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夢婷 胡鄒麗
(內江師范學院文學院 四川·內江 641199)
科技新則社會新,伴隨經濟社會的發展,實現教育信息現代化已成為當今社會的又一熱點問題。通過互聯網進行學習這一教育形式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人們的教育思想也在潛移默化地發生變化?!盎ヂ摼W+”家庭教育正以一種全新的速度向前發展,為教育事業提供新思考與新走向。
近年來,“互聯網+”一詞在人們的日常生活與交往的過程中以一種高頻的速度出現,體現在生活的各個方面?!盎ヂ摼W+”是指:在創新2.0(信息時代、知識社會的創新形態)推動下由互聯網發展的新業態,也是在知識社會創新2.0推動下由互聯網形態演進、催生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形態。如今,信息技術不斷發展,“互聯網+”便通過其自身優勢不斷適應發展的新趨勢并推動社會經濟進步。
根據教育的場所可將教育劃分為: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對于傳統觀念而言,家庭教育是家長有意識地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以及家庭生活實踐等經驗,對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響的社會活動。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人們的價值觀也在不斷更新優化。對于現代觀念而言,家庭教育是大范圍地包含了生活中家庭成員之間相互的影響和教育。由此,家庭教育范圍的界定則變得更加寬泛。家庭教育是人一生教育的起點和基礎,要充分發揮并利用其作用,為實現個人價值與人生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2020年5月2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發布的《2020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全面推進‘互聯網+’,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①?!蹦壳埃畔r代背景下互聯網技術逐漸盛行。在此基礎上,將其融入到教育領域,有利于推動教育事業的巨大變革。
在當今“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家庭教育大放異彩。首先,其具有及時性、便捷性。通過網絡的傳播,家長可以快速便捷獲取學習資源、及時查找解決疑難問題的方法等,從而滿足家庭教育的需求。其次,具有時空靈活性。它不受時間、空間等條件限制,突破了傳統的教學方式,人們可以隨時隨地獲取資源。最后,具有開放性。學生能夠以主動學習為主,選擇合適的學習資源。學生可以利用各種開放性學習平臺,在網絡中進行交流,家長也可以借鑒學習良好的教育價值觀念,從而提升自身家庭教育水平。
對于傳統的家庭教育而言,教學內容會受時空、家庭自身條件以及學生素質水平等因素限制,從而在內容上表現為單一化教育。但在“互聯網+”背景下的家庭教育,家長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通過網絡查找所需求的信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學習。在大數據縱橫的時代,互聯網覆蓋了所有學習領域,囊括了成百上千的學習資源,可以源源不斷地為學生提供新的技術和知識。除了常規的基礎知識的教學,家長還可以利用互聯網獲取道德品質、人文藝術、運動健康等相關知識,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
相比傳統意義上的教學,互聯網的信息傳播速度遠高于傳統媒體。網絡上有很多優質的家教平臺,包括學校的宣傳網頁和其他有關教育的組織網站,都會有關于如何有效進行家庭教育的理念、策略和案例介紹。其取材真實,經驗來自一線教師或者相關專家,可以作為父母進行家庭教育時的依據和參考。同時,隨著各大社交軟件的上線,家長們也可以簡便且充分地利用微信、QQ等交流,學習其他家庭的教育觀念,獲取經驗。
擁有良好的興趣可以使教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互聯網,采用視頻、音頻、益智游戲等方式進行學習,以生動有趣的形式突破傳統枯燥的學習,在一定程度上能激發興趣。在這種新奇的教育表現形式下,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有學習目標與動機,能驅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在學生感興趣的前提下,要充分提高其主動性。學生若能主動進行學習,家長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緩解部分壓力,從而減輕教育任務,使家庭教育變得更加有效且和諧,促進家庭和睦相處。
在“互聯網+”背景下的家庭教育中,自我管理能力該如何培養?教育家孟祿提出“心理起源論”,其主要觀點認為教育起源于兒童對成人無意識的模仿。②家庭生活中孩子模仿的對象是父母。父母的行為動作、說話語氣、眼神等,在潛移默化中成為孩子下意識表現的種種行為。這些“習慣”甚至伴隨孩子一生。
在瞬息萬變的互聯網時代,家長若沒有自我管理能力,則會陷入虛擬的網絡世界。若家長都不能從繁雜的信息庫中選出有效的信息,更不用說沒有自我管理能力的孩子了。如若長輩在孩子面前都是一個“低頭族”,那孩子對互聯網及其產品的依賴又會少到哪里呢?家長又怎樣做好“標兵”模范呢?如何更好地進行家庭教育呢?家庭教育的“根本性”就在于隨時隨地給孩子做出好榜樣。家長只有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才能起好帶頭作用,進而在耳濡目染中對孩子產生積極正面的影響。
面對新鮮多變的事物,孩子的學習領悟能力比家長好。因此,在日常的交流溝通中,孩子覺得自己說的話家長不能理解,逐漸減少了和家長的分享欲;家長不主動了解新事物,面對孩子所說的事物無法理解,逐漸減少了交流。時間久了,父母和孩子之間在無形之中就有了一堵墻。無法準確傳達說話信息,家庭教育又從何說起?
這個時代的孩子是在“互聯網”里長大的,他們可以輕松的從各個網絡平臺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新觀點、新事物。若家長還是以傳統的“長者恒為師”的思想,將自己放在絕對權威的位置,不主動更新觀念、學習新事物,“收獲”到的只是與孩子之間越來越大的鴻溝。長此以往,不僅與子女的“代溝”變大,而且家長的權威地位也將會受到動搖。
當孩子有了疑惑,不是自己去探究這個問題,而是直接“問度娘”。如今互聯網信息唾手可得,如若人們對其產生了依賴,那社會、國家怎么發展?世界已經進入到信息時代,未來具備競爭力的人應該是具有創新、批判思維的人。
創新、批判思維并不是一時獲得的,而是在日常的家庭生活、教育中慢慢滲透、培養而來的。想要培養具有創新、批判思維的人才,必須樹立創新批判的觀念,營造良好的氛圍,豐富并創新教育內容與方法。
家庭教育中的主要教育對象是孩子。
想要有良好的家庭教育,首先,作為教育者的家長自身應積極了解互聯網等新鮮事物,不故步自封、夜郎自大;主動更新觀念,不把自己放在絕對領導者的地位,以民主的方式教育孩子。其次,家長應借助互聯網學習一些先進的教育理論、教育心理學,不斷擴充自身的理論知識,做事有據,說話有理,讓孩子打心底里敬佩家長。再次,家長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學習其他家庭優秀的教育方式,不斷改進。最后,家長要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學習的榜樣。家長要明確的知道自身的責任和重擔,才能有良好的家庭教育。
學校教育的特點主要是系統性、組織性、計劃性、全面性等③,而家庭的教育具有零散性、隨意性等特點④,為了更好的促進“互聯網+”背景下的家庭教育的發展,就需要學校教育的幫助與指導。
首先,學??梢酝ㄟ^網絡平臺定期向家長推送先進的教育理念,讓家長接受系統的教育經驗,教育思想。其次,學校可以邀請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給家長們做講座,講授教育方法。最后,家校要聯合,相互支持,相會配合。
家庭是最基本的社會單位,具有促進兒童個性社會化和社會個性化⑤的功能?;ヂ摼W時代的家庭教育承擔著“最基層”的角色。
為了家庭教育能科學地融入“互聯網+”時代,首先,社會應具有這樣的觀念、意識。2015年國務院印發了《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⑥,每一個家庭都應在思想意識中有“互聯網+”的觀念。其次,需借助社會的力量搭建“互聯網+家庭教育”共享平臺。每一位家長都有平臺分享自己的或是學習別人的育兒經驗,既有利于培養孩子間的共性,也有利于孩子個性的發展。最后,社會各個機構應凈化互聯網環境,提供綠色網絡資源。身處在這個時代的孩子,網絡是他們必須接觸的平臺。然而,對于“三觀”還處于形成階段的孩子而言,并不能準確篩選網絡資源,這就需要營造良好的互聯網環境,以保證孩子的學習和成長。
“互聯網+”家庭教育的興起與發展無疑是一種全新挑戰,同時也是為了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的全新進步。其結合自身的特點不斷與時代進行有效結合,從而使家庭教育不斷創新與發展,對于教育行業的發展有著不可比擬的作用?!盎ヂ摼W+”家庭教育依舊處于新興發展的趨勢,面臨著許多問題,還需要引起關注并解決。相信通過大家的努力,“互聯網+”家庭教育能夠綻放出絢爛之花,為教育事業做出巨大貢獻。
注釋
① 李克強《2020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
② 孟祿《教育史教科書》。
③④⑤ 全國十二所重點師范大學聯合編寫《教育學基礎》。
⑥ 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