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娟?徐應杰 梁兆林


佛山河網密布,3000多條河涌縱橫交織,造就了一座景色優美的嶺南水鄉。水,不僅關乎佛山的高質量發展,更事關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黨史學習教育活動開展以來,佛山市不忘“為民治水”的初心,牢記攻堅治水使命,將鞏固城鄉黑臭水體整治成效納入年度十大民生實事,突出科學治水、精準治水、依法治水,強化流域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黑臭水體問題,不斷改善人居水環境,以實實在在的成效提升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
高位領治,同向發力
“以坐不住、等不起、拖不得的責任擔當,攻堅克難,背水一戰,用四年多的時間全力解決黑臭水體問題。”佛山市委書記鄭軻的這一番話,體現了佛山市委市政府治水決心,為佛山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堅戰凝聚共識、形成合力。
近段時間以來,佛山市主要領導多次實地調研污水處理、黑臭水體治理、水源保護等工作。鄭軻到任佛山的第二天就奔赴現場調研水環境整治工作,隨后召開專題會研究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并多次采取明察和暗訪相結合方式,實地了解全市黑臭水體治理等工作現狀。
此外,市委主要領導謀劃部署,提出制定《佛山市水環境全流域強統籌大兵團分層次治理實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明確了總體要求、工作目標和工作原則,提出實施治水八大行動、落實六大保障措施。《方案》明確了“2021年鞏固城鄉黑臭水體整治成效,分年度分批次推進農村黑臭水體,到2025年全域消除黑臭水體”的目標,為黑臭水體工作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礎。
除了黨委、政府的高度領治,佛山還充分發揮人大、政協的監督、參政議政作用。市人大常委會持續開展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情況專題詢問及反映問題整改情況“回頭看”監督。市政協圍繞城鄉污水治理進行專題議政,向有關部門直拋問題,有針對性提出對策建議。佛山治水形成了“黨委統攬全局、政府推動落實、人大全面監督、政協參政議政”的同向發力格局,共同推進黑臭水體整治取得實效。
壓實責任,掛圖精治
自2018年開始,佛山分年度、分批次推動205條城鄉黑臭水體整治,取得初步成效。今年年初,佛山市生態環境局黨員干部在進行全覆蓋檢查時,發現仍有部分城鄉黑臭水體水質不穩定,還存在感官返黑返臭等問題。經全面排查,共梳理出42條需進一步鞏固整治成效的城鄉黑臭水體,并鋪排了新增鞏固成效具體工程項目110項。
針對存在的問題,佛山先后出臺《關于進一步壓實河長職責全面消除黑臭水體的命令》《佛山市關于強化河長責任打贏黑臭水體剿滅戰的意見》,壓實河長主治的責任,推動各級河長履職盡責、做到“四個清楚”,即清楚水質現狀、清楚污染成因、清楚整治措施、清楚整治進度,把水質改善和工程項目的落實情況作為評價河長履職的最主要指標。對整治成效不明顯的,由河長牽頭制定“一河一策一圖一表”,落實工程項目,建立詳細的問題清單及整治措施清單,實行掛圖作戰,持續推進整治,有計劃、按步驟、嚴要求逐條掛賬銷號。截至11月30日,鞏固成效具體工程項目已完成102項,占比93%,其中計劃新建截污管網約200公里,已完成約190公里,占比95%;計劃開展清淤約23公里,已完成約20.5公里,占比89%。
強化監督,
持續提升群眾滿意度
佛山毗鄰廣州,過去十多年來,廣佛攜手保護區域水環境,重點推進廣佛跨界河涌治理,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南海區是廣佛跨界的重要區域,黑臭水體問題仍然突出。針對這一情況,佛山市生態環境局先后發出4份督辦提醒函、3份督辦函,要求相關鎮街組織河長、項目單位、相關部門、村居協同作戰、加快整治。
群眾滿不滿意,是整治成效的直接體現。多年來,佛山不忘“為民治水”的初心,采取不發通知、不打招呼,直奔河涌現場的方式,逐條實地查看水質、調查污染現狀、走訪周邊居民,綜合判斷整治成效。各區每月開展城鄉黑臭水體水質監測,佛山市生態環境局每月組織抽測,每季度通報巡查情況和水質監測結果。同時,堅持將群眾滿意度作為整治驗收的重要標準,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將黑臭水體整治進展定期向社會公開,鼓勵群眾舉報投訴黑臭水體,發現一條、通報一條、整治一條。
佛山市生態環境局還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加強與河涌周邊村(居)民互動,如與市河長辦聯合開展“保護母親河”專項志愿服務活動,讓周邊居民體驗水質檢測小實驗,組織黨員干部清理河道沿岸垃圾,讓市民“知水、懂水、護水”,營造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圍。此外,廣泛利用廣播、電視、報刊、政務網、微信公眾號等載體,深入開展黑臭水體整治宣傳活動,持續報道整治成效,提升群眾對治水工作認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