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冬
(深圳市翠北實驗小學 廣東·深圳 518000)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雖然自身不具備比較強的學習能力,但是大多具有比較強烈的好奇心理。在語文課程的學習中,教師可以依據小學生的這種天性,采取童話式的手段開展拼音教學工作,通過這一方式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更加快速地記憶較為抽象的拼音符號等。當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拼音,且對于童話式拼音課程產生了一定興趣,對于后續的語文學習來說,難度也能夠有所減小。
低年級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這一時期學生思維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形象思維。在這一時期中,許多學生往往要依靠具體的形象來作為想象的基礎,因此在理解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時,往往也需要借助一些較為直觀的形象。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在學習漢語拼音的閱讀規則時,這類規則就比較低抽象。比如:在漢語拼音的學習中,ü如果遇到了j、q、x和y的時候,就不能夠寫出ü上面的兩個點。或者是u這個字母是不能夠和j、q、x還有y拼在一起的。這類規則并沒有固定的解釋,所以教師在進行講解的時候也沒有辦法告訴學生們原因。但是如果這類規則讓小學生進行死記硬背的話,可能很多學生剛剛記住很快就會忘記了。基于此,教師可以通過童話的形式來幫助學生們進行記憶。
比如:教師可以說,有一天,j、q、x、y四個人一起去河邊玩,沒想到正玩著,天忽然就下起了雨。這時躲在水里的一只小烏龜u就看到了四個人被雨淋到的樣子,于是哈哈大笑。j、q、x、y被小烏龜u氣得哭了起來。這時在水里的小魚ü聽到動靜就游了過來,他了解到情況后趕走了討厭的小烏龜u,并且還為j、q、x、y展示自己吐泡泡的能力,成功逗笑了四個人。看到j、q、x、y笑了后,小ü和他們擺擺尾巴說自己要走了,等到下次見面的時候,他再給他們表演吐泡泡。于是j、q、x、y決定再也不理討厭的小烏龜u了,并且還要邀請小魚ü下次一起玩耍,他們還想要看一看小魚ü的吐泡泡能力。通過這種方式,小學生在記憶這類規則的時候,能夠更加形象,與此同時這種方式也更加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是十分有意義的。
對于年級比較低的學生來說,在課堂中往往不具備比較強的自我約束能力,上課時也經常容易走神。為了能夠使學生在學習拼音的過程中更加積極,教師也可以利用一些創新型的方式來開展童話拼音教學。比如,在上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讓學生來觀看一些圖片,或者是聽取一些與拼音學習有關的音頻。與此同時,教師可以把這些拼音用故事的形式裝扮成不同的童話形象,來開展教學活動。在利用童話故事進行拼音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利用一些簡短地歌謠來幫助學生加深記憶。比如:“p、p、p 潑水節、zh、zh、zh植樹節”等。
小學語文課堂中,情景的創建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教學方式,如果教師能夠合理創建教學情景,往往可以使學生更加快速地進入到學習狀態之中。在目前語文拼音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利用情景教學模式,把相關的內容編成一個個有趣的故事,讓學生們通過這些富有趣味性的小故事,更好地學習相關的拼音內容,同時也能夠使課堂的氛圍變得更加活躍積極。
比如,在學習aieiui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們創造出一個生動的情景。教師可以先采用PPT的形式來導入相關的故事圖片,第一張圖片中有一只小白兔和一只白色的小貓,這時教師就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大家看一看圖片上面的小動物是什么呢?誰來說一說?”這時學生們就會說:“圖片上面有小白兔還有一只小白貓。”通過這一對話,學生們可以比熟練掌握ai的讀音,這時教師可以繼續播放下一張圖片,這張圖片在第一張圖片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些其他的小動物,那么教師可以自主創編一個有趣的故事,把ei以及ui的讀音都融入其中,讓學生們能夠在這種寓教于樂的形式中,更好地掌握ai、ei、ui的讀音。
當學生在學習l和n的讀音時,常常分不清楚應該如何區分這兩個字母,讀音經常會有所混淆。基于此,教師也可以借助童話故事,來讓學生更好地記住這兩個字母的讀音。比如,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述,從前有兩個朋友關系很好,這兩個人一個身材胖胖的叫小n一個個子高高的叫小l。雖然這兩個人是好朋友,但是這兩個人的性格卻完全不同。有一次兩人一起出去的時候,看到了一條小溪,小n很擔心如果要走過這條小溪的話會弄濕自己的褲子,于是就一直發出no、no、no的鼻音,但是小l就樂觀很多,小l看到這條小溪十分開心,于是一邊唱著:“啦啦啦啦啦啦—”一邊蹚過了小溪。當教師講述完故事后,可以及時對學生提問,讓學生們猜一猜剛剛那個故事中,誰是n誰是l。由于童話故事的鋪墊,學生們往往能夠比較熟練地區分l與n,后續的學習也會更加輕松一些。
除此之外,在講解一些較為特殊的韻母時,教師也可以嘗試讓學生一起參與故事的編造,這樣一來也能夠使學生的想象力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比如,教師可以以er這個較為特殊的韻母為例講述:很久以前有一個王國,這個王國中有一個特殊的規定就是聲母要待在韻母的前面,不過卻有一個特殊的存在,要說原因的話,則需要先從小e說起。有一天,小e在散步的時候,遇到了王國里十分受人尊敬的老人r,于是小e就和老人r約定兩人來進行一場比賽,如果自己能夠勝利的話,老人r就要答應自己的一個請求,老人r于是答應了小e。第一局比賽很快開始了,比賽的項目是跑步。這時,教師可以先不繼續往下講述故事,而是讓學生們猜一猜第一局比賽的獲勝者是誰。這時,學生們會根據自己的想象來進行回答。有些學生會說是小e獲得了第一局勝利,因為小e年輕肯定要比老人r跑得快;有的學生還說,應該是老人r贏了,老人r可以找人來幫忙背著自己跑。這時,教師可以適時告訴學生們,第一局比賽的獲勝者是小e,然后接著往下講,第二局很快就要開始了,教師可以接著讓學生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猜一猜第二局要比賽的內容是什么。最后,教師接著說,最終還是小e贏得了勝利,老人r愿賭服輸,去請求國王答應小e的要求,于是在這個字母王國中,唯一特殊的韻母er也就誕生了。
通過這類故事的編造,學生們也積極地參與其中,對于字母的記憶程度會更加深刻,同時在進行童話故事編造的過程中,學生們的想象力也能夠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對于學生的成長而言是十分有幫助的。
在進行聲母書寫的時候,學生總是容易出現碰線或者是跳線的問題。基于此,教師也可以通過構建童話故事的形式,來讓學生的書寫能夠更加規范化。比如,教師可以說:“在拼音的國家中,每個人都有一座三層樓高的房子,不過因為總是有壞人來騷擾拼音王國,所以國王為了大家的安全,就在每戶人家的三層樓房頂部和底部布置了陷阱,并且告知大家千萬不能夠觸碰到三層房子頂部上面的陷阱也絕對不能踩到房子地下面的那個陷阱,如果不慎踩到十分的危險,甚至會喪失性命。”通過這一故事的編造,學生在進行書寫的時候,第一時間就會想到這個故事,一想到陷阱是很危險的,也就會遵守拼音王國的規定,長此以往學生書寫拼音也會更加規范。
如果課堂教學效果好,學生在課堂中對于拼音的學習已經掌握得十分熟練,那么在放學后教師可以減少傳統作業,為學生布置一些帶有注音的文本閱讀,讓學生進行閱讀,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逐步提升拼音能力。隨著學生對于拼音的熟練程度有所提升,教師也可以為學生們推薦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童話故事書籍,讓學生們進行閱讀,并且可以定期開展交流會,讓學生們說一說自己最近閱讀的書籍,以及閱讀時的感悟等。
有關聲母的讀寫方法以及讀寫要領,在剛剛開始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很多學生十分容易混淆。因此,教師也可以為學生們編一首兒歌,并在其中融入各種要訣,讓學生能夠更加快速地記憶字母。比如:“學習生母,要牢記:讀生母時要注意,輕聲短讀不能忘;寫生母時要注意,上留空隙下有余。”通過此類口訣的記憶,學生們能夠在讀寫的過程中,記憶得更加牢固。
與此同時,在進行兒歌編寫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參與中。通過教師的創編,學生們也可以嘗試進行創編。這樣的過程,不僅僅能夠開啟學生們的童話思維能力,同時也能夠提升學生們對于拼音的認知,使學生們可以更加快樂地進行學習。
小學語文教學中,拼音教學不僅僅是教學難點同時也是教學重點。不過因為拼音教學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使得一些低年級的小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會面臨諸多困難。因此,小學教師可以通過童話式的拼音教學方式,來對現有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從而幫助學生更加輕松地學習拼音,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