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益康生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史金才
根據有關數據顯示,伴隨養殖業的規模進一步發展,畜禽糞便排放也在逐年增加,這在一定程度上超過了工業生產和生活等各個層面的廢物的排放。在這部分畜禽糞便中,有很多污染要素,使得自然環境受到嚴重威脅,而且在中國對畜禽養殖的糞便排放解決層面,不具備完善的處理設備,而現存設備都比較落后,無法對大量畜禽糞便展開有效處理。
對于這樣的狀況,對于畜禽糞便處理探究就十分迫切。
畜禽糞便污水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下,容易產生具有刺激性氣味的硫化氫和硫化銨等存在空氣中,這部分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通過過氧化反應出現部分氨類物質,容易導致很多顆粒物污染自然環境,讓人們的身體受到危害。
在畜禽糞便污水中,存在的病原體濃度很高而且量很大,如果隨意排放這部分污水對地表水產生污染,同時逐漸滲透到地下也容易對地下水產生十分嚴重的污染,導致水體富營養化情況出現,水的質量也會變質,使水生物的生長狀況受到影響,讓自然環境受到影響。
鈉鹽和鉀鹽在畜禽糞便污水中存在的量很大,如果過多排放田地,容易造成土壤一般結構遭到損壞,對作物的生長不利。
1.堆積自然發酵處理法
在解決固定糞便的時候,一般需要運用厭氧堆肥發酵法,即在沒有氧氣的氛圍中,運用厭氧微生物分解有機物質[1]。在解決液體畜禽糞便污水的時候,運用的形式是:在氧化自然發酵齊納提下,展開還田運用。這樣的形式在小規模的家庭散戶養殖中十分合適,而大范圍養殖業并不適用。
2.墊料異味發酵床
這樣的處理方法應該定制有機墊料,在制定的時候,可運用的材料為發酵菌種和粉碎的秸稈等,經過混合完成有機墊料的制定,基于此對微生物展開運用將糞便分解,保證有機肥的構成,進一步加入還田運用。而在運用這樣的策略解決糞便的過程中,臭味不能更好地除去。因此,這樣的處理策略只適用于小型養殖場。
3.處理有機肥
在生產有機肥的時候,好氧堆肥發酵運用的形式是在有氧氛圍中,經過對好氧微生物的作用進行運用,進一步讓穩定糞便種植有機物。在展開堆肥的時候,能夠調整碳氧化,而且在堆溫與通風的時控制的前提下,主動運用具備很強吸附性的載體等技術,從而完成除臭的目標,這樣的處理策略最適合于大型養殖場。
為了完成畜禽糞便養殖污水資源化運用,應根據以下層面進行實現。其一,完善調節產業分布。在環保理念要求和土地承載能力的基礎上,明確地區適合的養殖規模,展開合適的養殖,保證優勢互補與協調發展產業分布的更好構成。其二,畜牧業改革升級進度不斷加快[2]。需要對標準化、計劃養殖積極發展,同時增強現代化設備自動清潔糞便、環境控制等設備的建設力度,對清理糞便、養殖清潔工藝等技術展開主動引入和推廣運用范疇,確保畜禽糞便在根本上減少。其三,宣傳畜禽養殖廢棄物資運用模式。需要在滿足養殖規模和污染治理需求前提下,對畜禽糞便污水和水資源等分流設備加快建設進度,同時對畜禽糞便污水和沼氣等很多部分展開無公害處理。
對于固體糞便可以將其用于商品復合肥的生產加工,建立糞便貯存堆放設施,將糞便通過特殊發酵處理后用于有機肥的生產,實現有效的資源化利用并提升經濟效益[3]。比如廣西田陽縣的大瑯山肥業有限公司,將羊糞作為主要原料,并根據廣西農業研究所研制的有機肥配方,將羊糞、功能微生物、桐麩等原料進行堆漚,將發酵處理后的原料攤開,在水分降低到30%以下后將原料打散、過篩,然后通過攪拌等處理方式制作有機肥,使其達到NY525-2012的國家標準,并獲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富源縣竹園鎮也建立了有機肥加工廠,并購置了糞便專用粉碎機、傳輸機、包裝機等生產設備,將牛羊糞便、腐殖土、廢棄煙葉作為原料生產有機肥,年產量達到4000t,獲得了良好的銷路。
在畜禽飼養密集區域,可以通過建立糞污集中處理中心的方法,收集周邊養殖場產生的畜禽糞污并加以統一處理和利用,這種模式有助于糞污收集運輸體系的建設。例如南通市海安縣設立了5個集中式畜禽糞便處理中心,探索建立了“農戶蓄積、專業處理、公司收購、綜合利用”的模式。處理中心將干糞銷售給制肥廠獲得收益,縣環保部門每年給予獎勵,使畜禽糞污的處理效率得到了明顯提高。
在畜禽養殖污水處理時,需要將資源化運用作為原則,在從自身規模具體狀況展開全方位的分析前提下,合理選用最合適的解決形式,這樣可以保證有效率、有質量地處理污水,而且還需要確保運用形式符合經濟發展需要,提高資源運用率,減輕生態環境的污染,確保畜禽養殖業能夠持續不斷發展,創造更好的自然環境。
相關鏈接
我們所指的畜禽主要是指人類為滿足肉、蛋、乳、毛皮等需要,經過長期勞動馴化的各種動物,其和野生動物有很大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四點:經過長期人工飼養并在生產中廣泛應用;其表型和野生動物發生了本質變化,有穩定的人工選擇經濟性狀;已經形成穩定的疫病防控體系;符合國際的慣例。
社會經濟條件是影響畜禽品種形成與發展的首要因素,它比自然生態條件更具有主導性作用。品種是人工選擇的產物,是指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主要性狀的遺傳性比較一致的一群動物群體,能適應一定的自然環境以及飼養條件,在產量和品質上比較符合人類的要求,是畜禽生產中的一種生產資料。畜禽品種分類的方法;因其結構不同、研究目的和手段不同而有多種。目前畜禽生產中較常用而且實用的分類方法主要有三種,即按品種的體型外貌特征、培育程度和主要經濟用途進行分類。畜禽品種資源是畜牧業生產發展的基礎,是畜禽遺傳育種工作的基本素材,是全球人類的生產生活資料。
畜禽包括傳統的家畜和家禽,主要指經人工馴化和養育,能正常繁殖后代,對人類有一定經濟價值的野生動物。
家畜類:家畜既是生活資料,又是生產資料。一般把豬、羊、兔等稱為小家畜,馬、驢、黃牛、水牛和駱駝等稱為大家畜。還有魚類(如金魚、草魚、鯉魚、青魚)、蜜蜂、蠶、鴿、鵪鶉、魚鷹、狗、貓等。狹義的家畜僅指被馴化的哺乳動物。
家禽類:包括雞、鴨、鵝、鶴鶉、魚鷹、鴿、火雞、珠雞、番鴨等。
現狀
2018年中國統計年鑒數據表明,截至2017年底,我國養牛數量為9039萬頭,養羊數量為30232萬只,肉豬年出欄70202萬頭,年底存欄44159萬頭。相應的肉類總產量為8654萬噸、奶類總產量為3149萬噸、禽蛋總產量達到3096萬噸,極大提升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
據統計,我國存欄1000頭以上的豬場、存欄100頭以上的牛場和10萬羽以上的雞場約有12800多個,2017年畜禽養殖規模化率達到58%左右。畜禽產品需求不斷增長、小型養殖散戶快速退出和勞動力資源日益緊缺等多重壓力的疊加,促使我國畜牧業向規模化、集約化和標準化方向進行綠色轉型升級。在規模化養殖中提高養殖環境質量,減少勞動力投入,提高畜禽生產效率,實現高效率、高收益、高環保的合理化、標準化養殖管理,是當前我國畜禽養殖業轉型升級面臨的一大難題。
目前,人類已經馴化或馴養的動物種類共有40多個,在這些馴化的動物中,又有許多經自然和人工選擇而形成的數以千計的畜禽品種。品種分類的方法不同,因其結構不同、研究目的和手段不同而有很多種。有的按原產地特點來分類,如將綿羊分為山地、丘陵、平原、洼地等品種;有的按體型結構和體格大小,分為輕型、重型或大型、小型;有的按性成熟時間的早晚,分為早熟品種和晚熟品種;有的按外貌特征分類,如豬分為大耳、小耳;有的按產品類型分類,如豬分為脂肪型、鮮肉型、腌肉型或瘦肉型,綿羊分為細毛型、中毛型、長毛型、雜毛型和地毯毛型;還有采用形態學標記、細胞遺傳學標記、免疫遺傳學標記生化遺傳學標記、分子遺傳學標記等技術方法研究品種遺傳結構,在全面了解品種基因庫中的遺傳變異程度及分布情況后,科學地判定其親緣關系,然后進行合理地分類。目前畜禽生產中較常用而且實用的分類方法主要有三種,即按品種的體型外貌特征、品種的培育程度和品種的經濟用途來分類。
按體型大小分類可將畜禽分為小型、中型、大型三種。例如家兔有小型品種(成年體重2.5kg以下)、中型品種(成年體重3-5kg)、大型品種(成年體重5kg以上);馬有小型馬或矮馬(中國云南的矮馬和阿根廷的微型馬)、中型馬(蒙古馬)、重型馬(重挽馬)。
按尾的長短或大小分類綿羊有大尾品種(大尾寒羊)、小尾品種(小尾寒羊)以及脂尾品種(烏珠穆沁羊)等。
按毛色或羽色分類豬有黑、白、花斑、紅等品種;雞的蘆花羽、白羽、紅羽等都是其重要的品種特征;某些綿羊品種的黑頭、喜馬拉雅兔的八點黑等也都是典型的品種特征。
根據角的有無可將牛、綿羊分為有角品種和無角品種。綿羊還有公羊有角、母羊無角等品種。
按雞的蛋殼顏色分類有褐殼(紅殼)品種、青殼(綠殼)品種和白殼品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