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霞
1.工作流程與管理
依據工作過程的所有程序制定的規則被稱之為是工作流程,在標準化管理工作流程的過程中,不是在日常工作過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其是在規范化管理的過程中,統一制定而形成的標準化管理程序,這就是工作流程的標準。工作流程管理主要是指以各個工作流程為基本控制單元,以管理工作為準繩,系統化管理工作流程的設計、規劃、構成和調控等環節,使各個流程之間達成和諧統一。工作流程之間互相作用和運行的方式是工作流程管理的對象,工作流程管理將工作流程的總體規劃和工作流程間的匹配管理作為重點關注的內容。
2.編制質量監督流程
主管部門和各個參與部門要以責任體系和監督流程總體規劃為依據,制定完善的信用評價、監督檢測和監督檢查等管理程序文件,積極向相關部門提出意見,通過召開專題會議的方式,全體參會人員表決決定。以文件化為表現形式的工作流程程序文件具體有支持性文件、工作程序、使用范圍以及開展的目的等,所有工作內容的開展過程要有詳細的記錄。以工作流程為媒介將責任劃分與具體要求結合起來,使所有的事情都能夠實現有據可依。
3.實施監督流程
在創建監督流程以后,采取專題培訓或者是召開座談會的方式,使全體工作人員能夠知曉,所有的工作人員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應該完成的工作任務和履行的工作職責,同時將工作完成情況記錄好。在落實監督流程時,領導干部要發揮好模范帶頭作用,將監督流程貫穿于整個工作環節中,使其溝通、激勵、協調和指揮的作用發揮到最佳水平,從上到下所有的工作人員要認真執行監督流程,使其發揮應有的作用。監督流程與所有的工作人員息息相關,在執行每項工作任務時,要以監督流程為依據,互相監督,使其取得最佳的效果。如果有不按照監督流程辦事的情況,要及時指出來,并給予糾正和提醒。
1.隨著國家對鐵路工程建設標準化、科學化要求的提高,建設工程對施工技術人員的技能和相關專業知識的要求也不斷提高,但是,在實際的鐵路工程建設過程中,建設單位為了自身的利益,會隨意地將工程承包給不符合法律法規的施工單位,這就導致了違法分包和分包不良現象的出現。
2.在當今大型鐵路工程建設中,為了在本行業競爭中站穩腳跟,過分追求工程進度,從而忽視對工程的監理和質量管理,導致施工質量水平不高,安全事故時有發生,或者一些施工單位采取一些不正當的措施,如墊資、盲目壓價等,更為嚴重的是利用賄賂等非法手段承攬工程。為獲取最大利潤,施工單位往往自行篡改設計方案或與設計人員串通,選用廉價劣質建筑材料。在施工過程中,他們還偷工減料,不按技術規范操作,以次充好。
3.目前,我國采取自查或委托相關質監站對工程質量進行監督,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于質監站面對的工程較多,工作人員數量和技術水平有限,其工作效率大打折扣,監督效果無從談起,只能任由建設單位自行管理和監督。
1.培訓、優選施工人員
在鐵路工程建設中,所有參與工程的人員是工程質量的決定性因素。因此,在鐵路工程建設過程中,應當對所有參與工程的工作人員進行嚴格的選拔和專業培訓,提高他們的技術素質和職業,最重要的是提高他們的質量意識。目前,施工單位部分員工在外就業,不僅缺乏施工技能,質量意識也不強。因此,應當加強對員工的培訓,樹立質量第一的理念,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
2.增強標準意識
將提升工作人員標準化意識放在核心位置上,制定完善的標準化管理目標,召開標準化管理的專題研討會,宣傳標準化管理的積極性;領導干部帶頭學習和宣傳標準化管理的相關內容,充分發揮典型帶頭作用,使所有的工作人員能夠積極踴躍參與到標準化管理學習的隊伍中,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3.明確崗位和工作職責
在開展質量監督管理工作的過程中,要做好靜態分工工作,明確領導層、成員單位和各個工作崗位的職能和責任,同時也要做好動態化分工工作,使監督流程的每一個環節和每一個步驟的責任變得更加清晰,創建全方位、多角度的目標責任管理制度,從根源上將推諉扯皮問題杜絕掉。大量的實踐表明,要想使標準化管理流程實現協調統一發展,就要做到責任分工明確、界面清晰。
4.嚴格控制建材、建筑配件和設備質量
國家《建筑法》明確指出,建設工程使用的材料、構配件、設備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產品質量標準。因此,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一定要把好四關,即采購關、查驗關、運險關、使用關。目前建筑市場上銷售種類繁多,所謂有獎銷售、返利銷售、上門銷售等,對采購人員極具誘惑力,所以。采購人員必須嚴把建筑材料、建筑輔料和設備的質量關,為鐵路工程建設打好物質基礎。
5.完善監管體制,開辟監督新渠道
政府部門和相關監理單位要建立鐵路工程建設監督管理機制,積極采納科學合理的意見建議并主動接受人民群眾監督,同時強化完善監理制度的輔助措施,加強對監理單位和人員的管理和考核,及時懲處失職瀆職人員。施工單位和監理部門只有把重點放在對工程的管理和監督上,才能不斷提高工程質量,迅速向鐵路建設規范化管理靠攏。
6.實用有效
在構建監督流程和標準化管理程序文件的過程中,要聽取大家的意見和建議,鼓勵全體成員參與其中。依據不同的監督管理工作內容來優化相關流程,詳細分析風險控制要領、工作質量標準、責任分工、工作流程的所有環節與路徑等信息,遵循擇優、協調、統一的原則,出臺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使監督流程和標準化管理的實施效果和可操作性發生徹底的改變。
7.閉環管理
所有事情的開展都要有相關的負責人、流程和標準,將流程標準化管理放在核心位置上,在實施和設計監督流程時,要完成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任務。
(1)全面分析監督管理工作的相關內容,將每項工作任務劃分成為具體的管理過程,使日常工作與標準化管理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防止出現表里不一的情況。
(2)以創新成果、規章制度和經驗教訓為參考,采取民主集中、全員參與的學習方式,將所有工作的管理過程制定成標準化的流程,明確各項工作的標準、責任分工和具體工作步驟,從而使運行程序變得統一、高效。
(3)將所有的工作流程設置成為PDCA循環模式,創建各個環節工作質量互相監督和檢查制度,協調各項工作流程之間的關系,將相互間的接口關系處理到最佳水平。
(4)對監督管理體系的運行情況進行高效的監管,詳細分析和研究工作流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優化升級改進措施,修改管理程序的相關文件,使其實現持續的提高和高效的改進。大量的實踐表明,閉環管理不僅是標準化管理的核心,同時也是標準化管理的主要方式,使用閉環管理模式,加快標準化管理的發展速度,并使其取得最佳的效果。
8.持續改進
優化監督流程和提升質量監督管理水平的發展空間是無限延伸的,借助PDCA循環程序來積極改進監督管理工作,快速提升監督管理工作的水平,使其取得最佳的效果。及時發現各項工作流程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糾正,使其朝著更加先進的方向發展??陀^、公正地評審監督管理工作的程序,明確改進的方式方法和具體的內容,促使監督管理工作實現規范化、合理化和科學化發展。
本文以監督流程為核心,詳細論述了在創建和完善監督工作流程的過程中,監督流程編制與實施的相關內容,采取積極的措施完善相關工作,使監理流程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在所有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流程辦事,促使所有的監督管理工作全部走向標準化發展的道路,真正發揮出標準化管理的重要作用,使得質量監督管理工作能夠取得最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