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 晶
(經濟科學出版社 北京 100142)
信息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引導傳統出版行業向印刷與網絡相融合的全媒體出版時代,這直接導致圖書市場的競爭形式發生了顯著變化,也對圖書編輯的核心競爭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現階段,出版行業對于全媒體的定義即全部的媒體,是在多媒體、跨媒體以及數字媒體后被提出的又一新概念[1]。全媒體依托于“三網融合”,利用多元化傳播手段,綜合運用聲音、文字、圖片、光線以及電子影像等表現形式進行展示的新式傳播形態。全媒體時代可以同時將同一內容通過不同的閱讀形式傳遞給讀者,實現多渠道同時出版,同時投放,讓讀者享受多種閱讀方式[2]。
1.1市場占比驟減
2022年2月,第4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下稱報告)在京發布,數據[3]顯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數量達10.32億,較上一年同期增長4296萬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3.0%,較上年同期提升2.6個百分點。截至2021年12月,我國手機網民達10.29億人,較上一年同期增長4373萬人,網民使用手機上網比例達99.7%。報告顯示,我國網民人數以較高增速連年增長。2021年網絡文學用戶達5.02億,較上一年同期增長4145萬,占全國網民總數的48.6%,可見全媒體閱讀在網民上網活動中有較大占比。
全媒體閱讀成本低,便攜性強,內容多樣化,且可以依托AI大數據對讀者進行精準推介,極大程度地改變讀者的閱讀習慣,對傳統的紙質圖書出版業沖擊較大。
報告顯示:我國累計建成并開通5G基站142.5萬個,2021年全年新增65.4萬個。隨著5G技術的全面鋪開使用,全媒體閱讀將進一步發展。此外,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逐漸增強,無紙化閱讀也將成為大眾閱讀的趨勢。
1.2產業鏈發生變化
出版社在傳統出版行業經營產業鏈中扮演著核心角色,是維系上游作者和下游印刷廠、發行商、零售商以及讀者之間的紐帶。出版社需要對接作者篩選書稿作品,與印刷廠銜接圖書印刷生產,對接發行商、零售商宣傳推廣出版物,對讀者滿意度進行調研等。
當全媒體介入到傳統出版行業后的經營業態鏈條后,會代替出版社的地位。例如成立于上世紀末的當當網,是國內最大的以圖書銷售為主的網絡商城,當當網最初只銷售紙質書籍, 2012年公司正式成立出版數字業務部,推出自營電子閱讀器“都看”,在2015年為進一步適應移動互聯網閱讀趨勢,推出“數字閱讀生態圈”計劃,投資孵化了百余家小微內容工作室,徹底顛覆了傳統出版模式,建立了直接由作者到出版平臺再到讀者的產業結構,省去了印刷、發行、零售等環節。
1.3碎片化閱讀成為閱讀新趨勢
全媒體閱讀平臺的信息具有碎片化、快速化的特點,讀者僅需利用空余時間即可完成一次閱讀活動,容易使得讀者養成淺閱讀的習慣。此外,讀者也會將精力放在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上,加上AI智能算法的推介,系統會集中為讀者推薦其感興趣的內容和信息,長此以往也會導致讀者的閱讀面變窄。碎片化閱讀的持續發展會影響讀者的定力,容易讓讀者產生急躁的心理,很難集中注意力進行連續閱讀和深度閱讀,而這恰恰是閱讀紙質書籍所需要的。讀者的閱讀習慣也不利于傳統出版行業的發展。
新媒體閱讀平臺具有較強的互動性,讀者之間很容易開展深入的交流,極大程度上增加了閱讀的樂趣。此外,新媒體閱讀平臺的更新速度也是其優勢之一,便于讀者在最短時間內獲得最新內容。較強的互動性和更快的更新速度也是傳統出版行業所不具備的優勢[4]。
2017年4月,財政部發布《關于申報2017年度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通知》(財辦文〔2017〕25號),通知明確強調: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牽頭,扶持實體書店,持續做好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無論是從宏觀政策層面還是從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都為傳統出版行業的下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而圖書編輯作為傳統出版行業的核心,其職責也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因而提升圖書編輯的核心競爭力迫在眉睫。
核心競爭力這一概念由美英兩位教授提出,他們認為:核心競爭力是通過多渠道獲得的積累性知識,尤其是協調各種生產技能和多種技術的能力,并憑借于此超越同行業內競爭對手的能力。在我國,學者普遍認為核心競爭力就是在同行業內或競爭對手之間,有其他對手所不具備的競爭優勢。針對圖書編輯而言,多元化的編輯理念、數字化的工作流程以及高效整合資源等,都是亟待需要圖書編輯提升的核心競爭力。
全媒體的快速發展,打壓了傳統出版行業的生存空間,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為圖書編輯帶來了新的機遇。比如圖書編輯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得更多的信息資源,提高了信息的利用效率。如何抓住機遇,有效應對挑戰,是現階段圖書編輯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5]。
3.1多元化的編輯理念
編輯理念是圖書編輯的指導思想,是圖書編輯行動的先導,是指導圖書編輯做好圖書出版的前提和基礎。傳統圖書編輯理念過于單一,即通過紙質圖書將文字所表達的信息傳遞給讀者,主張文字表達嚴謹準確,盡管極大程度地保證了內容的準確性,但表達方式過于陳舊,不夠吸引讀者。當下,隨著數字化的迅猛發展,讀者的閱讀習慣發生了顯著變化,不再滿足于傳統的閱讀方式,讀者希望有更加便捷高效的閱讀方式。因而兼具圖文、動畫、音視頻等形式,融合傳統紙媒與數媒優勢的出版物更能吸引讀者。圖書編輯應增強與讀者間的互動,一切以讀者為中心,把握讀者的閱讀興趣,大力在內容和形式上進行創新。同時反復打磨內容,并對傳播載體進行推敲,打造受讀者歡迎的精品圖書。
3.2全方位整合資源
在當下的信息時代,資源整合能力也是圖書編輯亟待提高的一項核心競爭力。有付出才有回報,圖書編輯能否在一眾資源中挖掘到有深度的內容,直接決定了出版社所出版的圖書質量以及市場占有率[6]。一是圖書編輯要全方位調動社內各種資源,如信息、人才、技術等。此外,圖書編輯要注重提高自己的協調能力。圖書編輯要在充分調動資源的同時,協調整合內部資源,形成獨一無二的優勢,持續出版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文化需求的出版物。二是圖書編輯要多角度整合社會資源,將簡單、分散的出版資源融合在一起,并在這個過程中形成合作共贏的新局面,在資源共享中達到增益的目的。總之,圖書編輯要充分整合社內與社會資源,協同發展,才能推動出版社持續發展。
3.3采用數字化工作流程
在傳統出版過程中,圖書編輯大多采用平面且單一的設計手段對內容進行粗處理,然而在全媒體出版時代,圖書編輯需要提高自己使用數字化手段處理工作的核心競爭力,如通過信息技術對相關的工作流程進行優化和處理。在全媒體出版時代,圖書編輯應具有信息搜集處理的基本能力,這就要求圖書編輯必須具備創新性思維以及熟練使用互聯網計算機的能力[7],對每天從不同渠道獲得的各類信息按一定邏輯進行分類、甄別、篩選,同時加以提煉和組合,有針對性地在無以計數的信息中尋得最有意義的出版內容。這就要求圖書編輯熟練使用數字化的工作流程,通過在線方式對書稿內容加以修改。此外,還要求圖書編輯要熟練運用AI大數據云技術,通過大數據精準分析讀者的閱讀數據,牢牢掌握讀者的閱讀習慣與閱讀數據,分析讀者特點以及不同閱讀群體差異化閱讀習慣,并針對性地進行內容策劃[8]。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將會有新方法、新技術、新載體加入全媒體出版的浪潮中,對圖書編輯而言,既是機遇更是挑戰,既是考驗更是突破。圖書編輯只有不斷參與全媒體出版,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加以創新,把握圖書編輯工作的發展規律,堅守文化傳播職責,積極進取,不斷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適應全媒體出版時代的新形勢與新要求,將優秀的內容最大程度進行開發,編輯出對社會、對讀者有益的內容,始終保持“內容為王”的圖書編輯理念,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協同發展的新局面[9]。
綜上,隨著各類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傳統出版行業正經受著全媒體時代引發的巨大沖擊,這就要求圖書編輯不斷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不斷學習新媒體知識豐富自我,與時俱進積極創新,吸收多媒體技術的長處同時大力推廣使用。圖書編輯只有充分領悟全媒體精髓,并不斷發揮自身優勢,才能在全媒體時代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