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武清區消防救援支隊 苗程賓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城市現代化建設的深入推進,使得各類大型公眾聚集場所的數量如雨后春筍般不斷增多,相應的消防安全事故發生率也隨之增長。在這樣的背景下,加強大型公眾聚集場所消防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大型公眾聚集場所的建筑結構復雜,且人員十分密集,流動量極大,對消防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影響。正因為如此,大型公眾聚集場所消防工作人員決不能掉以輕心,需要持續加強消防管理,否則一旦發生火災,將會造成巨大的損失。因此,為了保證大型公眾聚集場所的安全運營,必須立足于實際情況,建立和完善消防管理制度,大力開展各項消防管理工作,以徹底消除安全風險隱患,切實保證公共財產和人民群眾人身安全。
近些年來,我國經濟持續保持高速增長的發展態勢,人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得到極大提升,對于大型公眾聚集場所提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特別是在全民消費的時代背景下,大型公眾聚集場所的消防安全隱患問題與日俱增,使消防管理工作面臨諸多挑戰,工作難度也變得越來越高。一般來說,大型公眾聚集場所占地面積較大,建筑及裝飾結構極為復雜,一旦突發火情,易造成嚴重火災,給滅火和救援工作帶來巨大困難,使事態不斷惡化。因此,為了保證公共財產和人民群眾人身安全,相關工作人員必須提高管理意識,加強提前預防工作,做到真正意義上的“防禍于未然”。通過深入對消防安全工作重難點分析與研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從根源上消除消防安全風險隱患,最大限度上降低消防安全事故發生率。
當前我國經濟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市場機會不斷增多,市場競爭十分激烈,使得很多大型公眾聚集場所的建筑使用性質經常發生變化,給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帶來極大困難。由于使用性質的變更,原有的消防設施很可能不再適用。若不進行嚴格的管理,及時完善消防設施,那么極易引發火災,甚至重大火災事故,危機人民公共財產和生命安全。比如底層是商業店鋪,樓上各層是辦公場所,當二層或二層以上的一層或幾層改為娛樂、餐飲、茶館、賓館時,整個建筑物的使用性質隨之發生變化,原有消防設施便不能夠滿足現在的火災防控要求;各樓層所布置的業態若不符合國家相關規定和要求(比如,將兒童活動場所布置在建筑的三層及以上),也勢必會使火災發生后造成更大的危害,甚至造成群死群傷的惡性事故。
目前,我國很多大型公眾聚集場所的消防安全管理成效并不理想,主要是 因為在內部管理的過程中,部分管理人員思想政治覺悟低,只追求利潤的增長,沒有充分認識消防安全的主體責任。特別是僥幸心理作祟,使得部分管理人員堅持“能省則省”的原則,忽視消防安全管理建設與發展,導致消防管理工作存在嚴重的表面化、形式化問題。由于管理者沒有以身作則,發揮榜樣作用,使得很多消防安全工作人員漸漸忘記自身的工作使命和職責,甚至在具體工作中養成了慢作為、不作為及不想作為的習慣,不僅沒有對消防設施進行及時的檢查和維護保養,而且也沒有深入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一旦出現突發火災事故,這些消防安全工作人員勢必手忙腳亂,難以針對突發狀況采取有效措施,不能準確指導人員疏散和救援工作,易使事態不斷惡化,造成更多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不同于中小型公眾聚集場所,大型公眾聚集場所不僅占地面積大,而且內部裝飾結構極為復雜,具有更多的功能性。也就是說,大型公眾聚集場所的消防管理工作不僅工作量巨大,而且工作難度極高,消防難點也十分突出。比如經營服裝商店的大型公眾聚集場所,由于為了提高商店的牌面,吸引更多顧客來店消費,商家必然注重店鋪裝修問題。但為了節約成本,很多商家可能會使用一些纖維、針織、木制品等材料。而這些材料本身屬于易燃物品,再加上店鋪中庫存大量服裝與銷售區域不進行防火分隔,勢必會增加安全風險隱患。一旦發生火情,極易釀成悲劇。同時這些大型公眾聚集場所內部的電路設計極為復雜,在日常工作中,如空調、音響等大功率電器被普遍使用。若工作人員操作不當,造成電路短路,很可能產生電火花,一旦遇到可燃物后,極易引發火災。
消防安全工作關系重大,需要引起消防安全管理人員的高度重視,決不能疏忽大意、掉以輕心。近些年來,我國公眾聚集場所火災事故數見不鮮,釀成諸多慘劇,不僅給大型公共場所的消防安全工作敲響了警鐘,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型公共場所消防安全管理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但從整體素質和能力來看,大型公眾聚集場所的消防管理工作水平較低,需要得到進一步的加強。消防安全管理人員應該經過專業的學習與訓練,具備豐富的工作經驗才允許上崗工作,并能隨時應付各種急難險重的工作。此類人才在社會上缺口很大,一些單位為了降低用人成本,不愿高薪聘請這些人才從事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取而代之的是用一些沒有工作經驗的新手或年齡偏大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員來湊數。而這種專業人才短缺,難以有效落實工作任務。此外,消防安全制度表面、格式化的現象嚴重,很多單位為了應付檢查就在網上下載一些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制度放在檔案盒子里,與本單位的管理體系不能有效的結合;消防培訓、演練更多是“演”的成分與“練”的成分。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火災風險隱患。
大型公眾聚集場所人員密集、人員流動量大,一旦突發火災,現場極易發生混亂,使火情不斷惡化,導致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而要想在第一時間內消除火情,不僅要求消防安全工作人員具備過硬的專業素質和能力,還需要在場所內配備完善的消防設施。特別是在建筑物的使用性質發生變化時,需要及時更換消防系統,改造消防設施。比如,達到相關規模的場所增設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裝置,使其能夠及時探測到火災信號,讓人們第一時間發現火情,并通過聲光報警、廣播等方式發出火災報警信號,促進相關人員及時采取滅火救災措施。這樣一來,不僅能警示人們及時撤離,又能避免錯過最佳救火時間。比如安裝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使其在發生火災時發揮出應有作用,避免火勢蔓延、事態惡化。比如安裝防排煙系統,防排煙系統作為自動消防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火災初期的作用至關重要。煙氣是火災現場的第一殺手,也是火災蔓延的重要渠道。合理有效的防排煙系統能夠將高溫有毒煙氣及時排到室外,并控制其不進入生命安全區,保證火災初期人員疏散的能見度和安全環境,并為消防員進入建筑撲救火災提供有利條件;同時也能防止高溫煙氣四處亂竄,導致火災蔓延擴大。此外,能在第一時間開啟火災應急廣播,下達人員疏散指令,組織相關人員開展疏散工作,避免發生恐慌,出現疏散通道擁擠、堵塞等情況。總的來說,大型公眾聚集場所需要依據使用性質,及時完善自動消防設施。當發生火災時,只有讓自動消防設施充分發揮效用,在第一時間控制火情,才是保證撲救火災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要想保證大型公眾聚集場所的消防安全,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極為重要。它不僅是提高消防管理工作質量的“助力器”,也是整個消防安全工作的外部保障。因此,有關部門需要積極落實相關政策,并充分結合自身情況,制定完善的消防管理制度,以保證消防管理工作高質高效的運行。首先,明確管理工作內容及職責,使每個消防管理人員都能提高工作意識,保質、保量按時完成工作任務。可以考慮采用“片區”負責制的方式開展消防安全工作,即按照“人頭”數量,將大型公眾聚集場所的總面積進行平均分配,使每個消防管理人員負責自己的“片區”。這樣一來,不僅能精準地劃分工作任務,還能理清責任,有助于提高消防管理水平。其次,建立完善的消防檢查制度。通過嚴格按照制度要求進行工作,使消防檢查工作能夠做到及時、全面、到位,絕不錯過任何一個細節,以免留下任何安全隱患。最后,建立消防管理處罰制度,提高消防管理人員的管理權力。大型公眾聚集場所消防安全工作直接關系著公共財產和民眾生命安全,不容出現任何問題。當前很多商家錯誤地認為消防管理人員的工作只是走過場、收好處,沒有深刻認識消防安全問題,甚至為了謀取自身利益,肆意踐踏消防安全管理規定。針對這種情況,強化消防管理地位,提高消防管理人員的威信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特別是針對存在違規行為的商家,必須依規定對其進行處理,決不能心慈手軟、姑息縱容,必要時應要求其停業整頓。
前面已經提到,基于建筑及裝飾結構的復雜性、功能的多樣性及人流量大等特點,使大型公眾聚集場所消防難點極為突出。為了消除安全隱患,消防管理人員必須依托自身過硬的專業素質、能力及經驗攻克消防難點,保證消防安全工作成效。比如在大型公眾聚集場所內部裝修之前,應當明確裝修材料的范圍,嚴格規范裝飾材料的使用,要求商家盡可能地選用造價低、環保性強、不易燃的裝修材料。這樣一來,不僅能降低火災發生率,而且還能在發生火情時,對火勢進行有效的控制。比如在電路安裝完畢后,消防管理人員還要對其進行驗收,嚴格按照檢修規定對電路及設備進行定期的檢查。若電路及設備出現故障,消防管理人員需要進行斷電處理,深入分析和研究故障產生的原因,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搶修,保證在第一時間內恢復正常供電。再如在安裝使用電器設備時,消防管理人員應當對整個安裝過程進行全方位的管理,確保安裝操作準確無誤。需要注意的是,消防管理人員需要認真檢查電器設備質量,若發現電器設備屬于“三無產品”,應當要求商家停止安裝。若商家不按規定要求私自操作,一經發現,必須要給予嚴格的批評和處罰。
消防管理人員在消防安全工作中發揮著主導作用,其工作質量和效率直接關系著大型公眾聚集場所的安全,這就要求消防管理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思想覺悟、過硬的專業素質能力,以及豐富的工作經驗。基于此,消防安全管理牽頭部門應當加強消防管理人員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首先,注重加強消防安全防護意識宣傳,使每一個工作人員都能對消防安全防護有更加深刻的認識。比如可以開展“火災危害”“防火于未然”等宣講活動,以提高消防管理人員的消防安全防護意識。其次,應加大人力、物力、財力及技術資源,加強對消防管理人員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并針對培訓學習情況進行考核。若消防管理人員不能通過考核,必須對其批評教育,責令其快速完成學習任務。若依然不能通過考核,則需要給予嚴厲的處罰,必要時可進行停職處理,以此提高消防管理人員對提升工作素質和能力的重視度。最后,由于大型公眾聚集場所的消防管理人才短缺,需要結合實踐情況加強人才培養。特別是要對入職前的消防管理人員進行更加全面、系統的專業培訓,要求他們加強理論知識學習、專業技能運用及工作經驗積累。此外,在日常的學習與工作中,應當定期組織開展滅火救援和疏散演練活動,結合消防設施的使用,進行更具針對性的實踐學習,使每一個入職前的消防管理人員都能快速提升工作素質和能力,以更好地適應崗位工作,在崗位上創造價值。
綜上所述,為了保護公共財產和民眾生命安全,大型公眾聚集場所必須加強消防管理工作。特別是在大型公眾聚集場所功能性日益復雜的情況下,消防管理人員應深刻認識工作中的重難點,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行解決。通過健全配套消防設施,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攻克消防管理難點,以及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能力,確保消防管理工作萬無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