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紅軍 _ 北京市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
初中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初中階段也是基礎教育的重要一環,是立德樹人的關鍵階段,我們必須做好初中教育,為每一個生命創造更多的可能。
很多初中學校可能像我們學校一樣,學校規模比較小。但是,學校規模可以小,使命遠景必須大。初中階段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學校必須在初中階段為學生打好終身學習的基礎。
學校從建校之初就開始思考學校要肩負什么使命,要培養什么樣的學生。經過多年的討論和思考,根據學生發展特點和國家、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我們確定了以培養學生“帶得走”的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能力和素養為使命,致力于培養學生“外伸內涵”的高雅氣質。“外伸”是指勇于擔當、積極作為,能帶領、能跟隨;“內涵”是指注重修養、內省改進,有品格、有胸懷。學校以此為目標,形成激勵、引導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的系統方案,用評價的標準引導學生發展。
初中教育面對的是初中學生,初中學生處在孩子和成人之間的過渡階段,他們已經有了強烈的自我意識,正在初步形成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時,教育最重要的是引領他們,幫助他們自己去做、去經歷、去體驗、去實踐,既關心身邊小事,又關心國家大事。所以,學校要努力創造讓教師和學生都能實際做事的校園生活,用學習的思維對學校常規進行課程化的設計,讓教師和學生在實踐體驗中交流互動、協同合作、溝通理解、提高本領。
例如,學校在每周的升旗儀式上設計了“聲聲·事事”演講活動,引導學生關注現實問題。學生的演講內容有的取材于校園生活,有的緊貼社會熱點,有的聯系國際時事。如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學生關注如何防范冷鏈食品傳播病毒的風險,引導大家關注“如果沒有冷鏈運輸,我們的生活會變成什么樣”“冷鏈運輸是否是必須的”“如何控制或降低冷鏈運輸的風險”。學生通過充分的討論和辯證的思考,對這些問題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每個班都會在周一的班會上留出15分鐘的時間,回味當天升旗儀式的演講,進一步深化對本期內容的思考。
“聲聲·事事”已經成為了一門課程,因為它不僅僅是一個演講,更是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包括發出邀約、確定話題、建立思維框架、收集素材、成稿、制作PPT、錄制視頻、后期制作、發布作品、微信公眾號傳播十個步驟。在這個完整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們培養了觀察能力、獨立思考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
2019年,學校還建立了“SELF格致論道講壇”。講壇旨在引領學習,吸引學生投入到高質量學習中。學生在準備講壇內容、練習公共演講的過程中,獲得深度的學習體驗,“看”到自己所能企及的高度,思維得到錘煉,內心更有韌勁,增強做事的本領,積淀能力和素養。
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是讓學生能夠學習、享有學習、獲得學習。學校通過年級組規劃管理、學科組集體研討以及學生的學科論壇等,加強學生的習慣養成與學法指導。
例如,初中生物教研組開展了深度學習教學改進研究,促進學生高質量學習。深度學習是指,讓學生深度參與、深層思考、深入理解,并對學生產生深遠影響的學習。深度學習強調讓學生能夠不被考試所束縛,真正地喜愛、認識這門學科,并且意識到這門學科在他的人生當中有怎樣重要的意義。所以,教師要從學生“學”的角度進行單元教學設計。生物教研組開發了七個單元的整體教學方案,把學習活動設計得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更加貼近真實的生活,使學生擁有更廣闊的視野,看到整個學科的全貌,看到學習本身應該有的樣子和應該有的價值,最終提升核心素養。
再如,初中語文教研組多年來一直致力于名著閱讀的推廣,重視培養學生廣泛閱讀的興趣,拓展學生的閱讀面。閱讀活動應該基于對學生學習特征的把握,因此,在設計閱讀活動之前,教師會進行學情調查,了解學生的情況,確定教學的增長點。在名著閱讀推廣和指導的過程中,教師注重整體設計,設計了初中三年閱讀的整體規劃。初一學生剛剛開始初中生活,學習任務還不算特別繁重,教師可以通過多種形式的閱讀活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開啟學生的閱讀之旅;初二年級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可以借助讀書卡、讀書報告、小論文、專題探究等,讓學生加強積累;初三年級引導學生深入梳理和思考,著眼于閱讀素養和能力的養成。
學校要給學生多樣的、廣闊的成長平臺,先要給教師屬于他的創造“領地”,促進教師成就自己的教育理想,幫助學生實現自己的夢想。教師職業的幸福源泉是能夠引領學生“學會超越,成就卓越”。
學校致力于創建一種育人的文化,每年舉辦學術年會“昆玉教育論壇”,讓教師和專家共同探索教與學,構建學術交流平臺,創設研究共享場景,培育卓越教研文化,涵養精準培育模式。學術年會分為多個論壇,如2019年學術年會的語文論壇,立足“文本解讀”這一語文學科永不枯竭的話題,每位語文教師都帶著自己的解讀與設計產品參與交流,現場既有精彩的文本解讀、作品分享,又有如何解讀好文本的方法引領,最終指向促進學生高質量的語文學習。
教育就是要創造更多可能,讓成長更有質感。我們要用心創造有質感的教育,盡心成就有價值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