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社會科學院 劉薇
大興國際機場是首都重大標志性發展工程。作為依托大型空港樞紐而形成的臨空經濟區、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的建設,能有效利用自貿試驗區和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的雙重政策功能疊加優勢,有利于打造更高層級的開放平臺,為北京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新活力。
2019年9月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通航,臨空經濟區圓滿完成了保通航任務,并轉向了實質性建設階段。截止到2020年底,臨空經濟區累計新建道路及其配套市政管線86.17公里(其中46.56公里已建成),新建綜合管廊35.2公里,128公頃的蓄滯洪區開工建設,再生水廠建成投入使用,2座220kv變電站及2座11kv變電站建成投產,天然氣管網也在加速建設,資源能源保障能力初步顯現。
截止到2020年底,自貿區大興機場片區(北京大興)第一批81條制度創新清單已落實48條,第二批39條制度創新清單已發布。在落實金融改革創新戰略的過程中,頒布并實施了《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大興機場片區(北京區域)外匯管理改革試點實施細則》,針對外匯金融服務領域制定了9大創新機制。對標北京自貿試驗區建設標準,出臺《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高端產業片區大興組團實施方案》。
作為國內首個跨省級行政區域建設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大興綜保區由北京、河北、首都機場集團兩地三方共同建設,管理運營。聯合河北、首都機場集團共同組建綜合保稅區平臺公司,定位為綜保區輕資產運營平臺。承擔平臺服務、運營管理和資源整合等職能。大興綜保區與其他海關監管場所相比,具有以下幾點優勢:(1)位于自貿區內,同時享有自貿區和綜保區政策,疊加享有中關村、北京服務業擴大開放、大興1+N等政策,以及其他專項產業扶持政策、人才政策等;(2)區域為整體規劃,路網發達,交通便利;(3)實行大興國際機場口岸、綜保區一體化等創新監管模式,區港通道帶來的通關時效縮短和操作便利;(4)綜保區設立多式聯運中心,具有機場、公路等多式聯運通道;(5)享有綜保區入區退稅政策。
臨空經濟區在建設規劃上主要以打造空港運輸、產業新城、空港新城為中心,力求打造出三位一體的產業結構,構建復合型產業系統。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在空港、產業和城市建設一體化發展模式上,還需要進一步探索,如何以港聚產、以產興城、以城聚人。
盡管通過1.5級開發模式加快建設自貿區創新中心,但仍有很多新增市場主體對辦公和經營場所有很大的需求,目前在建的自貿區創新中心無法滿足企業需求,且隨著今后市場主體的不斷增加,需求量將越來越大。因此,有必要通過創新發展模式加快建設相關的場所和設施,以便在本區域盡快形成生產經營的環境,并實現一定的經濟效益。
圍繞自貿片區總體方案的試驗任務和制度創新等工作的落實,都需要市級各部門在市政府的統一指導下統籌推進。通過近一年的實踐,目前自貿片區在工作協同方面存在溝通協調周期過長、渠道不夠暢通、效率相對低下等問題。此外,還面臨招商人手不足、招商經費投入不夠等問題。
京冀聯合工作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原則上同意綜合保稅區管理體制機制按照“一個機構、三方參與、一個平臺、分建統管、協商分配”的方案。綜合保稅區管理機構、經濟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方式、稅收等利益分配方式等需進一步明確。建議北京河北兩省市有關部門共同研究綜合保稅區體制機制具體方案,將綜合保稅區打造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示范區。
北京市“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提出,要完善大興國際機場的國際交往功能,啟動大興國際機場會展設施建設,高水平推進自貿區建設,實施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行動計劃,推動大興機場綜保區高質量特色發展。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21年北京將高標準推進“兩區”建設。作為全國唯一的“雙自貿區”,大興國際機場“三區”還是北京服務業擴大開放的重要陣地,應充分結合“三區”特點及優勢,著力將其打造成為北京服務貿易發展的先行區。大興國際機場“三區”具備成為北京服務貿易發展先行區的三大優勢條件:一是政策優勢。“三區”疊加區域形成的空港型自由貿易試驗區具有“空港+口岸+航權+跨境+保稅+自貿”等突出優勢。空港型自由貿易區可以借助疊加的政策優勢,積極推動跨境電商等新興服務貿易業態發展,促進離岸貿易,提升北京對全球高端資源的配置能力。二是空間優勢。根據以往經驗,服貿會展覽面積應不低于15萬平方米,大興國際機場會展中心具有按照服貿會布局基礎設施的空間優勢。三是協同優勢。大興“三區”能夠順應制造業服務化新趨勢,發揮貨物貿易和跨境投資對服務貿易發展的協同帶動作用優勢。作為河北自貿區重要組成部分的大興片區,具備依托河北、天津制造業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的條件,實現分工協作、協同發展。
加快世界級航空科技創新資源集聚。聚焦國家航空科技創新引領區建設,依托中國民航局民航科教創新基地建設,搭建國家級適航審定科技平臺和民航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通用航空器、航空航天關鍵材料等航空科技關鍵技術創新平臺,開展航空科技關鍵技術攻關和研發設計。積極謀劃成立航空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配置航空科技研發需要的高值、高頻使用設備和器材,為入駐臨空區企業提供檢驗檢測、樣品試制、方案優化等服務。強化高品質航空保障服務。充分支持航油航食和地勤服務等基本航班保障服務產業。積極引進臨空類國際組織和高能級總部。加快航空產業載體建設。完成國際航空社區城市設計和規劃綜合實施方案。加快推動承擔總部辦公、企業服務、國際會議、國際人才服務等職能的國際航空總部園項目建設。
重點發展生物醫藥和高端器械研發制造。重點聚焦高端醫療耗材和植入器械、干細胞產業、基因技術與細胞治療等技術領域,積極引入國際知名醫藥企業、醫療研發團隊設立合作研發平臺,重點發展生物醫藥CRO(合同研發組織)、SMO(現場管理組織)等模式,著力打造全球生物醫藥創新與轉化高地。加快引進一批高端醫療耗材、醫療影像設備、遠程醫療設備、可穿戴醫療裝備等高端器械跨國公司、高新技術企業落戶,支持其與知名醫療機構合作開展遠程會診、公共衛生安全應急救援、AI輔助診療等應用場景示范。在高端醫療耗材和植入器械、生物醫藥和醫學外包服務方面打造院企合作、藥械創新、跨界共贏的產業集群,向全球提供前沿生物醫藥產品。加快發展高端國際醫療健康服務。引入具有科研和臨床試驗能力的研究型醫院,前沿醫療服務中心,建設高端健檢中心、基因測序中心和細胞治療中心,滿足臨空區高品質國際化基礎醫療與產業臨床轉化訴求,推動前沿醫學研究與臨床實踐相互支撐。
依托大興機場及臨空區,立足京津冀產業腹地資源,優先夯實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加快推進貿易數字化發展,進而積聚貿易數據資源,探索數字貿易化規則體系。深化經貿領域國際交往,共同建設貿易數字化合作區,最終形成全球貿易數字化共同體。利用自貿試驗區大興機場片區世界級航空樞紐定位,以及國際臨空產業創新資源聚集的優勢,重點發展數字醫療、跨境電商、智能制造、智慧物流、云服務等數字產業及領域。強化“空中絲綢之路”輻射帶動作用,建立跨境數據運營監管、展示交易等數字貿易綜合服務平臺。在跨境金融服務、電子認證、在線消費者權益保護等領域參與構建引領全球的跨境貿易規則體系。
加強國際合作交流。積極推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參與簽署RCEP國家的人文交流、經貿合作,積極吸引上述國家企業到臨空經濟區投資發展,搭建國際經貿合作平臺,著力引進上述國家跨國企業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投資項目。積極支持北京市重點高校、科研機構與上述國家有特色和優勢的科研機構在臨空經濟區建立聯合實驗室和國際創新中心,打造國際研發重要支撐平臺。積極規劃布局國際文化資源集聚區,打造國內外文化交流平臺,促進中國傳統文化走向世界。
河北自貿試驗區大興機場片區(北京大興)重點發展航空物流、航空科技、融資租賃等產業,建設國際交往中心功能承載區、國家航空科技創新引領區、京津冀協同發展示范區。探索和完善自貿試驗區開放功能,逐步建立起與國際接軌的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體系,全球高端資源要素配置的核心功能進一步增強,成為我國適應和引領國際經貿規則、深度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北京自貿試驗區高端產業片區大興組團重點發展商務服務、國際金融、文化創意、生物技術和大健康等產業,推動相關領域科技成果落地轉化、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和國際高端功能機構集聚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