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 孫莉
大興國際機場是首都重要的標志性工程,是國家發展新的動力源。“十四五”期間,大興國際機場作為北京城市南部地區的重要引擎,對大興區旅游業的資源要素、客源市場、旅游功能將產生重要的影響,形成新的發展格局。因此,預判機場帶來的影響并據此提出相應的旅游業發展策略,對大興區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位于北京市大興區和河北省廊坊市廣陽區之間,與天安門直線距離為46公里,是目前全球建設規模最大的新建機場。2019年9月,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通航。開航三個月,大興機場旅游吞吐量超過300萬人次。2020年,全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600萬人次,進出港航班13萬余架次。“十四五”時期是大興機場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時期,根據相關規劃,到2022年,機場旅客吞吐量將達到4500萬人次,國際航班占比20%;到2025年,旅客吞吐量將達到7200萬人次,國際航班占比有望達到30%。大興國際機場民航投資達到1167億元,帶動交通等實證配套設施投資3000多億元,總投資達到4500億元。
大興國際機場的臨空經濟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綜合保稅區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目前,臨空經濟區正在進行道路、市政管線、綜合管廊、再生水廠、變電站、天然氣管網等重要基礎設施的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第一批81條制度創新清單已經落地,第二批39條制度創新清單已經發布。作為國內首個跨行政區域建設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大興綜合保稅區由北京、河北、首都機場集團兩地三方共同建設管理運營,大興綜合保稅區預計于年底正式封關運營。
大興區擁有底蘊厚重的文化資源,包括永定河文化、皇家文化(含南苑文化)、農耕文化、移民文化、紅色文化等。大興有2400余年的建縣史,元明清被譽為“天下首邑”,境內有古城鎮村落遺址4處,年代最早的為唐代回城、閭城,有官署遺址、古景觀、古寺廟、古建筑等數十處。永定河流經大興西部,形成了獨特的大興永定河文化,是北京西山用地和文化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大興在明清時期是重要的交通重鎮、軍事重地,并且地處京南中軸線“龍脈”上。南海子是明清兩朝的皇家苑囿,魏善莊鎮有武舉文化特色村。以“營”命名的村莊是移民文化的代表,它們是明初自山西向北京移民在這一帶留下的歷史地理基因。大興擁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共計31項,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家級的有白廟村音樂會、古琴制作技藝、太子務武吵子、吳氏太極拳(北派)等。
大興區位于永定河下游,具有沙地農業生態系統的獨特特征。蔬菜、西甜瓜、果品、甘薯、花卉五大種植業是大興主導農業。在歷史上,大興是歷代皇家果品的供應地。如今,大興是首都農副產品生產基地,繼續發展西瓜、梨、桑葚、葡萄等特色農業,西瓜、甜瓜等瓜果品質位居北京之首。2019年大興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為27.7億元,占全市的十分之一,干鮮水果46992噸,約占全市的1/10,產量僅次于平谷、密云。大興農業瓜果產量6萬噸,在全市排第一位。可見,大興區特色農業優勢突出,具有開發都市農業休閑、鄉村旅游的良好基礎。
“綠海田園”特色突出。大興鄉村旅游特色業態數量眾多、類型多樣。88家鄉村旅游特色業態分布廣泛,位于大興新城、亦莊新城、臨空經濟區三城之間。這些特色業態發揮了農業采摘、鄉村休閑的重要功能,同時也具有獨特的農業科普研學功能。這些業態中納入中小學生大課堂實踐基地的18家,接待餐飲的22家(其中9家不對外),接待住宿的7家(其中2家暫未營業)。大興現有星級民俗村19家,其中五星級民俗村1家、四星級民俗村6家、三星級民俗村12家。同時有包括西瓜節、月季大會、梨花旅游文化節、葡萄旅游文化節、桑葚旅游文化節、“春華秋實”系列活動等在內的豐富旅游節慶活動。農業景觀資源獨特豐富,為鄉村旅游奠定了基礎。
大興區作為北京南部重點的功能區,形成了“442”的產業發展體系。聚焦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高端汽車、高端裝備四大主導產業,發展壯大生產性服務業、文化創意、臨空服務、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優化提升都市服務、現代農業量大支撐產業。大興區內產業園區密集,具有“產業聯盟+研究院+專業池+技術交易平臺+基金+特色產業園”六位一體的創新體系。旅游業是開放、融合性的產業,大興的生物醫藥產業、新媒體產業均可與旅游產業充分融合,形成特色旅游業態。
與中心城區的旅游資源等級不同,大興區的客源市場主要以北京市內為主,其次為京津冀區域。在北京16個區旅游的海外網民關注度來看,大興區排在第8位,遠低于東西城、昌平、延慶、密云、平谷。按照北京旅游產業發展布局的9個板塊,整個南城的旅游均不在首都旅游發展的重點板塊之內。
大興區實施了多元化的旅游營銷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春華秋實”“享趣大興”、梨花旅游文化節等系列旅游主題推介活動不斷推陳出新,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印發了《大興旅游一冊通》《大興旅游一圖通》《城南綠海、生活大興》中英文版新區旅游宣傳冊、宣傳折扇、主題環保購物袋等一系列宣傳材料,并利用地鐵播放了一批特色旅游宣傳片,取得了良好效果。
目前,大興區的旅游資源主要是依托特色農業資源的鄉村旅游。從旅游業發展的“食住行游購娛”六要素來看,大興機場對“行”要素的影響最大。隨著大興機場的建設,大興區旅游的交通通達性將得到有效提升,游客進入大興區更加便捷。進得來、留得住游客是旅游的基本要求,大興機場的定位是首都國際航空樞紐,對外交往的門戶,國際標準對旅游六要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服務標準以達到國際要求,滿足國際游客的需求,吸引國際游客。
根據大興國際機場的相關規劃,未來機場將有1億的旅客吞吐量,其中國際旅客占比達到30%。如果將這些旅客吞吐量有效轉化成為大興的客源市場,將會對大興旅游業產生巨量的影響。此外,未來客源市場的結構將會發生重大改變,國際客源市場成為主攻的對象,而國內客源將從過去京津冀近域拓展到長三角、珠三角。
隨著2019年大興國際機場的正式通航以及新航城建設的推進,大興作為國際門戶區域,旅游功能將發生重組。根據國際案例經驗,世界文化創意與高端休閑娛樂服務、健康產業及都市配套服務將成為大興新功能。與此相對應的,旅游的功能將得到提升,由過去的觀光旅游產品轉變為以文化創意、健康產品為主導的新功能。同時,鄉村旅游功能與大興產業園區功能相結合,城市旅游與鄉村旅游相呼應。
大興國際機場加速了大興區交通、市政等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發展。未來,大興旅游業的環境將更加國際化,包括旅游平臺、旅游標志、智慧旅游等旅游基礎設施的建設。旅游營銷渠道不斷拓展,機場營銷成為營銷的一個重點方向。
充分利用北京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契機,借助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的政策優勢,在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建設購物小鎮,構建世界級商貿旅游綜合體。面向新機場的巨大客流,配套免稅購物、商務會展、旅游接待、文化展示等實施,將臨空經濟區建設成為商務會展與文化休閑區。依托國際交往功能,將旅游業與商務會展進行充分融合,大力發展會議旅游、獎勵旅游等。
依托亦莊新城科技創新特色優勢,整合亦莊企業、科研院所、高新技術單位等資源,推動“旅游+科創”,融入文化創意、雙創社交、藝術環境,打造科創文化休閑區。重點打造亦莊科技館之城,圍繞科技創新展示、科技文化博覽體驗類旅游產品卡站。依托大興區工業企業和園區,鼓勵其利用科技資源發展工業旅游、科技體驗旅游。構建創客休閑坊、科技主題園、休閑綠道,形成“旅游休閑+科創”,營造功能性與趣味性相融合的獨特場景。聚焦生物醫藥產業與特色小鎮建設,發展醫藥康養、大健康旅游產品。
充分發揮大興國際機場建設和大興將成為首都國際交往新門戶的優勢,使大興區成為國家旅游新門戶。依托大興區綜合實力和配套設施基礎,完善優質的旅游服務設施,構建高度便捷化的大興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強化大興旅游功能空間塑造、旅游綜合開發、旅游集散中心建設等,使大興成為大區域旅游集散服務基地。
著力提升大興區交通通達性,形成以機場——景區的便捷旅游交通網絡。依托機場臨空高端服務定位,配套完善旅歐集散及信息咨詢、免稅購物等服務,包括交通換乘、汽車租賃、旅游信息咨詢、免稅店的布局等等。面向高端商務市場,提供專業化的會議、展覽設施及服務以及品質化的住宿、餐飲等旅游要素服務,進一步完善游憩設施和休閑空間,面向本地居民和外來游客,發展多樣化的都市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