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市高級技工學校 朱勤
在信息化的發展背景下,中職院校教學體系與信息科學技術的融合發展已經成為勢在必行的發展趨勢,為教學改革提供了教學技術支持和創新教學方式的發展思路。因此,需要學校高度重視培養中職青年教師的信息素養,加強中職青年教師的信息素養觀念和信息意識,提升青年教師的信息應用能力,完成建設中職院校青年教師信息化教學體系的目標,加強中職信息化教學理念和教育教學體系的深入變革和有效融合,不斷推進中職院校的信息化教學資源設施和教學信息體系的建設,高效達成中職院校教學改革的發展要務。
當前發展形勢下,青年教師作為中等職業學校改革中的主要對象,是教學信息化普及發展的先鋒,肩負著引導中職院校信息化教學改革的發展方向。互聯網的發展為青年教師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而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創新和發展,以及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升就成為青年教師的教學發展目標。(1)信息化教學能力具有差異性。中職青年教師由于接受能力和適應能力較強,可以快速領悟信息化教學方式,具有較高的領悟能力。但由于各個青年教師的教育背景、專業背景和階段能力等方面的不同,使得中職青年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有著一定的差異性。少部分青年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并沒有接受過系統化的教育理論學習,而且信息化教學設計的能力不足,無法有效、熟練地開展信息化教學工作。大部分青年教師雖然具備一定的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而且資源信息處理運用能力較好,同時也具備基礎性的信息化教學實踐能力,但對于信息化教學理念的認知程度不高,因此信息化教學應用效果并不高。而有部分青年教師對信息化教學方式的熱情較高,而且也可以充分理解信息化教學理念,同時可以自我提升信息化技術水平,還可以將信息化手段有機融合在教學課程中輔助教學工作,從而提高課堂信息化教學效率和信息化教學效果。(2)對信息化教學的熱情度不高。中職院校的青年教師在開展信息化教學工作的時候,對信息化教學的熱情度并不高,主要是由于青年教師是在中職院校的教學要求下建立在多種教學軟件平臺開展線上線下的雙線教學工作。一方面,中職院校的青年教師對于信息化教學方式的發展并沒有充足的認識,也沒有認識到信息化教學工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青年教師只是將網絡軟件教學平臺看作是學習資源渠道,以及課堂的教學輔助工具,并沒有理解信息化教學主要發展目的,這都導致青年教師對于信息化教學熱情度不高。(3)數字軟件應用能力不足。信息化教學技術的實施基礎是軟件載體,只有青年教師靈活掌握數字軟件的使用方法,才可以發揮出信息化教學技術的積極作用。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涌現出越來越多類似軟件、APP等信息載體,并且逐漸形成信息系統或信息體系。
青年教師面對這一發展現狀,需要將注意力從專業教學內容的講授方式轉移到信息化教學方式。通過對信息化教學軟件系統的研習,了解多種信息載體的使用方法,并將其與教學課程有機融合,以此開展信息化教學工作。不過目前來看,青年教師的學習能力雖然相對較強,但對于多種信息化的教學軟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并沒有完全掌握,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信息軟件系統和教學課程的有機結合,而且對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創新發展也有一定的影響。
中職院校在信息化教學激勵手段的發展方式過于單一。通過開展信息化教學能力大賽或微課等信息載體軟件的比賽來提升青年教師對信息化教學技能的關注度,而且對于獲獎教師只是通過發放比賽獎金來激勵教師的教學熱情。除此之外,并沒有在培訓學習、崗位規劃、評優評獎以及職稱評比等多方面給予適當的政策傾斜以及其他的一些激勵手段來提升教師的信息化教學熱情。單一性信息化教學激勵手段無法充分激發青年教師開展信息化教學、參與信息化教學評比的熱情。
中職院校的青年教師在學科、教齡、職稱以及專業背景方面都有著差異性的發展特點。由此可以看出,青年教師在信息化教學能力方面也有著一定的差異性,其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并不均衡。但多數中職院校在培訓青年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時候,通常會采取集體培訓的方式開展培訓工作。如,通過講座形式邀請信息化教育專家開展培訓工作或統一將青年教師指派到培訓活動中共同參與培訓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忽視了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差異性,并沒有針對教師的特點開展個性化的培訓教學,這使得中職院校的培訓工作無法有效發揮培訓作用,也無法實現培訓目標的達成。
中職院校中的大多數青年教師是在學校的要求下開展信息化教學工作,因此,多數青年教師對于信息化教學的認識僅僅停留在淺層次的內涵和使用上面,并沒有深入思考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性和使用特點。而且在信息化教學過程中,雖然他們了解微課軟件等信息化教學理念和使用方式,但仍然習慣于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來解決教學問題,很少會利用信息技術解決教學問題并將信息化技術深度融合在課堂教學中,僅僅只是使用一些簡單的信息化教學輔助工具開展教學。從這個角度可以發現在信息化教學過程中,信息化教學活動過于簡單,而且青年教師的主觀意識和能力并不強。
中職院校需要建立以精神和物質相結合的獎勵機制,創新多樣化、多元化的激勵形式,以此調動青年教師運用信息化手段開展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并有效激發青年教師信息化教學的熱情。通過改變原有的教學評價方式,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發展程度劃入考核評價體系中,構建多元化的教學能力考核體系,以此鼓勵青年教師積極參與教學評價工作,提升教師的教學自信和教學熱情。如,院校建立獎勵機制鼓勵教師參加多種信息化教學能力的評比比賽以及微課軟件類比賽。針對獲獎第一名或獲獎隊伍在培訓學習、崗位規劃、評優評獎以及職稱評比等多方面給予適當的政策傾斜。同時在教師參與信息化教學科研項目方面給予一定的政策便利,鼓勵青年教師通過項目帶動自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發展和學習,從而加深青年教師對信息化教學發展的認識和了解,進而有效提升青年教師的信息化教學熱情和教學質量。
針對中職青年教師信息化教學的差異性特點,院校可以通過開展階段性的信息化教學培訓工作,針對不同水平的青年教師實行針對性教學,以此提升青年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對于剛入職的青年教師,學校可以積極開展新進教師的培訓工作,通過宣傳信息化教學理念,提升青年教師的教學意識,并結合信息化教學手段為青年教師展現信息化教學便捷性和重要性,以此加強青年教師對信息化教學手段的重視度。對于擁有一定信息化教學基礎但無法提升信息化教學效果的青年教師,中職院校可以開展專業性的信息技術教學講座,并邀請信息化教學能力優秀的教師或教育領域的專家宣講,利用講座和研討會等形式幫助青年教師更好地理解信息化教學模式的運用過程以及在線課程的開發等,提升青年教師對信息化教學的認知,從而加強青年教師的信息化教學體系建設。而對于信息化教學熱情較高,并且積極參加信息化教學培訓工作的青年教師,中職院校可以鼓勵相關教師積極參加全國院校教師比賽以及骨干教師的評選和培訓等活動,為其提供更高階段的信息化教學創新培訓。
在教育事業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教學改革要求中職院校的教學工作需要與教學信息技術以及信息化建設有機結合。首先,中職院校的青年教師需要跟緊時代的發展趨勢,改變原有的傳統教學理念,創新信息化教學模式,根據教學課堂的教學效果優化教學模式,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引進先進的教學理念,有機整合傳統教學模式和信息化教學模式。其次,在優化創新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最為關鍵的一點在于教學理念的轉變。需要樹立以學生為教學中心的教學理念,同時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差異等,并利用信息化教學平臺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空間。最后,青年教師需要關注到學習平臺和學習資源的利用效率,將信息平臺的教學資源和自身教學設計進行整合梳理,通過多媒體等教學輔助工具,將現代信息技術和課堂教學內容深度融合,以此提升課程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從而為國家培養出專業技能型人才。
綜上所述,隨著教育事業的變革創新,中職院校更需要重視對青年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培養創新工作。對此,中職院校需要加強對信息技術平臺和教學方式的有機融合,并使青年教師深刻認識到信息技術融合教學的重要性。為青年教師提供良好的創新發展信息化的交流平臺,以便青年教師之間加強協作交流,強化對青年教師的專業化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改進校園內部信息化設備設施的建設,最終提高青年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的總體提升,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水平,提高人才的全面發展能力培養。除此之外,青年教師需要結合當前教育發展形勢,改變教學理念、優化教學模式,并通過學習充分掌握信息化教學技術,有機整合信息化技術和教學課程體系,積極開展信息化教學創新工作,切實提高信息化教學實踐效率,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優化教學課程結構,從而進一步推進中職教育事業的改革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