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艷華
(漯河市郾城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河南 漯河 462300)
中圖分類號:S858.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5090(2022)02-0029-01
鴨維生素A 缺乏癥是由維生素A 缺乏引起的鴨黏膜上皮角質化、生長障礙,眼睛干澀,流淚和視力下降為主要特征的營養代謝病。維生素A缺乏常常會出現在5~12日齡的雛鴨上。當雛鴨發生維生素A 缺乏的時候則表現為食欲減退,生長受阻,體質較差,羽毛松亂,暗無光澤,精神萎靡,行動遲緩,常常呆呆地臥在一角,鴨子的喙顏色變淺,嚴重的會出現呼吸困難,眼結膜發炎,兩眼流淚,淚液起初是透亮的,后來會變渾濁。當不采取措施治療讓病情持續發展的時候,鴨子的眼角膜會發生硬化和穿孔,眼球凹陷,甚至失明。對發病鴨進行剖檢可以看到,消化道黏膜上面有大小不等的白色結節,有的結節連成一片形成一層假膜覆蓋在上面。刮掉假膜,可以看到黏膜變薄。腎臟呈灰白色,腎小管內充滿了白色的尿酸鹽。心臟、肝臟和脾臟等處均有尿酸鹽沉積。對于該病的治療,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一是當發現鴨群有維生素A缺乏癥的時候,要在鴨子的飼料中添加維生素A 制劑,并加大劑量,連續飼喂兩周左右。二是對于病情較為嚴重的鴨子,可以肌肉注射0.5 mL的魚肝油,每天一次,連續注射5 d即可。
對于該病的預防,筆者認為要從兩個方面進行著手。一是解決好母鴨日糧中維生素A 缺乏的問題。在生產當中,母鴨的日糧常常是谷物、麥麩、豆粕,很少會添加維生素和胡蘿卜。這樣母鴨在源頭上就得不到足夠的維生素A,其產下的蛋孵化出的小鴨很容易出現維生素A缺乏的現象。因此,要解決好母鴨飼料中維生素A 缺乏的問題。二是做好疫病防控工作。因為鴨子患病后會影響機體對維生素A 的吸收。如鴨子得了球蟲病、蛔蟲病等寄生蟲病,其腸道就會很容易被破壞,腸道對維生素A 的吸收能力明顯下降。所以,要做好鴨子的疫病防控工作,尤其是對寄生蟲病的防控。
鴨維生素D 缺乏癥是由于維生素D 缺乏引起的鴨子生長發育緩慢,骨骼彎曲、變形,產出的鴨蛋殼薄、不成形等的一種營養代謝病。眾所周知,維生素D能夠促進鈣和磷的吸收以及鈣磷代謝。當鴨子出現維生素D 缺乏的時候,最初表現為生長受到阻礙,精神沉郁,反應遲鈍,羽毛松亂暗無光澤,站立不穩。隨著病程的延長,鴨子則完全不能站立,整個身體匍匐在地,靠著翅膀的煽動前進,腿骨、胸骨變形,關節腫大,產出的鴨蛋殼薄,有的是軟殼蛋,且軟殼蛋數量越來越多。對發病鴨進行剖檢可以看到,典型的剖檢變化是肋骨與肋軟骨結合處有球狀、白色的結節,結節處自然骨折,肋骨彎曲變形,長骨鈣化不全,龍骨不同程度的變形。對于該病的治療,其實很簡單,就是在飼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維生素D,另外要注意的是飼料中鈣和磷的比例要適當。
對于該病的預防,筆者認為要做好以下兩點,一是已經加入維生素D 的飼料不要儲存過久,以免維生素D 降解。二是在夏季,陰雨天持續時間較長或者發生消化道疾病使用過磺胺類藥物的時候,要在飼料中適當增加維生素D的含量。
鴨子發生維生素E缺乏的時候常常表現為運動失調,行動不便,頭向上仰,有的向下,翅膀向外延展,翅膀和腿處于麻痹狀態,羽毛松亂無光澤。對鴨子進行剖檢可以看到,發病鴨胸部、腹部有積液,全身皮下水腫,皮下流出的液體呈藍色。胸部肌肉、腿部肌肉的肌纖維呈灰白色的條紋狀,有的呈斑點狀、魚肉狀且肌肉蒼白無血色。對于該病的治療,筆者認為在飼料中除了添加一定量的維生素E之外,也要注意添加一定量的硒,連續飼喂兩周左右即可。
對于該病的預防,筆者認為除了在飼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維生素E、硒和含硫氨基酸之外,還要在飼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抗氧化劑,防止飼料中的維生素降解。另外,已經發生霉變或者腐敗的飼料禁止飼喂鴨子。
維生素K是機體合成凝血酶原的必要物質,當機體出現維生素K 缺乏的時候,機體的凝血時間會延長,或者出現不凝血的現象。當鴨子發生維生素K缺乏的時候,常表現出突然死亡,慢性經過則表現為精神恍惚,消瘦,胸部、腹部等處有出血點或者出血斑。對發病鴨進行剖檢可以看到發病鴨的肌肉蒼白,腿部、胸部肌肉有出血點和出血斑,腸黏膜、心肌等處有出血點,內臟出血。
對于該病的治療,筆者常常建議養殖場在飼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維生素K,連續飼喂一周左右,就會有明顯的治療效果。對于病情嚴重者,筆者建議肌肉注射維生素K,每天一次,連續5 d即可恢復。對于該病的預防,筆者認為和前三種維生素缺乏癥的預防措施一致,即在飼料中添加足量的維生素K,防止腸道疾病的發生以及搞好環境衛生和消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