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川 _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二小學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老師們幾乎每天都會收到來自學生、家長的各種求助信息。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家長的困惑、孩子的焦慮。1月27日,學校面向5個校區318個學生家庭進行了抽樣調查,共收集問題245份。經過全面的分析、研究,老師們最終達成了共識:要讓孩子在特殊時期的居家生活中能夠聽到來自學校的聲音,要利用好疫情這本鮮活的教材。
講好教育故事,幫助孩子緩解緊張、焦慮的心情,引導他們過健康、有品質的居家生活。基于這樣的思考,家國情懷云上廣播應運而生,包括戰疫情、快樂宅生活、陽光心語等6個欄目。回想這幾個月的創作過程,很多場景仍然歷歷在目。讓我印象特別深的是,有一次,天文社團推薦了一個非常優秀的男生,但拿到這個學生的錄音之后老師們傻眼了,這個學生說的普通話太不標準了,原來他的媽媽是四川人,爸爸是福建人,普通話不好,根本無法進行指導,家長和孩子也很焦急。當時時間很緊張,換人是最簡單、最方便的方法,但是,這種方式對孩子的傷害太大了,也會讓家長對學校失去信任,于是,老師決定盡全力幫助這個學生在線上進行練習。老師一句一句地指導孩子,一段一段地反復錄制,直到推送當天才錄制完成。最后的錄音效果非常好,家長和孩子都很感激。
家國情懷是一個非常有魅力的平臺,運用好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有個一年級的男生,他在上學期的表現差強人意。后來老師了解到他的爸爸是個醫生,陪伴孩子的時間很少,疫情發生后,家長為了出門診已經有兩個多月沒回家了,孩子特別不理解。老師了解到這個情況之后,決定利用家國情懷云上廣播給這對父子提供一次互訴衷腸的機會。孩子和爸爸真誠交流后才了解到,原來爸爸在做著這么了不起的事,原來他心里這么惦記自己。廣播結束了,這個男生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后來他還請媽媽代筆,給爸爸寫了一封信,說道:“爸爸,你放心去守好國人的健康,我會努力保護媽媽、保護我們這個小家的安全!”
班級學生的家長中,有赴鄂支援的醫務工作者,有在京發熱門診堅守的醫護人員,也有日夜值守的社區民警,老師們努力挖掘這些真實的素材,用心為每一個家庭架起連心橋。收聽廣播的不僅有學生,還有家長。很多家長都反饋,家國情懷云上廣播是孩子和家長每天必聽的內容,有一位家長在收聽之后受到了很大的啟發,他在一次家長課程培訓班當中,就以家國情懷為主題,跟家長們分享了家國情懷對學生當下學習和今后發展的重要意義,帶領更多家庭去關注、培育孩子的家國情懷。
家國情懷沒有教參、沒有范本,所有的教師都是這項德育課程的創造者。疫情下,家國情懷的電波連接起了每一位家長、教師、學生的心,這就是學校每一位教師對教育最深情的告白,也是我們對學生和家長最真誠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