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封開縣江口中學 鄧煥林
伴隨教育信息化2.0 計劃的有效實施,物理學科教育與信息化的融合愈加深入。同時,針對初中物理教學的要求有所提高。因為物理學科具有知識抽象性、邏輯縝密性等特點,存在學習困難,學生對于課堂的參與性往往較低,難以取得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所以,要求有關初中物理教師能夠在信息化2.0 基礎上,加強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的創新應用。基于此,本文針對信息化2.0 視域下初中物理項目式學習與學生自主實驗融合路徑加以研究。
教育信息化轉型升級時代背景下,“教育信息化2.0 行動計劃”得以誕生,要求教育院校加快推進“互聯網+ 教育”模式,教師提高智能教育的重視程度,有效實施計劃,創新研究信息化教學模式,提高信息化教育水平,為我國教育現代化及教育強國建設助力。
項目式學習是一種基于項目內容的動態學習方式,通過教師的適當引導,學生能夠根據項目展開學習探究,進而主動探索發現并解決問題,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整個項目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是主體,學生自主進行相關知識的探索,有助于加深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各環節的印象,極大地鍛煉學生的創造力、領導力、動手能力以及執行能力等。
自主探究性實驗指的是基于教師指導,學生能夠根據問題自主開展實驗探究的方法,其中包括實驗觀察、實驗分析、結果驗證等內容,主要由學生自己發現問題以及其科學原理,加深知識概念理解的同時,培養學生相關學習技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主動性以及創造力。
信息化2.0 視域下,現代媒體以及科學軟件等能夠發揮出信息生動、形象的特點,使得物理課堂變得多樣化與趣味化。但是僅僅借助現代信息化教學手段還略有不足,因為初中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之一,為提高學生理解能力,掌握原理規律等,需要開展各類豐富有趣的物理實驗。所以,基于信息化2.0視域下,很多物理教師開始嘗試項目式學習與自主實驗教學方法的融合,通過采取多元化融合化教學,更好地推進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激發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的同時,還有助于鍛煉學生實驗理解能力、動手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突破教學難點、重點,實現物理課堂教學高效性的提升。
上課前,某物理教師提前搜集了關于“認識浮力”的圖文以及視頻資料,并制作成了三維動畫視頻。實際課堂中,先播放了這段三維動畫視頻,學生瞬間被動畫中的視頻內容吸引,極大地提高了學生課堂專注力。當動畫視頻播放結束后,教師適時講道:“同學們,想必你們曾經看到過這些場景:為尋找偉大航路盡頭的ONE PIECE,草帽路飛一行人駕駛著桑尼號穿越萬里大海,盡管船上人物眾多,但是船身卻不會沉入水底;在萬人矚目的奧運賽場上,游泳冠軍全紅嬋憑借游泳技巧,輕松下沉上浮……這些現象如何解釋呢?今天我將帶領大家走入《認識浮力》一課。”
引入項目課題后,該教師開始提出項目研究問題“我們都知道水有浮力,水作用到任何物體上的浮力都一樣大嗎?”之后,教師展示項目學習所用材料與器材,包括兩個體積相同的鐵塊(一個為實心,另一個為空心)、彈簧測力計,量杯等。最后,引導學生初步思考兩個鐵塊放入水中,是否所受浮力相同。有的學生認為所受的浮力不一定相等,為驗證學生猜測,開展項目研究。
項目預設環節中,教師提出以下問題:“如何應用這些材料及器材來得到相關數據驗證你們的猜測?”在學生積極配合下,分成了六個學習小組,各組均有以上實驗材料。在教師指導下,小組開始自由討論,有的小組成員認為實心鐵塊完全浸入水中,二者浮力一定不同,有的組員則認為實心鐵塊可能受到浮力小。最終各組均達成共識,親自動手操作進行實驗驗證。
進入項目最為關鍵的時期后,教師便不再參與課堂學習研究,只是在旁指導和引導,所有小組都結合項目實驗內容進行了角色分配,有操作員、觀察員,還有記錄員、驗證員等。在實際實驗過程中,他們自主設計實驗方法,開展自主探究性實驗。大多數小組均先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實心鐵塊的質量,并向量杯中裝入一定體積的水,記錄數值后,再將彈簧測力計鉤住鐵塊放入水中,觀察并記錄測力計指數以及量杯水位變化情況,最終算出實心鐵塊以及空心鐵塊所受浮力。在他們的共同研究下,得出了兩種鐵塊所受浮力并不相同的結論,其中,相比于空心鐵塊,實心鐵塊所受浮力較大。
根據學生們自主探究實驗得出的結果,該教師提出了合理質疑:“兩種浮力大小結果與相應排開的水量有關系嗎?”在教師引導下,學生們開始進行項目交流和討論,最后運用實驗記錄的數據等檢驗鐵塊所受浮力與排水量的關系,發現利用量杯中水位變化的高度即可求出排開水的體積,再乘以水的密度即可得到鐵塊所受浮力,最終各個小組均得出“排開水量越多,鐵塊所受的浮力越大”這個規律。
項目學習結束后,教師開展項目評價,按照實驗分工最為明確、實驗效率最高、測量方法最科學準確的標準進行評比,評比出的前兩個小組成員均獲得相應獎勵,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物理學習的興趣。與此同時,該教師還總結了實驗過程中的一些操作注意事項,并對錯誤操作進行了指正,使得學生們認識到實驗操作的關鍵點,掌握基本的實踐操作步驟與技能。最終本堂課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成效,實現了初中物理項目式學習與自主實驗融合,各個小組學生均能夠自行研究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關于浮力這堂課的新知,加強新時期學生動手能力、實踐探索能力、勇于挑戰問題能力的鍛煉和培養,滿足新時期初中物理教學的新要求。
綜上所述,信息化2.0 計劃實施背景下,加強初中物理項目式學習與自主實驗融合極為必要。為進一步實現二者的有效融合,有關教師應該以信息技術為發動引擎,以學生為課堂主體,向學生提出要解決的問題同時,還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實驗觀察與小組學習,確保學生在項目學習中有所收獲,真正提高學生自主分析問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打造出高效的教學課堂,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這對于培養新時代新工科類人才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