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佳琳 韋 宇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上海 200025)
高校社團活動是團結和凝聚學生的重要手段之一,展現了當代青年學生的活力與創意,學生依據共同的興趣聚集到一起,共同組織并開展相關活動。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學生社團的規模不斷擴大、活動的形式與內容也不斷豐富。但伴隨著發展,也出現了一些值得關注的現象,比如說社員的參與度可能并不理想。針對這一現象,我們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現有學生社團作為主要調查對象,意識形態視域下學生社團活動社員參與度的影響因素進行調研。
高校學生社團作為學生自發組建和管理的學生組織,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具有學生參與性強、影響廣泛的特點。國家層面也不斷加強對社團管理的制度建設,先后出臺了《高校學生社團建設管理方法》、《上海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社團建設管理實施細則》等一系列文件,進一步規范學生社團建設提出指導意見。
結合交大醫學院學生社團建設的實際,編制《交大醫學院學生社團參與度量表》覆蓋所有的學生團社,并對相關指教教師、各學生社團的社長進行調研。調研結果顯示,其中62.96%的社團在2020-2021學年第一學期開展了10次以上的日?;顒?,也有3.7%的社團僅開展了不到3次的日?;顒?,社團的活躍度差異懸殊。
目前我們的意識形態領域的建設尚存不足,大部分社團沒有認識到自身在意識形態建設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影響力,社團的大部分社員尚缺乏相關意識。在調查中發現受訪的社員對相關社團建設管理政策的關注度和了解度均不高,分別為36.85%和35.34%,大部分社團(81.18%)沒有開展過黨團活動。因此,如何更好地宣傳相關政策、進一步發揮社團在意識形態建設中的積極作用依然是今后的工作中需要重點研究的問題。
本次調研使用的是,自編《交大醫學院學生社團參與度量表》,在梳理學生參與理論的基礎上,結合交大醫學院學生社團活動的實際,進行編制。
通過調研及訪談不難發現。學生社團活動社員參與度與社團性質、社團經費、課程安排直接影響社團活動社員參與度。
2.1.1 社團性質
社團本身的性質無疑是重要的。體育健身類,學術科技類,文化藝術類,60%的社團的社員參與度超過半數。其中,學術科技類社團成員參與度超過了70%。需要更多專業技能的,文化藝術類社團社員參與度較低只有30%。
從調查結果來看,公益實踐類社團在兩類活動中社員的參與度都很高(分別超過70%和50%),并且屬于認為經費來源非常充足一類。在對社團日?;顒宇愋偷恼{查中,日?;顒宇愋桶婊顒宇惖纳鐖F參與度較高(均超過70%)。
運用百度指數方法,檢索我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親子游網絡關注度數據,獲取2013—2016年親子游網絡關注度的年、月、周數據作為網絡關注度的基礎數據。時序特征分析包括年、月、周、黃金周變化情況,其中月度特征利用季節性強度指數量化分析,探究親子游網絡關注度的時間變化特征??臻g特征包括利用赫芬達爾指數、地理集中指數量化測度空間變化,利用Arcgis軟件對2013—2016年親子游日均網絡關注度進行可視化處理,以全面、準確地衡量2013—2016年我國31個省市區親子游網絡關注度的時空差異特征。
2.1.2 社團經費
調查結果表明,經費充足程度高的社團,社團成員的參與度相對較高,社團成員的參與度都超過了50%??傮w上社團對經費的滿意程度與社員的參與度大體呈現一個正相關。反之,社團活動經費較少的社團,社團成員的參與度相對較低。
社團運營中的組織指導影響著社員對于社團活動的參與度。通過調研發現,本社團指導教師、社團管理部(簡稱社管)、團委三個方面對社團運營的幫助與影響。
2.2.1 社團指導教師
在調查的27位社長中,有19位社長的所屬社團聘請了校外專業指導教師,有8位社長的所屬社團未聘請校外專業指導教師。在未聘請校外專業指導教師的社團中大部分社長認為校外專業指導教師對社團運營提供幫助一般(介于有點幫助與基本沒有幫助之間),這大概率是這些社團未聘請校外專業指導教師的原因。而在聘請校外專業指導教師的社團中,絕大多數社長認為校外專業指導教師對社團運營有幫助,并表示校外專業指導教師對社團的發展提出了一定的建議,總體看來,27位社長中近四分之三認為校外專業指導教師對社團運營有一定幫助,此外,27位社長一致認為校內指導教師對社團的運營具有一定的幫助和指導作用。由此可見,社團指導教師基本能為社團發展提出意見建議,且能在社團運營中起到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調查中的指導教師都或多或少會為社團發展提出意見建議,而仍有近45%的聘請指導教師社團的社長認為指導教師(這里的“指導教師”包括“校內指導教師”與“校外專業指導教師”)對社團運營起到的幫助一般或基本沒有幫助??梢娭笇Ы處煹慕ㄗh對社團運營起到的幫助仍有一定的局限,可能成為限制社團發展從而影響社員參與度的一個因素。結合社團的真實情況,選擇合適的指導老師才能為社團的運營起到積極的影響。
2.2.2 社團管理部
社團管理部是學校為規范化管理社團所設立的一個學生組織,在社團日?;顒拥拈_展中起幫助、監督作用。大部分社長認為社管能為社團發展提出一定建議,其中超過四分之一認為社管能提出較多建議。同時,超過四分之三的社長認為社管對社團開展活動有一定幫助,絕大多數社長對社管的管理工作都表示滿意。由此可見,社管在協助社團運營方面已經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并且相信隨著社管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其對社團的積極影響也會逐漸增大。
2.2.3 團委
團委是學生活動的重要組織部門,在學生活動過程中承擔著引領功能、凝聚功能、服務功能,也在社團的發展、運營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絕大多數社長都認為團委給社團提供了發展平臺,對社團有一定的引導作用,其中近45%的被調查者認為團委提供了豐富的平臺。由此可見,團委在協助社團運營中的總得分較高,表明社長基本認為團委在幫助社團運營中起了較大的作用,進而影響了社員對社團活動的參與度。
社團活動少不了籌劃者的規劃、參與者的配合以及志愿者的付出。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許多社團的活動策劃者并不是固定的,社員在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多樣的。因此,探究活動參與度的影響因素也可以為社員之后策劃活動提供一定的指導。
活動的順利完美開展是提高參與度的基本條件,因此我們對影響活動開展的幾個因素進行調研。數據顯示,幾種因素的影響力從大到小依次為:場地、財務預算、活動時間、人手、組織者能力、學校支持力度、學校政策、設備情況以及突發狀況。首先,對線下活動來說,場地是活動正常舉辦的硬性條件;同時,不同性質的活動對場地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如果沒有場所或者是沒有合適的場地都是不利于活動開展的。組織者在籌劃活動時,需提早對場地進行規劃和預約,而學校也需要關注學生的活動需求,為學生提供足夠的合適的活動場所。第二,財務預算決定著活動開展的規模大小和活動內容,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同學參與與否的態度。這一觀點也符合之前提到的經費與參與度的相對關系。第三,活動時間的選擇也至關重要,對于校園活動來說,如果活動放到期末季或是節假日,其參與度一定大受影響。在對參與活動的限制因素進行調查時我們發現,97.7%的同學皆認為“時間不足”是最大因素,“興趣不足”則為第二重要的因素。由此可見時間是參與活動的基本,而興趣是主要的驅動力。沒有充足的時間,就算再強的興趣也無法支持其參與。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組織者的能力在活動的順利開展中起到決定性作用,然而其實對大多數社團活動參與者或是籌劃者來說,有許多其他的因素同樣重要甚至更需要被考慮。
社團能夠時常推出一些中大型活動是維持社員興趣的一個關鍵,78%的社長也認為這能有效地提高社員的社團活動參與度。不過,這些非日?;顒拥男问胶蛢热菀埠苤匾?,能夠找準大家的興趣點,推出合適的活動才能有效的調動大家的活動參與度。
在疫情可能對社員參與度造成影響的原因中,調查顯示,最重要的是出于自身安全考慮,其次是疫情對社團活動吸引力及宣傳的影響,說明疫情帶來的可能的健康風險的確影響了社員在活動中的參與度。但更加詳細的數據說明“自身健康考慮”選項與其他兩項的得分差距并不明顯,特殊時期對社團活動本身的影響是另一個甚至是更為重要的原因。畢竟在大多數時期,校園內乃至上海市的疫情防控環境是很安全的,參加社團活動所帶來的健康風險并不大。所以,疫情期間社團活動參與度的下降是正常的,但同時也是可以通過良好的組織與宣傳來縮小下降的幅度的——這無疑為社團的管理人員留下了操作空間。毫無疑問,疫情防控局勢使得場館的使用,活動的形式等均存在相關的限制,這確實提高了活動組織的難度。如何在這種模式下繼續設計出具有吸引力的活動,如何采取適當的宣傳方法,這些都是社團活動組織人員面臨的種種挑戰。
另一方面,我們統計了在安全情況下社團成員是否愿意參與或組織各類線上線下活動的情況,數據顯示超過七成的社員愿意或較愿意參加社團活動,而不愿意或較不愿意參加的社員所占比例極低,說明大部分社員是具有組織或參加社團活動的需求與熱情的。根據調查獲得的實際參與度數據,參與度超過70%的社團所占比例并不高,超過50%的社團所占比例在大約在60%,進一步說明特殊時期帶來的潛在的安全問題確實影響了社團成員活動的參與度,說明嚴格按照防控要求組織活動,提高活動的安全性對于提高活動的參與度有幫助作用??紤]到愿意參加與實際參加的區別,數據同樣表明在當前的特殊時期防控條件下,社員參加活動的意愿與熱情還是很高的,說明可以通過增加活動的趣味性等手段提高社員的參與度。
在新的學生社團管理和高校學生思政工作的要求指導下,結合學生工作實際,圍繞學生社團建設重點和關鍵環節,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生社團管理,更好地發揮學生社團育人的功效。
2016年,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印發了《高校共青團改革實施方案》,中明確指出“要將加強和改革創新青年學生思想引領作為重要內容”。高校在學生社團建設中,要注重思想引領,并結合當代青年學生的特點,在學生社團建設中找準定位、認清優勢,以改革創新的舉措切實發揮聯系服務、凝聚引領青年學生的橋梁紐帶作用。以青年學生的興趣、社團文化為導向,加強對學生社團的價值引領,堅持分層分類原則,對不同類型的對象進行有針對性的引領。將價值引領的學生社團內涵有機融合,增強學生社團對青年思想的引領力和影響力,“精準”開展學生社會活動,“靶向”開展價值引領工作。
加強制度建設與頂層設計,建立學校黨委統一領導、行政支持、團組織具體執行和各部門分工負責的社團工作格局,做到黨政協同、部門聯動的綜合管理體系。在高校黨委高度重視學生社團管理工作的前提下,成立學生社團領導工作小組,將學生社團管理納入學校治理體系中,強化政治核心作用,發揮思想政治引領功能,牢牢掌握學生社團工作的領導權,確保學生社團工作與其他思想政治工作同向同行。通過座談、調研等形式謀劃制定學生社團管理相關政策,并要積極分析學生社團發展形勢,服務學生社團所需,加強學生社團管理引導。探索建立社團指導教師履職機制,加大社團指導教師隊伍建設,引導廣大社團指導教師通過社團育人育才,真正發揮“指導”的作用。
學生社團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科學有效的管理,和充足的資源供給,只有這樣才能促進社團實現高質量發展。在學校的重大規劃中明確學生社團的地位,對學生社團發展的目標、定位、成效以及政策配套予以詳細的規定,形成穩定的學生社團管理策略,提升學生社團在學校教書育人體系中的地位,為學生社團建設提供堅實的政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