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風華
(湖南航天醫院心血管內科,湖南 長沙 410000)
臨床中,老年心臟瓣膜病也稱為老年鈣化性心臟瓣膜病,該病主要是指患者的正常瓣膜隨著年齡的增加產生心臟瓣膜組織纖維化現象,患者的瓣膜逐漸增厚、變形,導致瓣膜關閉不全及狹窄等臨床癥狀。該病具有較高的發生率,但發病機制尚不明確。有研究[1]表明,老年心臟瓣膜病的致病因素較多,其中年齡是該病主要的發病原因,且部分非生理性因素導致病情加重,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甚至威脅生命安全。該病無明顯臨床癥狀,發病速度較緩慢,在實際的治療過程中,誤診率和漏診率均較高[2-3]。因此,應選擇準確性較高的診斷方式,從而提高患者的臨床診斷效率[4]。基于此,本研究選取本院 2018 年 5 月至 2020 年 2 月接收的 80 例老年心臟瓣膜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究血尿酸在老年心臟瓣膜病患者臨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2018年5月至2020年2月接收的80 例老年心臟瓣膜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患者血尿酸水平分為觀察組(血尿酸水平增高)與對照組(血尿酸水平正常),每組40例。對照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63~85歲,平均年齡(76.42±3.89)歲。觀察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64~84歲,平均年齡(77.39±3.63)歲。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已通過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方法 檢測患者血尿酸水平,入院后3 d 清晨,患者于空腹狀態下抽取2 mL 靜脈血,然后實施血清分離處理。利用尿酸酶法測定患者血尿酸水平,采用日立生化分析儀進行檢測。血尿酸正常水平:女性100~300 μmol/L,男性150~380 μmol/L。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儀檢測患者心功能指標,探頭頻率2~3.5 MHz,標準掃描患者長軸、短軸、切面及心尖四腔切面,檢測患者的左室舒張末期容積(LVEDV)、左室射血分數(LVEF)、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室收縮末期內徑等(LVESD)。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LVEDV、LVEF、LVEDD、LVESD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LVEDD、LVEDV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LVEF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LVESD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心功能指標比較()

表1 兩組心功能指標比較()
注:LVEDV,左室舒張末期容積;LVEF,左室射血分數;LVEDD,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ESD,左室收縮末期內徑
組別對照組(n=40)觀察組(n=40)t值P值LVESD(mm)31.52±6.33 35.94±6.41 1.699 0.093 LVEDV(mL)94.21±19.39 120.48±20.18 5.937 0.000 LVEF(%)60.79±9.44 46.13±8.36 7.353 0.000 LVEDD(mm)41.56±5.08 45.22±5.39 3.125 0.003
隨著社會的發展,老年心臟瓣膜病患者發病率持續上升,該病是導致老年人喪失活動能力的重要原因,且病死率較高。近年來,臨床對該病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老年心臟瓣膜病的病理特點為機體瓣膜組織退行性變化,導致機體支架功能異常現象[5]。一旦患病,患者的主動脈瓣受累,尤其是主動脈關閉現象最嚴重。其次,老年心臟瓣膜病影響患者的二尖瓣,患者易出現二尖瓣關閉不全現象。患者瓣膜關閉不全,致使左心室負荷增加,產生左心功能衰竭現象,再加上患者的主動脈瓣反流現象,導致主動脈壓下降現象,產生冠狀動脈供血不足,進而發展為心肌缺血現象,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在人體中,尿酸是嘌呤代謝的最終產物,嘌呤在患者體內氧化后就會形成尿酸,排尿時能排出尿酸。需注意的是,患者機體尿酸的溶解度較小,尿酸在患者體內大量積聚會出現尿路結石,隨著病情的加重,患者出現痛風疾病[6]。有數據[7]顯示,心力衰竭和血尿酸水平密切相關,影響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一旦患者體內的尿酸增多,出現心力衰竭的風險性較大,顯著增加患者心血管事件的患病率。同時,心力衰竭與機體內血小板聚集、炎癥反應及血尿酸水平等密切相關,患者體內的膽固醇氧化,會增加體內氧自由基,炎癥反應明顯增加,從而導致心力衰竭現象。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LVEDD、LVEDV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LVEF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LVESD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觀察組血尿酸水平提高,左房內徑呈增大趨勢,這是因為血尿酸會促進患者心房的擴張,即重構心房的結構,從而增加老年心臟瓣膜病的發生率。本研究中,實施血尿酸檢測方式,能監測患者左室舒張末期容積、左室射血分數、左室舒張末期內徑、左室收縮末期內徑等心功能指標。該檢測方式具有簡便易行、價格低廉等優勢,可降低患者的經濟負擔。針對老年心臟瓣膜病患者實施血尿酸檢測方式,能有效判斷患者預后,對患者臨床診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老年心臟瓣膜病患者的診治過程中,通過血尿酸檢測方式可提高臨床診斷的準確性,降低漏診率和誤診率,提高整體診斷水平,效果顯著[8]。針對老年心臟瓣膜病,根據不同的疾病類型可分為:風濕性心瓣膜病、乳頭肌功能不全、黏液樣變性所致的瓣膜損害。老年患者在發病的過程中,伴隨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易導致誤診和漏診現象,因此,需提高患者重視程度。對于老年退行性心臟瓣膜病,臨床診斷和治療具有一定難度。部分老年心臟瓣膜病患者需實施冠脈搭橋手術,在實際手術過程中,應評估患者身體情況。
綜上所述,針對老年心臟瓣膜病患者實施血尿酸檢測方式,可有效診斷患者心功能變化指標,從而反映患者的心功能水平,提高患者的臨床診斷效率,有助于評價預后效果,具有較高的臨床診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