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市皇姑生態環境分局 劉愛鷹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是按照中央政治巡視的模式,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一項重大制度安排。也是落實環保責任、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推進綠色發展的重大舉措,目的在于督促地方黨委、政府恪盡職守,處理好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以此來推動省、市環境保護決策部署不打折扣的貫徹落實,推動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
2017年4月,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對遼寧省進行了第一輪督察,2018年11月,又開展了“回頭看”督察。這兩次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的信訪舉報投訴情況如下:
2017年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沈陽市工作協調組共向皇姑區交辦35批164件環境信訪舉報投訴問題,占全市10.31%。問題基本類型分為:噪聲污染60件(服務類企業類32件、工業企業類12件、生活類9件、公用設施類6件、工地類1件);油煙污染45件(露天燒烤10件、飯店油煙35件);垃圾殘土污染34件(垃圾殘土17件、垃圾站點14件、焚燒垃圾3件);鍋爐煙塵污染20件:伐樹6件;發射基站13件;汽車修理10件;水質5件(自來水3件、自備井2件);下水堵塞4件;養殖家禽4件。
2018年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沈陽市工作協調組共向皇姑區交辦33批161件環境信訪舉報投訴問題,占全市11.6%。問題基本類型分為:大氣污染83件、水污染36件、土壤污染45件、噪聲污染59件、生態污染3件、輻射污染5件、其他污染21件。
2021年中央環保督察沈陽市協調組共下發33批1076件信訪案件,其中皇姑區55件,占全市轉辦案件的5.11%。問題基本類型為:大氣污染18件、水污染11件、土壤污染5件、噪聲污染28件、生態污染2件、其他污染3件。
綜上所述,皇姑區始終將全面推動督察問題的整改工作,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強化“四個意識”的具體舉措。在推進督察問題整改過程中,既堅持靶向聚焦,又堅持舉一反三,全面加強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組織領導,落實生態環境保護主體工作責任。從以上三次督察的信訪舉報數量及分類對比情況看,經過對第一輪督察問題的全面整改,信訪數量下降明顯,分類情況也明顯減少。這充分說明了,通過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扎實開展督察整改工作,有效地解決了一批困擾多年的生態環境問題,從而全面推進了轄區生態環境質量提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成效顯著,進一步加快了城區綠色發展。
2017年4月25日開始,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對遼寧省生態文明建設、環境保護工作開展督察巡視后,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的整改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深刻領會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要求,切實增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積極建立環境保護責任體系,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要求,成立了皇姑區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出臺了《中共皇姑區委辦公室皇姑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沈陽市皇姑區環境保護工作責任規定(試行)的通知》,并進行了社會公開,構建了黨委、政府統領全局,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全社會齊抓共管的大環保工作格局。
皇姑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工作,制定了《皇姑區貫徹落實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成立了皇姑區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領導小組,確定環保分局牽頭負責中央環保督察整改工作,各責任單位積極配合,落實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全面推動了中央環保督察整改工作。2017年的35批164件、2018年回頭看的33批161件案件已全部銷號辦結,定期開展復查,未發現反彈問題。
皇姑區委、區政府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關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重要指示精神,傳達學習了國務院《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和《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等重要文件。每年組織兩次生態文明專題的理論中心組學習,深刻理解習近平生態文明重要論述,剖析當前面臨的實際問題,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堅持每兩個月分別召開區委常委會、區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落實督察整改和污染防治攻堅工作;已召開了4次生態委員會工作會議,適時調整委員會組成人員;每月召開1次區長辦公會專題調度抗霾攻堅、水體達標等工作。
全面完善政策規劃,針對省、市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和工作部署,相繼出臺了《皇姑區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皇姑區生態環境改善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關于印發皇姑區藍天行動實施方案(2015-2017年)的通知》《關于印發皇姑區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試行)的通知》《關于皇姑區燃煤鍋爐綜合整治工作暨鐵錘拆爐實施方案的通知》《關于印發皇姑區水污染防治工作實施方案(2016-2020)的通知》《皇姑區抗霾攻堅工作實施方案》《皇姑區河長制實施方案》《皇姑區土壤污染防治實施方案》等10余項有關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政策性文件,確保省、市精神落到實處,通過持續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切實解決了群眾身邊的環境問題,有力推動了污染防治工作進程。
以督察問題的整改為契機,堅持問題導向,既盯緊督察反饋的重點任務,實施靶向聚焦,又全面梳理整治生態環境領域的各項問題,全面打響了污染防治攻堅戰,在解決督察反饋問題的同時,做到舉一反三,不斷提升生態環境水平。
抗霾攻堅行動成效突出。加大協調調度力度,發揮區第三方技術職能及巡查作用,定期召開調度會,從巡查問題、通報問題、整改落實3個方面調動全區抗霾攻堅各項工作,抗霾攻堅工作成效顯著,在市內9區中排名靠前。實施“鐵錘拆爐”專項執法行動,累計拆除燃煤鍋爐523臺,所有大型燃煤鍋爐全部安裝高效除塵脫硫脫硝裝置和在線監控設施并聯網,達到超低排放標準。嚴格落實燃煤鍋爐“一爐一策”要求,轄區內11家供暖企業燃煤鍋爐污染防治設施開展監督性監測,無污染物超標現象發生。加大11家供暖企業燃煤鍋爐污染防治設施運行情況的監管力度,依法對企業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安裝、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確保達標排放。加強建筑工地七個百分百標準落實的常態化管理,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積存垃圾及時清運,渣土車輛必須封閉,出入沖洗,禁止工地車輛夾帶泥土上路。加強對區內物料堆的執法檢查力度,對散體煤堆、殘土固定定位加強巡查。
水污染防治工作成效顯著。制定了《皇姑區水污染防治工作實施方案(2016-2020年)》,開展了區域內河流水質限期達標整治工作。建設了怒江北污水處理設施,對北部地區的污水管網進行了改造,實施了雨污分流工程建設,改善排放水質。新開河、衛工明渠皇姑段排污口已全部整治完畢。加大對怒江北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監管,開展監督性監測,在原有排放水質達到一級A的排放標準基礎上,提高污水排放標準,確保造化排支斷面水質達標。制定出臺《皇姑區河長制實施方案》,嚴格履行河長制工作要求,按照鄰河街路排水管線的管理權屬確定河流的管理權屬。建立了排污口和斷面細分臺賬,組建了護河員、監督員、志愿者、區第三方四支隊伍。第三方隊伍對造化排支斷面、新開河出入境以及流經斷面每周開展加密監測,共設置9個監測點位,同時定期對水質狀況進行評估。加強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安全監管工作,編制完成了我區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關停整治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存在環境安全隱患問題的水井。
穩步推進土壤環境管理。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了皇姑區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土壤污染排查整治專項檢查工作方案。與三家土壤污染重點監管企業簽訂土壤污染防治責任書;建立了疑似污染地塊名單,上傳至全國污染地塊土壤管理信息系統,實時進行動態更新。完成了全區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成效技術評估報告和重點監管企業的土壤監測。全部完成19座加油站的雙層罐改造工作,并通過了市三方核查。
總體來說,既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增強抓好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又要深刻認識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環境污染的重要性、緊迫性和艱巨性,把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和重大民生工程來抓,切實增強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以打造人民“綠色、宜居”生活環境為核心,以加大生態環境治理力度,全面節約,高效利用資源,構建綠色發展體系為目標,加快建設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要建立督察整改工作的長效機制,既著力解決當前存在的突出問題,又超前謀劃今后的重點任務,推動整改工作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