。此外,在閱讀書籍的選擇上,在筆者看來理科教師可以多讀讀人文方面的書籍,文科教師可以多讀讀科技方面的書籍,總而言之一句話,專業書籍要精讀、做好筆記;非專業書籍要泛讀,拓展自身知識面[4]。
一名優秀的教師需要善于思考、勤于思考,一名優秀的教師需要具備一定的探索精神和批判精神。我國教學領域不斷變革的過程中,需要教師們關注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如學校內部問題、學校外部問題、社會問題、國內問題以及國外問題等。作為一名教育研究人員需要具備善于思考的意識,只有善于思考才能及時發現自身在教育領域存在的問題。一名合格的教師需要思考如何才能提高教學設計能力、課堂組織能力以及課堂生成能力等。只有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才能進一步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5]。
善于審視是提升教師專業素質的有效途徑。教師要善于審視外界信息,要積極吸取他人的成功經驗。比如教師參加學術交流活動中具備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能力;聆聽講座、參與討論時要具備靈活現代化信息技術的能力,利用業余時間多多了解現代化教學設備,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教育領域動態等。只有這樣教師才能獲取最全面的信息,正確審視自己,對自己進行深入性分析,在獲取有價值教學內容的過程中,更好地站在學生角度思考問題。
一名優秀的教師要注意時刻保持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心理健康是提升教師專業素養不可缺少的條件,也可以將其看作教師專業素養不可缺少的內容。教師只有具備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才能勇敢面對工作中的各種挑戰。只有在積極樂觀心理的支撐下,才能在工作中不斷進取,勇于突破自己。
綜上所述,教師專業素養涉及的內容較多,教育專業知識、教育專業能力、教育專業精神是教師專業素養不可缺少的內容。以上就是本文對教師專業素養的分析,并制定了提升教師專業素養的幾點措施,希望對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有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