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文章結構、主題方面相似的文章。比如在教《永遠的白衣戰士》一課時,讓學生去找“非典時期無私奉獻”主題的文章,讓學生交流。這樣的內容,對培養學生的閱讀速度也會有幫助,因為主題相似,理解相對容易。
老師要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書有足夠的寬容,在孩子閱讀中,一直都存在著成人愛好與孩子喜歡的差距。其實我們對學生的閱讀心理還知之甚少,在這種情況下,就更應該對孩子的閱讀選擇足夠尊重。
有自由,也有強制,因為學生畢竟是學生,還需要把精華呈現在他們眼前,多做些時尚的廣告。主要采取推薦和自選兩種形式。根據每個年級段學生的認識、理解特點,在每個年段確定必讀書目。
帶文字的書籍我們要閱讀,但更重要的是要學習關注我們的生活,閱讀生活中的無字天書,這對學生來說,比較感興趣,因為人似乎天生就愛道聽途說,同時我們將重點落在“舉世矚目的新聞”方面。
例如:兩會問題、“3·15”熱點等。這些事情的推薦,目的是讓學生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關心生活,關心身邊的人和事,在交流身邊新近發生的人和事中分析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將學習和生活實踐有效地進行結合。
在校:單周一節閱讀課,雙周一節閱讀活動交流課;單周周四早讀時間為課外閱讀課。
在家:每周由家長簽字督促孩子看3小時以上課外書,發揮家長的監督作用。
學校和家長一起努力,讓孩子的課外閱讀達到一定量的積累和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