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麒 張 勇 佟宇佳 張立輝
(哈爾濱工業大學 黑龍江·哈爾濱 150001)
“三位一體”科研育人內容的探索過程,是學校了解學生學習效果、合理分配教學工作的具體過程,需要學校自身做好對教育教學工作的科研投入,規定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落實教師對學生學科知識實踐的具體輔導。而教師也要在理解學校的科研育人實踐要求,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立思維和科研能力,讓學校能夠在有一批優秀學生的基礎上,為各大學科的教學工作配備先進的設備和獨立管理人員。
學校對科研育人理念的理解,會影響到教師執行教學任務的整體過程。部分學校把為學生普及科研知識當成執行育人理念的重點內容,不能夠對學生所接受的教育過程,進行以教師教學為目的的主要研究,這讓很多教師在研究教育教學工作時,把對學生的學科理論知識教學作為重點。而實際上學校想要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需要對他們的整體學習過程進行育人理念的灌輸,使學生能夠結合自身學習過程,做好對所有學科知識的學習和實踐,強調學校教學工作對學生實際學習能力的正面影響。但長期重視理論知識教學的學校教師,難以讓科研育人理念深入到每個學生的心中,使學校做好三位一體的教育教學工作存在瓶頸。
學校教學對于學生學科知識儲備的影響,主要來源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課堂互動以及實驗交流。部分理論知識相對較多的學校學科,需要學生對所有的知識內容形成一個系統化的學習結構,充分理解這類學科的實踐方法和測試要求,沒有強制要求學生進行科研實驗的部分。這就使學生對學科知識的學習產生了一個誤解,以為學校科研育人的過程,就是對所有知識內容的記憶和鞏固,從而不重視自己所學知識的實踐要求和實踐過程。而很多開設實驗室教學的學校學科,相對重視學生對科研報告的撰寫,不能夠圍繞學生怎樣完成教師指導的實驗過程進行教學。
學校開展一系列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很難讓學生接觸到除教室環境和實驗室環境以外的客觀事物,這讓他們形成了對學校科研育人過程的大致了解,卻缺少努力上進的思想意識。很多學生長期在教室環境里學習理論知識的過程中,遺忘了學習知識的目的是為了進行實踐。部分能夠參與到實驗室教學環境的學生學習過程,也更加強調學生對課本知識的還原程度,缺少啟發學生學習思維的重要理念,很少為大家提供可以自由活動的教學科研環境,讓更多的學生為了完成學習任務,而參與到學科知識的學習競爭中。這種情況讓學校科研育人環境存在一定的冷漠,難以形成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
學校對科研育人理念的教學應用,需要圍繞某項學科的教學研究成果,對學生開展學科知識和實踐內容上的教學。而許多學校學科沒有合理的教學資源,所開展的教育教學工作本身就屬于科研成果,存在大概率的試錯過程和學生付出,缺少指導學生學習的科研育人辦學特色,沒能把學生的學習效果放在工作首位。部分成績相對優異的學生,會經常參與到學校所組織的教學科研內容中,這讓他們缺少對基礎理論知識的深入了解,所進行的各類學習實踐停留在表面知識中,無法持續為學校提供在科研能力上的投入,使學校的科研育人理念成為了一種缺憾。
2.1.1 把學生學習過程進行分階段探索
學校要對教師所進行的學科教學工作進行研究分析,讓教師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成果負責,并運用育人理念做好學生學習精神的培養。教師可以把對學生的教學工作分為幾個階段,第1個階段是學生記憶學科理論知識的過程,第2個階段是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動力的過程,第3個階段是學生將理論知識進行實踐總結的過程,第4個階段是學生將所有學過的知識進行鞏固的過程。而這些階段中對于學生學習成果的教育是教師完成所有教學工作內容的基礎。教師要在學生記憶理論知識的第1個階段中,幫助他們理解學科知識概念的重難點,防止學生出現記憶知識過程中的大腦錯誤識別,做好對第2個階段學生學科實驗過程的指導,讓他們在第3個階段中動手完成對知識原理的實驗,在第4個階段中落實科研育人理念的教學研討。
2.1.2 圍繞學生學習效果開展有效教學
教師要根據學生們的學習效果,培養他們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對所學知識原理的實踐思考,讓學生能夠自主完成對學科知識的科技探索,使大家能夠形成一定的自主科研能力和實踐思維能力。很多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過于死板,總是將所學知識進行課堂學習環境中的背誦,并通過對身邊同學實踐過程的跟蹤采訪,會將大家的思想成果匯集成自己的學習報告。這樣的學生在思維能力上可能遠超于人,但對于怎樣進行學科知識的深入研究,缺少真實的實踐思考能力,需要教師重點對他們進行科研育人理念的貫徹落實,教會學生怎樣對學科知識進行有效學習。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可靠的網絡教學資源,讓他們在模仿他人實驗的過程中,逐步摸清相關知識原理的實現過程,學會怎樣利用客觀資源和實驗工具,完成對學科知識實踐內容的科學性學習。
2.2.1 分析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需求
學校在現代科學教育環境中,很少強調對學生自主學習過程的要求,更多的是在乎學生具有怎樣的獨立學習能力和刻苦學習精神。這樣的教育教學環境,使教師很少對學生進行能力上的要求,使學生逐漸放寬了對自己學習成績的要求,更加重視自己在與教師的互動溝通過程中,能夠獲得怎樣的科研學習能力。其中大多數人都想要通過自己開創一些科研項目,來獲得自己在學業成績上的加分,并且開創自己在所學專業領域中的自營產業公司。但學生的許多想法終歸受到思維上的限制,不能夠在自身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基礎上,做好對學校學習內容的有效性實踐。
2.2.2 強調學生教育教學工作的過程
學校要了解哪些學生確實不存在參與實驗過程的動手能力,要求教師對這部分學生進行強制參與學校實踐課程的規定,避免他們在步入社會的過程中受到他人蒙騙。學校對有一定自主科研能力的學生要加以扶植,讓他們能夠對外宣傳學校的重要學科教育過程,使科研育人理念能夠實現在學校招生環節中,并為學校爭取創造科研項目的人力資源。這種做法能夠讓學校內部形成以學生為主的科研團隊,并重視對所有學生科研能力的具體培養過程,讓學校學科知識的教育教學工作能夠面向更多的學生,成立專門為學校學生服務的科研教室和科研服務團隊,讓教師教學工作具有相對強大的內部動力。
2.3.1 落實教師對學生學習動力的要求
學校要對教師教學工作的整體過程進行監督,以學生學習效果為主要內容的探究,鼓勵教師與學生共同完成對學科知識的課堂研究。部分教師存在對學生強行灌輸學科理論知識的傳統教學方法,這讓很多學生的學習效果不能夠達到學校要求的教學目標。長期把教師作為執行教學工作的主體,會忽略掉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和知識接收能力,讓學校難以實現對學生進行的一系列學科知識教育工作,也讓大家把怎樣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作為唯一學習動力。教師要意識到自身在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官僚主義思想,以相對平等的溝通態度,完成對學科知識的教學任務,并在課堂上提問部分表達能力不夠突出的學生,了解他們在學習學科知識中面臨的困難,幫助學生做好學習問題的記錄和處理。
2.3.2 做好教師學科實驗的知識實踐
在與學生共同克服學科知識理論學習的難關后,教師要帶領所有學生進行對知識原理的實踐過程探索,讓他們在實驗室環境中對知識內容進行科學實驗。這些實驗內容可以包括書中實驗知識的還原,也可以是讓學生自主進行課外知識原理的實踐,總之要做好學生積極學習的思想工作,使他們能夠參與到知識的有效實踐中,避免任何形式的學生不學習現象,使學校教育教學過程產生學生之間的良性競爭。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加珍惜學習機會,在不斷提高自己學業水平、證實自身學習能力的過程中進步,并做好學生實驗過程的教學輔導,使他們能夠在科研思維能力上有所提升。
2.4.1 分析學生與學科辦學特色的關聯
學校要意識到自身在科研資源上的需求,通過提升部分學科的辦學特點,為教師教學工作引進實驗室設備和科學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接受到更高質量的學科知識教育。學校對學生所進行的一系列教育教學工作,應當從自身科研能力的角度上尋找原因,不將學生學習效果上的過失,全部歸結于學生本身的不學習課堂狀態。學習同一學科內容的學生群體,會呈現出一部分人在學業水平上的優秀,一部分人在學術研究能力上的突出,這是他們在長期學習過程中所形成的個人能力,不能夠體現出學校辦學資質和教育教學水平。
2.4.2 提出建立學校辦學特色的做法
學校所開設的一系列科研項目,也不應當將學生的學科知識實踐作為主體內容,要對學校內部科研資源進行一定程度上的要求,使教師團隊具有自主研發某一個項目技術的獨立能力。教師承擔在部分教育教學任務的情況下,并不能夠專注于對學校科研資源的辦學開發,需要學校為教師配備一定數量的專職實驗人員,協助教師和學生完成對部分學科知識原理的測試,做好實驗室科研環境的無害化處理,保證學校教育環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學校科研能力并不能代表學科的辦學特色,需要教師依照學校要求落實教育教學工作,做好對學科知識教學流程和整體教學資源上的協調,形成具有較高科研實力和教學質量的學科特色,使學校能夠逐步提升自身的學生教育成果和教育辦學特色。
學校要理性分析自己的科研育人能力,形成“三位一體”的教育教學工作環境,使教師和學生能夠獲得相對良好的內部競爭條件,提升教育教學工作的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果,使學校能夠具備一定的辦學特色和重點學科,做好對學生科研能力的具體培養。這樣可以落實所有學科內容的實踐教學,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品質和教師的教學規劃,讓學校依照科學道路完成學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