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莊月金
建筑也是一座城市的風景,能夠體現城市的發展近況,將地域文化與建筑設計相結合能夠讓人更快地接觸城市的歷史風貌、人文情懷。然而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許多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建筑被遺棄或拆除,被統一的風格替代,失去了原有的靈動與獨特,本文就地域文化在建筑設計中的價值以及具體的實施狀況進行說明,希望能夠更好地傳播優秀傳統文化,豐富建筑設計。
隨著時代的發展,全球的交流越來越密切,各國文化之間的碰撞與融合現象時有發生,存在著過度崇拜外部文化的問題。與此同時,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許多優秀傳統文化的保留與傳承也面臨著一定問題。中國地大物博,各地域之間環境差異大,不同地域的人們有著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各個地方的建筑也都呈現出不同的樣子。優秀的地域文化是經過時間檢驗地,帶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是我們研究傳統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相信在建筑設計中融入地域文化可以讓人們更大程度地身臨其境,喚醒人們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
近些年來,國內的城市化進程加快,為了應對大量入城人員的住房需求,房地產開發商投入資金,建筑物紛紛落地。然而高樓林立下,新樓的建筑設計風格卻很整齊劃一,身處不同城市、不同地區幾乎看不出任何差別,這使建筑物喪失了原有的觀賞性。建筑設計應該將現代建筑的特點和地區特色相結合,使建筑富有人文情懷,在滿足居住需求的同時讓人們有歸屬感。在建筑設計中使用地域文化可以給設計者更多的發揮空間,讓建筑富有新意,更加靈動。
人們往往對沒體驗過的新奇事物和沒有見過的環境有好奇心,在建筑中保留地方特色可以讓人們對相關的城市更加向往,讓游客體驗到不同的居住感受,還可以讓外地人更好的了解當地的歷史和風俗習慣,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
這三個層次之間并非是完全獨立的,是存在著某種緊密聯系的。
第一個層次是淺層意義,即建筑中的平面布局、細部構造、裝置色彩以及圖案紋飾等。通過這些多樣化元素的整合,帶給人們強烈的視覺沖擊。
第二個層次是中層次,即從理論沉淀和實踐積累中獲得豐富的靈感,如建筑設計中的建筑手法、建筑圖案、建筑紋飾、建筑符號等。
第三個層次則是高層次。與淺表層次和中層次相比,這一層次最顯著的特征就是象征性較強。通過對傳統建筑實行全面且深入的鉆研和分析,達到升華建筑物的目的。
首先,建筑設計是設計者的技術,建筑師的個人能力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建筑的最終效果,這就要求設計師要有專業技能,包括審美水平和對各種數據的把控能力,將地方風情和融入其中,既不能完全照搬,建筑師還要具有創新精神。其次,建筑設計也與現代技術的發展息息相關?,F今各種新科技的應用比如三維成像的技術使建筑設計的呈現更加方便,有效地提高了設計轉換的效率,為建筑師想象的落地提供了支持,可以更好地對建筑細節進行有更好地把控,為建筑品質增光添彩,提高建筑的綜合觀賞性。
建筑設計不能為了設計而設計,破壞原有的地質風貌,這樣是得不償失的。一個優秀的建筑設計應該與環境相融合。為了能夠使地域文化更好地融入建筑設計就必須要因地制宜,了解居民的生活習慣和氣候,使建筑與當地的地形地貌相結合,注重建筑的實用性,對當地可能發生的地質氣候災害有抵御能力,使建筑既美觀又安全。設計不能是空中樓閣,要重視與當地的基礎設施相結合,不能空有想象而忽略其安全性,要時刻注意人們的居住體驗,提高人們的舒適度。因此,參與設計的相關人員應該要提前深入地方進行了解,對當地地理風貌進一步的認識和研究也可以為設計提供更多靈感。
現今建筑千篇一律,與混凝土材料的廣泛應用有很大關系。混凝土材料雖然為建設提供了方便,但也限制了建筑設計者的發揮。選取當地的建筑材料是融入地域文化的重要體現,可以讓建筑師對當地環境有更深的了解,讓建筑師更加切實地體會到傳統建筑設計的奇思妙想,為進一步提高建筑的可靠性做保障。此外,就地取材既可以提高當地資源的利用率,帶動經濟發展,又可以節約運輸,儲存建筑材料的成本,體現地方特色。應該盡量將過去的經典設計融進現代設計中,讓建筑更加的別出心裁。
要重視現代與傳統相結合。建筑設計應該能夠完美融入地方的環境之中,不能過于大膽和過量使用地域文化元素,使建筑物與原本的現代建筑脫節,從而導致整體環境的異樣感受。要綜合實用性和舒適性,建筑師在建筑設計時不能忽視人們對現代生活品質的追求以及對建筑功能的要求。要重視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相結合,應該融入地域文化精神。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區文化具有多樣性,地區的文化精神也有區別,文化環境會對人的精神風貌產生一定影響,在好的環境熏陶下,可以有效地提高人們的素質。
地域文化彰顯了地域的文化特色,也直接影響了建筑設計行業的發展。在建筑設計中融入地域文化,不僅是一種外在的表象轉變,更是從功能到內涵各個層面的轉變。由此,增強人們對地域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精神文明都有極其深遠的影響。例如,在民居建筑設計的過程中,地域文化對材料、圖案紋樣和符號的選用均產生了較為深刻的影響,同時也影響了建筑設計的整體效果。因此,無論是文化傳承性,還是文化創新性,現代建筑設計都或多或少地保留著一定的傳統文化。地域文化賦予現代建筑設計更高層面的精神追求。
在地域文化不斷進步和發展的進程中,建筑外在表現形式越來越多樣化,越來越完善化。在這種傳統地域文化與當代建筑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過程中,對于傳承和保護民族文化具有實際意義。此外,地域文化對建筑設計師的設計思維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在建筑設計過程中,設計師要從地域文化角度出發進行設計。而這對于推動城市的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不同地區的歷史發展背景不同,地域文化也存在較大差異。在現代建筑設計中,要依托地域文化的特殊性進行有條理的滲透,進一步豐富建筑文化內涵和精神內涵,使地域文化得以傳承和發展。
地域文化在建筑設計中的引入和運用并不意味著僅完善和借鑒地域文化的相關概念進行設計加工,而是需要注重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從建筑居住者的角度進行思考,保證建筑居民更喜歡相應的建筑,避免過度追求地域文化的融合?;诖?,在建筑設計中注重地域文化與西方現代文化的有效融合是十分必要的。在建筑工程項目的設計方案中,既要促進兩者的結合,更要在更大程度上贏得業主的認可,也要促使建筑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避免過于老舊落后的現象。
地域文化在建筑設計中的有效運用還需要注重功能價值的體現。相應的設計方法和手段的應用,不僅需要提升其強烈的美感,還需要注重不同設計方法的實際效果,使其在建筑工程中表現出更強的功能價值。該功能的實施例也需要在許多方面得到反映。
比如在建筑內部結構的設計中,我們可以在將地域文化與當地居民需求相結合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設計,從而提升建筑居民對建筑內部空間的應用價值。在建筑外墻結構的設計和處理中,除了從裝飾的角度考慮外墻結構的美觀外,還要注意外墻結構的節能保溫效益,特別是北方地區的建筑工程,我們更需要多關注這方面的設計和運用。
對于在建設項目設計方案中體現地域文化,注重各種地域文化元素的靈活運用也是一個重要手段,特別是對于建筑工程的細部,如果能充分利用地域文化元素進行裝飾裝修,一定能更好地體現當地的民族風情,促使建筑更具地域特色,同時也能提升建筑的美感。當然,也要避免因文化因素而整體運用地域元素。
地域文化在建筑設計中的有效運用,首先要考慮當地的自然環境,使建設項目與當地自然環境更加協調,為后續建設項目的實際應用提供更理想的基礎條件,避免因破壞建筑物和周圍自然環境造成嚴重后果。
需要在工作前對建設項目所在區域進行詳細分析,重點調查了解當地自然環境對建筑可能產生的影響,從建筑設計上進行分析,并探討如何開展建筑設計工作才能有利于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并試圖促進自然環境能更好地輔助建筑的應用。
這種對自然環境的關注不僅是指建筑周邊的一些綠色資源,還需要充分考慮當地的氣候和地質條件,從而優化建筑設計方案,增強建筑在當地應用的適應性。比如對于多雨地區,要注意建筑排水系統的合理設計,盡量減少雨水造成的侵蝕影響。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有所提高,既想舒適又想美觀,但是越來越高的標準背后,現代建筑的設計常伴隨著死板和模式統一的問題,傳統元素的流逝使地方失去了其原有的特色,這不利于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因此要將建筑設計與地域文化相結合,提高人民群眾的歸屬感與適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