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女,記得給我帶湯糍啊!”母親還是不放心地喊道。
“知道啦!”我朝她揮了揮手,“不會忘的。”
今天是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一個特別的日子——盤王節。
禮品老早就準備好了,大包小包地堆放在車里,我看在眼里,饞在心里。“爸,我們今年要去哪家啊?準備那么多東西,是不是有多了吧?你盡管慰勞我這只饞貓吧!”老爸暗藏別意地瞥了我一眼,我就明白沒戲了。“去黑山,你嬸嬸家,以前和我們是鄰居呢……”他一說就說了個不停,“我們前幾天吃的雞蛋就是她送的,還有油啊、魚啊、茶葉啊。”
“那的確要多送點,上次嬸嬸送來的大雞腿可好吃了。”我有點想法地嘀咕道。
黑山村舉辦的盤王節活動還是挺隆重的,大老遠就看見紅艷艷的一片喜慶燈籠與裝飾圖畫。我們下車后七拐八繞地走過好幾個彎,才算到達目的地。嬸嬸一家人也在家門前的小院子等著我們。“呀,快進來!怎么沒打電話叫我去村口接啊……”一位嬸嬸笑著迎了上來,握著爸爸的手噓寒問暖。一位叔叔也拍著爸爸的肩膀,說:“弟妹怎么沒來啊?”他笑得滿面紅光,旁邊的我感受到一股火燒云般的熱情。
“坐啊坐啊,這里有凳子。”這位就是我的嬸嬸,只見她一邊端著茶,一邊熱情地說道。
“來,吃湯糍!大人吃糍粑,小孩吃糖。”叔叔說著,手往桌面上的零食籃子里捻了捻,挑揀了幾顆糖給我。“謝謝。”我靦腆地回了句,“你們喜歡吃湯糍,我也要吃,因為我讀初三也算是大人了。”“好,你喜歡就好。”他眼中的開心伴隨著好客的對話,熱情得讓空氣都升溫了。
我望著手中的兩個湯糍,被保鮮膜包裹著,小小一個,軟乎乎、熱乎乎的,小心翼翼地拆開包裝,輕輕地咬了一口。咸菜的咸香、油豆腐皮的香、蓮藕的糯感、豬肉的鮮香、沙葛的清甜、臘肉的熏味……七八種餡融合的味道,“很好吃吧?”耳邊傳來父親滿足的聲音。我轉頭一看,桌子上已經放著好幾個包裝袋了。我承認道:“小小糍粑有七八種食物的獨特味道,終于知道媽媽為什么要念叨這么久。”“你怎么才懂啊?”爸爸伸出手指左右搖了一下,似乎想補充解釋些什么,但還是停住了。“其實還有其它味道,你以后會明白的!”
吃完湯糍,我繞著村子溜達了一圈。每家每戶煙火不斷,人來人往,手上都提著各種各樣的東西。“嬸嬸,你們這好忙啊,不累嗎?”“當然忙啦,晚上還要招待客人呢!除了招呼親朋好友,我們還開民宿,能不忙嗎?不過忙也樂意,多虧了政府大力宣傳鄉村振興,讓我們村富裕起來,不用離開家鄉就能增加收入,還能照顧老人和小孩,大大調動了全村人的積極性。過節時,人流量自然不同往日,我們不怕累,開心著呢!”轉身,她拿出手機,熟練地上網接訂單去了,還喊上孫子幫忙微信確認收款。這是我搬家后五年頭次見到嬸嬸家的情況,連山鄉村的風景真是今非昔比!
臨走時,嬸嬸不僅送了我們一大袋米,還裝了半麻袋的紅薯給我們。“對了,這個不能忘!”嬸嬸找來一個大袋子,回屋里裝了滿滿一袋湯糍給爸爸,“我記得你們兩夫妻最愛吃這個。給!記得常來看我們啊。”
結果,我們送出去的禮品居然還沒主人家回禮得多。怪不得爸爸總是說連山親朋好友盛情難卻,逢年過節務必“節到、人到、客到、禮到、情自到”!
回家途中,我還在感受著連山風俗文化,拿起一個湯糍看了很久,決定拆開包裝再嘗一次。“好吃嗎?”“超級無敵好吃。”“用心去品嘗,一定要嘗出湯糍的‘人情味’,那是我們連山特有的、值得驕傲的美食與風俗。”
“嗯,見識到了!”
(指導老師:黃" 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