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萍萍
(麗水市蓮都區職工業余學校 浙江·麗水 323000)
職工文體活動指單位為了滿足職工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投入一定數量的資金,有目的、有步驟的開展對本單位文化產生重要影響的文化體育活動。在互聯網條件下,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如何最大限度豐富職工精神文化生活,讓職工文體活動與網絡緊密結合,既能體現“中國夢,勞動美”的主題,又能夠達到健康文明、昂揚向上、全員參與的要求,是當前廣大干部職工面臨的重要課題。
現在是一個互聯網時代,互聯網越來越成為人們工作、學習、生活的新空間。現在的互聯網就像水電煤氣一樣,成為生活和生產的基礎設施。互聯網對人類社會的巨大影響不僅僅表現于信息的獲取、處理與傳遞,更表現為構建在信息技術之上的新型產業形態、社會經濟、社會思維、人際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和新型文化。在互聯網時代,幾乎所有的活動都在線上線下同步開展,互相聯通,互相融合。
近年來,浙江省網民規模達到4729.8萬人,網絡信息技術在數字政府、數字經濟及智慧醫療、在線教育、數字文旅、智慧養老等領域深度應用。在職工文體活動領域,浙江省工會系統在線上線下開展“爭做網上好職工”活動,并在職工在線教育、職工閱讀及創新性開展網上職工文體活動進行了有益的探索。據統計,近年來浙江省工會系統在“爭做中國好網民”工作上獲得的全國級獎項就達到79項。如我省職工選送的歌曲《石榴花開》獲全國十大網絡正能量金曲第一名,金華市職工網絡文化節獲全國“網絡正能量專題”優秀活動一等獎等。全省各級工會已組織20000名網絡宣傳員,每年開展的100場線上+線下大型好網民活動如火如荼。如2018年7月5日,在中國革命紅船起航地浙江嘉興南湖,舉行了一場以“弘揚紅船精神,走在時代前列”為主題的火炬傳遞、基層接力、走進職工、網絡直播活動。現場活動參與人數約為三百人,通過網絡直播觀看本次活動的職工群眾達到了60萬人次,形成了活動的網絡擴展效應。
在互聯網上開展的職工文體活動有多種類型,例如按照活動的形式劃分,可以分為:
主要是依照比賽規則在互聯網線上線下同步開展的各類文體比賽型活動。例如將職工體育運動會搬上抖音平臺開展,就出現了最新的職工云端趣味運動賽。溫州市總工會在新冠疫情期間組織了該項比賽,主題是“健康職工,美好生活”,形式是“抖音拍同款,在線贏大獎”,讓職工文化搬上網絡舞臺,讓運動達人在抖音火爆。主辦單位制作發布趣味運動賽短視頻預告片和制作發布趣味運動賽比賽項目示范視頻,職工關注“溫州市總工會”抖音號,打開示范視頻,點擊“拍同款”,根據比賽要求進行視頻錄制。職工自主上傳拍攝完成的短視頻,在編輯文字處添加指定話題#云端趣味運動賽,同時@溫州市總工會,點擊發布即參賽,最后評選“運動達人獎”。云端趣味運動賽發布之后,非常火爆。成功推出工間操年代秀和趣味花樣跳繩比賽預告視頻以及拍同款活動視頻8個,作品平均播放量1.5萬,平均播放時長12秒。
主是為增進友誼,加強人際之間的溝通和了解而開展的網絡聯誼型活動。例如新春網上聯歡會、職工線上相親交友等等。例如團浙江省委成立了婚戀交友事業部,建立了網上青年交友“親青戀”公益平臺。2018年7月7日,團浙江省委的“愛在錢江緣來是你親青戀2018相親大會”在杭州黃龍體育中心舉行,共有近萬名未婚青年網絡報名參加相親大會。活動現場,主辦單位將個人信息可視化呈現,讓青年男女“不會撩也能聊”。現場各類資料均掃碼獲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據了解,“親青戀”網絡聯誼活動舉辦已超過200場,參與人數達20余萬人次。
主要是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滿足群眾文化需求,調節人們精神生活節奏而開展的網絡群眾性文化活動。如職工網絡文化節,藝術作品展覽等。典型案例如金華市總工會自2018年以來連續三年舉辦的職工網絡文化節。如2019年第二屆職工網絡文化節共設“一封家書”征文、經典作品誦讀賽、文明金華隨手拍、樂器才藝展示秀、好歌好曲大家唱、微電影大賽六項活動,共收到來自各行各業職工優秀作品3000余件,網絡訪問量達600多萬次,參與投票人數23萬多人,熱心網友留言5000余條,受到廣大職工熱烈歡迎。在2019年全國“網絡正能量專題”優秀活動評選中,“金華市職工網絡文化節”榮獲全國一等優秀活動稱號,微電影《爺爺的勛章》榮獲全國職工微影視大賽故事片金獎。
主要是為了增進知識,提高文化修養和文化技能而開展的網絡活動。例如,在新冠疫情期間,浙江省各級工會在互聯網上舉辦的線上學堂、知識講座及視頻演講會等。例如杭州市總工會在“杭工E家”APP上開辟了“杭工學堂”,自2015年以來該市總工會、市工人文化宮按照“全公益”、“零收費”原則傾力打造“杭工學堂”這一網絡職工群眾性文化教育新平臺,把職工群眾感興趣的文化藝術、健康法律等各類課程制作成網上“菜單”,為廣大基層職工提供文化“點餐”服務。“職工喜歡什么課就上什么課”,“杭工學堂”免費短期培訓課程有攝影、茶藝、插花、棋類、國畫、葫蘆絲、瑜伽等,參加“杭工學堂”報名是通過“杭工E家”APP搶票報名的。近兩年來“杭工學堂”通過送教上門和舉辦定期培訓班的方式,送課進企業、入學校、到社區,舉辦公益講座及培訓800余場次,直接受益人數逾6萬,滿足基層職工業余文化需求,受到了基層職工群眾歡迎。
我們通過浙江省總工會承辦的全國“網聚職工正能量,爭做中國好網民”“畫面故事”微視頻微圖文征集大賽案例來分析線上+線下職工文體活動組織與策劃流程。
一是設立活動籌備組。省總工會聯合中國美院與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數字與媒體藝術學院成立了活動籌備組,組建了由主辦部門統一領導,媒體圈大 V、技術圈大牛參加的精干團隊;二是確定主題,研討形式。“畫面故事”策劃時曾四次召集中國美院、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相關專家會議深入研討,最終形成把鏡頭對準基層一線職工,記錄職工網友們在創業、工作、生活當中的“畫面故事,感動時刻”,運用微圖文+音頻、微視頻的新媒體形式,去發現、記錄展現職工身邊的感人故事,從微視角記錄大時代的主題與形式;三是實地調研,策劃方案。經多次調研,確定“畫面故事”項目聯通線上線下實施,線上電腦端與移動端建設了“畫面故事”報送與展示系統,線下發動全國廣大職工組織拍攝豐富多彩的現場微視頻微圖文,然后通過互聯網進行上報,特別是團隊研究出通過微信端上報視頻與語音形式,使項目有了更大推廣空間;四是規劃預算,提交決策。承辦業務部門提出方案后,經相關領導機構研究后,正式決策,并通過預算;五是組織發動,宣傳預熱。網絡職工文體活動組織發動及宣傳特別重要。在“畫面故事”項目執行過程中,全國級網媒中工網、中國網、網信中國等均給予重點宣傳,市場類媒體愛奇藝、阿里巴巴文化頻道均給予大力支持,浙江新藍網、網信浙江、騰訊大浙網、浙江工人日報宣傳更是層出不窮,這為活動推向全國,廣泛開展奠定了基礎;六是廣大職工積極參與。全國各地職工受到項目吸引,廣泛參與了畫面故事項目。而項目團隊就像一個互聯網團隊一樣,不辭辛勞,在120多天活動時間里,守候在電腦前,實時解決全國職工網友提出的微視頻微圖文網上報送的各項問題尤其是技術問題,實時審核上網電腦端和移動端展示傳播,受到了廣大職工網友的歡迎;七是評比頒獎,認真總結。“畫面故事”項目最終經過廣泛發動,共收到全國職工網友網絡上傳微視頻、微圖文作品達 1365件,網上展示430余件,全國大部分省市自治區職工均有作品報送,作品范圍涵蓋勞動者的各行各業,核電、火箭、動車、航空、港口、石油行業都有作品報送,“一帶一路”題材作品涉及各沿線國家,全網點擊量達2000萬次,項目后經評比頒獎,獲得中央網信辦、全國總工人頒發的優秀組織獎。
(1)確定一個堅持政治性、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健康文明、昂揚向上的職工文體活動主題極其重要。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在互聯網線上線下開展職工文體活動,主題應該聯系實際,既符合本區域具體情況,又能夠緊扣時代脈搏。如2020年浙江承辦的全國職工誦讀作品征集大賽主題定為“時代新聲”,就較好地體現了時代主題。
(2)堅持先進性,網絡職工文體活動要用新穎的形式,讓職工學習、了解與掌握新知識。文體活動形式多樣而新穎,能夠吸引多數職工的參與,引起職工的興趣。例如溫州市總工會的云端趣味運動賽,職工只要身體健康并有一部智能手機,人人均可參與,形式新穎,令人耳目一新。
(3)堅持群眾性,網絡職工文體活動要發動更廣大的職工群眾積極參與,不要做成貴族化、娛樂化的活動。策劃的文體活動容易普及,便于發動更廣大的職工群眾參與。如金華市職工網絡文化節中“一封家書”項目,針對廣大的外來務工人員,給家鄉寄家書,最終有一萬多名職工參與,許多家書內容感人至深。
(4)網絡職工文體活動關鍵在線上線下融合。在當前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職工文體活動從線下走到線上+線下融合開展已是必然趨勢。各地各部門應通過網絡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吸引新生代年輕職工的各類職工文體活動,增強職工的集體榮譽感,進而形成團結協作、拼搏進取的集體主義精神,增強主人翁意識,提高職工歸屬感,為全社會發展增添內在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