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少基 李 軼
([1]廣東工業大學信息工程學院 廣東·廣州 510006;[2]廣東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 廣東·廣州 510006)
校風指學校的風氣,存在于校園環境、校園人物和校園文化之中,是當下學校人員精神面貌的重要體現。良好的校風能反映學校發展的成果,也能促進校園管理系統完善、學科建設規劃發展、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和學生全面成長成才。榜樣的精神力量對人的行為發展具有潛移默化的示范引領作用,對校風的營造、傳承與發揚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在互聯網與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新時代,需要結合校風建設實際情況,發揮榜樣的力量營造大學優良校風。
當代大學生在國家經濟繁榮、社會科技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出生并成長,他們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與時俱進,思維活躍,個性突出,但由于生活和學習條件的改善,對苦難和挫折的理解不深刻,靠知識改變命運的愿望不強烈,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觀念不深入。新時代大學生人生目標不明確,職業規劃不清晰,專業學習不刻苦。互聯網時代碎片信息在網絡泛濫,對社會現實了解的不深、學習的不系統和認識的不全面,影響學生正確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形成,長此以往養成不思進取、眼高手低的姿態。學生群體特點的改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高校的學風建設和大學生全面發展。為學生樹立可以效仿的典范,形成一種催人奮進的優良風氣,激發學生成長的動力,改變部分學生在大學期間無目標、無動力和無追求的現狀,培養當代大學生勤奮學習吃苦耐勞的精神。
經濟與科技高速發展的新時代,社會和校園內掀起科技創新熱潮,增加了校園師生對科技發展的信心,同時也讓人們看到了風口與機遇對成功和財富的推動作用,金錢與名利的誘惑滋養了急功近利的浮躁之風和投機取巧的不良風氣。校園內充斥著濃重的商業氣息,沖擊高校師生的價值觀念,助長了急功近利、貪圖享樂的心態,影響優良校園風氣的形成。網絡快餐文化盛行,影響和沖擊主流思想教育的權威性、引導性和有效性,學生的人生規劃和價值觀念的引領受到挑戰,教師的工作狀態和教育情懷受到影響,管理人員的初心使命和責任意識受到沖擊,校園風氣的營造受到影響。
校風是反映一所學校校園管理秩序、科研教學質量、學生發展情況以及全校師生精神面貌的評價指標,校風建設是高校全面發展建設的前提與基礎。校園中各類風氣的形成與發展相互促進、相互影響。學校管理者的工作作風具有上行下效的示范功能;“親其師,信其道”,教師的工作表現不僅影響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教學風氣的形成,還會影響學生對課堂的重視、對學科的興趣以及對教師的信任,影響良好學風的形成;同樣地,學生學業表現和學習風氣影響教師教育的熱情和積極性。校風建設需要從作風、教風和學風三手抓三管齊下,做好校風建設促進學校的全面發展。另一方面,高校校風是社會精神文明的標桿,是大學畢業生走向社會的基礎和起點,不僅影響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還對社會風氣的形成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教育的本質是培養人,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發展應當始終堅持育人為本,堅持三全育人的基本要求。發展科研實力、提高教學質量、美化校園環境,通過校園軟硬件條件的提升更好地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人才。樹立在管理、科研和教學工作中表現突出的教職工榜樣,樹立在學業發展、科技創新和自強不息表現優秀的學生榜樣,通過榜樣的示范引領作用營造良好校風,為科研工作者創造更舒心的工作環境,為學校教師營造更融洽的教學氛圍,為學生打造更好的學習與發展平臺,促進教育的全員、全方位和全過程進行。
在黨和國家的建設與發展過程中,涌現了一大批具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的黨員干部。雷鋒同志忠于國家和人民,大公無私,艱苦奮斗;焦裕祿同志不懼困難,科學求實,無私奉獻的;張富清同志堅守初心,淡泊名利,深藏功名。他們勤政為民,躬身實踐體察民情,鞠躬盡瘁為民辦事;他們清正儉樸,嚴于律己淡泊名利,為了完成黨的事業甘于清貧;他們開拓創新,抬頭看天低頭看路,勇于實踐刻苦鉆研。他們用一生努力示范了一個黨員干部在為黨為民辦事應當具備的工作作風,他們的奮斗精神和奉獻精神,是新時代建設良好工作作風的經典素材。
習總書記眼中好老師的四個基本特質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和有仁愛之心。南粵楷模盧永根院士,扎根在學科領域,勇挑重擔,長期奮戰在高等農業研究和教育的第一線,為教育科研工作人員樹立優秀典范;布鞋院士李小文教授,攻堅克難,勇攀高峰,名揚天下卻過著平常百姓的生活,為科研和教育事業奉獻一生;時代楷模、最美鄉村教師張桂梅老師,愛崗敬業,關愛學生,為地方教育事業、婦女教育事業的發展傾盡一生。他們對黨忠誠,信念堅定,淡泊名利,甘于奉獻;他們堅持教書育人的高尚情懷,把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當成是一生奮斗的事業;他們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用淳樸的情懷踐行教書育人的使命,用高尚的情操構筑偉大的教育事業。他們是教育科研工作者的榜樣,是教風建設的楷模。
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的四點希望是愛國、勵志、求真和力行。在黨和國家教育方針政策的指導之下,當代青年學生中涌現一批突出代表,他們是具有引領旗幟作用的學生黨員干部,在紀律遵守、工作表現和學業發展等方面發揮骨干帶頭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他們是具有大學導航作用的優秀學長學姐,在升學、就業和科技創新等方面發揮示范帶領作用;他們是在學業、創業、文體實踐和自強等方面表現突出的校園之星,促進同輩群體共同成長;他們是在行業領域取得卓越成就的杰出校友,引領后輩學生積極投身專業學習與發展。用朋輩代表的勵志故事激勵促進學生積極地向榜樣看齊,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推動優良學風建設。
校風建設的方向和目標要與教育方針政策相統一、要與學校的發展方向相結合、要與學生的發展水平相協調。圍繞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宗旨,在校園培養熱愛祖國的民族精神、嚴謹求實的科研精神、鞠躬盡瘁的育人精神和勤奮刻苦的求學精神。高校要充分利用豐厚的校園文化、突出的校園特色和龐大的校友資源,以先進高校的發展理念、管理水平和工作成效為標準建設校園管理工作作風,以高標準、嚴要求實現校園管理水平的提升,更好地發揮三全育人成效;以提高科研教學水平,完善師德師風建設為目標發展教風,通過守初心、擔使命引導教師塑造教書育人情懷,借助找差距、抓落實實現教師教育教學水平提升,完善有情懷、高質量的教風建設;堅持立德樹人與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為教育的根本目標,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端正學習態度,塑造勤奮刻苦的求學精神,營造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良好學風。
榜樣的存在是通過其在大環境的突出表現呈現出來的,榜樣的“清晰度”、“對比度”及其示范引領作用需要挖掘和宣傳才能更顯突出。互聯網時代,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使得人們很少關注線下的身邊人,因此需要通過特定活動的呈現讓平凡的榜樣人物亮相。績效考核和評優評先活動推選服務意識、創新意識和工作成效突出的發揮先進工作者,發揮榜樣作用形成互相學習和積極上進的工作風氣;教育教學評價、優秀教師評選和公開課活動等評選教師榜樣,促進教師群體見賢思齊、擇善而從,推動教育科研工作者守初心、擔使命;校友論壇、學長導航和校園之星評選等活動樹立朋輩榜樣,協助教育工作者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大學生的思想引領、學業發展和人生規劃進行正確的規范和引導。以活動為載體,樹立在校風傳承中具有帶頭引領作用的榜樣人物,以點帶面引領全體師生共同推動校風的建設與發展。
在長期的校風建設進程中,榜樣的樹立對象要契合被引導對象的,榜樣的形象要立體清晰,榜樣的行為要容易被模仿,榜樣的精神高度常人能夠到達,榜樣的宣傳要持久高效,榜樣的影響要能發展延伸。以“榜樣的力量”引導校風建設要全盤考慮、系統推進。榜樣力量引導下的校風建設要系統化、項目化開展,榜樣人物的挖掘、榜樣故事的宣傳與榜樣教育的發展是校風建設項目的全過程。“一任接著一任干,一棒接著一棒跑”,在長期運作和發展中不斷完善,逐漸形成基礎強、亮點多、有特色的校風建設品牌活動。在項目的品牌化過程中營造優良校風,在品牌活動的發展進程中傳承和發揚優良校風,建立健全校風營造和傳承發揚的長效機制。通過校風建設品牌活動的開展,以榜樣的力量推動良好校風的形成,促進校園人文環境的提升和科研教育教學質量提高,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成長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