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思思
(江蘇省張家港市機關幼兒園 江蘇蘇州 215600)
結合幼兒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語言教學,讓信息技術能夠真正地在課堂上發揮相應的作用,需要教師對多種信息技術進行綜合靈活運用,提升課堂的質量。深入研究開展語言活動對幼兒學習的重要性,著重分析信息技術的靈活運用,對開展幼兒語言活動的積極意義。讓教師能夠對開展幼兒語言活動有更為清晰的認知和了解,同時能夠在原有語言活動的基礎上進行探索和創新,提升語言活動的質量,通過多種活動以及形式,幫助幼兒提升語言能力,促進幼兒的更好發展和進步。
在傳統的幼兒語言教學過程中,往往是由教師引導幼兒進行發音練習。這一過程既考驗教師的專業素養,也考驗教師的教學能力。采用信息技術對幼兒開展語言活動,可以利用圖像,視頻音頻等多種形式,在課堂上更好的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提高幼兒的積極性。同時,采用信息技術對幼兒能夠提供更為專業的語言培訓,可以提升語言活動的質量。并且,教師的講解配合信息技術的靈活運用,也是對傳統教育模式的一種探索和創新。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語言同樣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引導幼兒進行語言活動中,單純地依靠教師的講解容易喪失語言的活力。而借助信息技術可以活化語言教育的形式,不僅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幼兒呈現可視化的語言內容,也可以和幼兒進行實時的互動,讓語言真正地在課堂教學中生動靈活起來。
幼兒階段是幼兒語言能力開發的關鍵時期,教師在引導幼兒進行語言活動時,應當加以重視。同時應當考慮到這一階段的幼兒理解能力較差,邏輯思維能力較差,因此,在進行語言活動中要更加注重對語言內容的直觀化講述。而采用信息技術,則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視頻音頻的可視化呈現,能夠直觀地將語言內容講述給幼兒。同時,這一階段的幼兒具有極強的模仿能力,采用直觀化的形式呈現語言內容,可以激發幼兒的模仿能力,進而引導幼兒進行語言練習。
對于信息技術的運用,幼兒園應當推行開放性管理的原則。最大程度上給予教師進行語言活動的便利,讓教師可以隨時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引導幼兒進行語言活動。同時,教師在使用信息技術的過程中,也要遵循一定的規章管理制度。要注意信息技術的規范使用,在設備開放的前提下做到安全使用、安全管理,最大程度上發揮信息技術的效用。針對開放性這一原則,幼兒園可以對信息技術進行定期審查,對于不規范使用的行為要及時進行處理,從而保證信息技術的規范利用。
信息技術的引入和使用是為幼兒學習所服務的,為此教師在借助信息技術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能夠遵循實用性的原則。堅持非必要不利用,在內容過程中做到規范使用,高質量使用。讓信息技術能夠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和內容,更好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提高幼兒的積極性,讓幼兒的語言活動更加豐富多彩,提高語言活動的教學質量。同時,信息技術的使用要能夠和教師的講解相結合,這樣才能真正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1]。
在這一階段,幼兒自身的自我管理能力較差。教師在使用信息技術進行語言活動的過程中,要對幼兒進行紀律管理。要充分發揮電橋設備的有效性原則,在課堂上有效利用信息技術,建立幼兒對語言學習的積極性。利用信息技術和幼兒進行語言互動交流,讓幼兒能夠實時地學以致用,隨時鞏固自身的學習成果。同時,在保證電教社對安全使用的前提下,可以引導幼兒進行自由練習,放寬信息技術的使用時間和范圍,讓信息技術有效地為幼兒語言活動所服務[2]。
幼兒階段的語言學習能力較強,且幼兒具有極高的模仿能力,教師在開展語言活動的過程中可以以結合幼兒的這一特點,豐富語言活動的趣味性,由此可以更好地激發幼兒語言學習的積極性。借助信息技術為幼兒呈現多種多樣的視頻內容,讓幼兒跟隨視頻影像一起學習語言,既可以在課堂上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也能夠提高幼兒進行語言學習的效率。同時,為了鞏固幼兒的語言學習成果,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在課堂上進行情境再現,和幼兒一起練習在視頻中出現的語言詞匯。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拉近教師和幼兒之間的距離,在互動中鞏固幼兒的語言學習成果。需要教師注意的是,對視頻的選擇要能夠符合幼兒的年齡階段特點,視頻內容要有吸引力和趣味性,且涉及的語言內容要具有一定的實際應用性,提高語言活動教學的質量[3]。
比如,教師在帶領幼兒進行語言活動時,可以借助投影設備為幼兒準備教學視頻,視頻內容在結合幼兒的喜好之下選擇“熊出沒”的相關內容,選取熊大熊二和吉吉一起上學的情境,讓幼兒在觀看的過程中了解上學這一話題。需要幼兒掌握有關于在幼兒園互相問好、禮貌用語以及和老師的簡單對話等語言詞匯。在視頻觀看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和幼兒一起進行情境再現,把幼兒分成不同的小組,每個小組成員之間一起模仿上學進入幼兒園門口時的狀態,和自己的爸爸媽媽說再見,和同學互相問好,遇到老師也要敢于打招呼說“老師好”。通過情境再現的形式,讓幼兒練習日常生活中的語言,并掌握基本的禮貌用語。
愛玩是每一個幼兒的天性,教師在帶領幼兒進行語言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幼兒愛玩的這一特點,為幼兒準備相關的語言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感受語言的魅力,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傳統的語言活動所涉及的游戲普遍利用卡片等形式,對材料會造成一定的損耗,且活動的效果也是差強人意。而借助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利用白板引導幼兒進行互動游戲。目前電子設備對幼兒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對電子設備的有效利用可以讓電子設備更好地為課堂服務。白板游戲模擬了幼兒玩手機時方式和狀態,能讓幼兒在課堂上通過游戲的方式鞏固自己的語言學習成果。這一方法也可以運用到幼兒的生活中,與其強制性地限制幼兒利用電子設備玩娛樂游戲,不如引導幼兒利用電子設備進行語言練習[4]。
比如,為了更好地豐富語言活動的形式,營造一個積極的課堂氛圍,教師可以利用電子白板帶領幼兒一起進行語言活動游戲。教師可以提前在電子白板上下載相關的語言游戲軟件,讓幼兒在課堂進行體驗。教師要努力做到讓每一個幼兒都上臺,和游戲中的虛擬人物進行對話,交談生活動中基本問題,或者關于幼兒園生活的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增強語言學習的趣味性,也可以將這一類的軟件推薦給家長使用,引導幼兒在自己的課余時間進行語言學習。久而久之,讓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減少幼兒對電子設備的依賴,讓電子設備能夠更好地為幼兒的成長和進步服務。
教師要準確地掌握每一個幼兒的語言學習狀況,要能夠針對每一個幼兒制定詳細的學習計劃,采用數據記錄和數據分析的方法,時刻掌握幼兒的成長變化,在掌握了解的基礎上進行統籌把控,提高教學的質量。這就要求教師在每一次的語言活動之后對幼兒的狀況進行有效記錄,定期整理、分析數據,了解每一個幼兒的成長和進步,以及在語言活動中仍然存在的問題,在后續的教學中才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整,逐步探索出適合幼兒的語言活動方式,讓幼兒能夠在一個較為寬松的、活躍的氛圍中進行語言活動,提升語言活動的質量。借助信息技術進行時數據記錄和分析也是為工作總結和經驗整理做準備,可以為教師提供更直觀的經驗記錄,對之后的教學工作有指導性的意義。也可以作為各個教師之間交流的有效材料,從整體上提升幼兒園的教學質量[5]。
比如,教師在每一次帶領幼兒進行語言活動的過程中要能對幼兒的學習狀況進行及時的記錄,為幼兒準備電子檔案,并定期進行數據的整理和分析。教師每周可以歸納幼兒所掌握的語言詞匯量,以及相關的語言技巧。結合數據分析的結果對語言活動進行相應的調整,進而提升語言活動的質量。分析數據的過程也是增進教師對幼兒了解的過程。有的幼兒學習能力較強,對語言的使用更為靈活和大膽,并且也敢于進行語言表達,而幼兒卻不能很自如地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語言詞匯,進而導致學習效率低下,幼兒的學習自信心也受到了一定的打擊。結合數據分析的結果,教師要努力做到統籌兼顧,采取相應的措施縮短幼兒之間的差異,并給予學習能力較弱的幼兒更多的關注,提高幼兒進行語言表達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另外,教可以憑借自己總結的數據和分析結果與其他教師進行交流,相互取長補短,一起探索適合和幼兒的語言學習方法,提高語言活動的教育質量,這樣也有利于從整體上提升幼兒園的教學質量。
總而言之,幼兒時期是幼兒語言能力發展的重要階段,教師要結合幼兒的特點并靈活運用信息技術,對幼兒進行語言教學。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提升課堂語言活動的質量,并對傳統的語言活動進行探索和創新,為推廣信息技術教學提供一定的借鑒。在遵循開放性、實用性、有效性等原則的基礎上,最大化地發揮信息技術的積極作用,建立幼兒對語言表達的積極性。讓幼兒能夠在這一時期充分挖掘自身語言潛力,為幼兒之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