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即墨分局 李震
社會建設、經濟發展必須要與生態環境相平衡,必須要懂得保護生態、保護環境,人類社會才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人類文明才能夠始終得以延續。從工業革命以后,人類社會在經濟、社會、科學等多個領域飛速發展,但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力度卻在不斷提高,時至今日,人類所賴以生存的環境已經千瘡百孔,再也經不起折騰了,需要盡快想出對策來保護生態環境,實現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的平衡與協調,才是人類發展的正確出路。此外,生態環境保護建設不僅能夠改善我們居住的環境,還能夠為子孫后代的延續提供更好的保障,所以生態環境保護關乎全人類的發展。
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核心在于保護,保護是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出發點,也是落腳點,要在堅持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更好地推動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相協調,實現二者的共同進步與發展,才能夠形成可持續發展的環境與經濟。如,某地在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工作中,發現一處林地阻擋了國道的施工進程,在這種情況下出于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絕不能夠輕易地通過犧牲該片林地而為國道修路讓行,要制定出更好的方案,在保護林地的基礎上不耽誤國道的施工。
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工作中會涉及很多部門,很多工作環節,需要和各個部門打交道,所以是一項綜合性要求比較高的工作,在實際落實工作中,由于牽扯到的環節比較多,所以保護政策、保護方法等一定要綜合考量,盡可能地滿足多方的需要,從而在保證工作質量的同時能夠更好地兼顧各方利益。
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工作中對相關工作的技術要求、管理要求都是比較高的,所以必須要堅持科學管理,做到決策的科學化、方法的科學化、技術運用的科學化、保護方案的科學化等,保證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工作的科學化。此外,在生態環境保護建設過程中遇到問題,一定要冷靜、客觀地對問題進行分析,綜合考量,以制定出科學的解決方法來。
地球上有淡水、氧氣、資源,這些都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缺一不可。但隨著人類對地球的不斷破壞,生態環境遭受重創,引發了越來越多的能源危機、環境污染、溫室效應等生態環境問題,這些生態環境問題有的能夠得到改善,有的則永遠無法得到恢復,在這種情況下,人類居住環境每況愈下,如果不及時地對生態環境進行保護,那么在不久的將來,地球將不再適宜人類居住,到那個時候很有可能人類會走向滅亡,人類文明也會在宇宙中消失。所以,保護生態環境對人類來說已經迫在眉睫。
生態環境保護包括森林資源保護、水資源保護、土地資源保護、能源保護等,但所有的生態要素都與人類社會發展息息相關。生態環境是我們生存的外部基礎保障,生態環境不斷遭受到人類的破壞,但與此同時,人類也付出了更高的代價,我們現在居住的環境變得越來越差,已經有很多國家和地區的人民生活的環境遭到了非常嚴重的破壞與污染,水資源受到污染,水資源不足已經成為威脅人類生存的主要危機之一。此外,沙塵暴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越來越多見,極端天氣也越來越常見,甚至是一些流行病也與環境惡化有直接的關系。所以必須要著手進行生態環境保護,才能夠還人類一個和諧、健康、綠色的居住環境。
當前,世界經濟發展都陷入低谷當中,我國經濟增速也明顯放緩,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階段。為了更好地助推經濟發展,必須要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實現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相協調、相平衡,才能夠保證我國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之所以會出現增速放緩,與生態環境破壞有直接關系,當前可用資源在日益消耗,能夠為經濟發展提供到的動力在不斷下降,而且隨著環境被污染,生態被破壞,我國政府用于生態環境治理的財政資金也越來越多,社會發展中環境成本越來越高,所以經濟發展才會陷入低迷當中。唯有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建設,不斷恢復生態平衡,才能夠為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才能夠為經濟發展提供更加穩定的保障。
生態環境保護對促進經濟發展,提高人類生活質量,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等有著重要的意義,所以必須要提高生態環境保護意識,通過各種方法來保證生態環境質量,實現人類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平衡。
生態環境保護人人有責,而且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所以,想要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必須要發動全社會的力量,讓每個人都能夠從自我做起,加入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當中。一方面,要進一步在社會中宣傳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讓民眾意識到生態環境保護的意義。這就要求政府部門及環保單位等要進一步提高生態環境保護宣傳力度,要借助新媒體、互聯網等來做好環境保護宣傳工作,在社會中及互聯網中構建環保主義。也可以制定更多有關環境保護的標語,將這些標語貼到醒目的地方,以加深民眾對生態環境保護的理解。另一方面,要將生態環境保護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當中,這樣能夠進一步提高民眾對生態環境保護的認識與重視,在全社會的各個領域、各個角落當中都能夠形成正確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單憑呼吁是完全不夠的,即便生態環境保護宣傳工作做得再完善、再到位,仍然會有很多人對此不屑一顧,所以想要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必須要從立法層面出發,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只有這樣才能夠從法律層面給予生態環境保護更多的支持與保障。首先,環保部門及組織要積極與政府部門進行溝通,就如何制定生態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討論、研究,以便推動有關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的法律法規不斷完善與持續頒布。在此過程中要科學考量,要針對不同地區、不同人文等制定有針對性、有地方特色的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其次,在不斷完善法律法規的同時,要加強執法監督力度,為此要切實保證執法管理人員的能力水平,并保證在環保執法工作中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有關規定來執行,在執法過程中如果發現相關環境問題,要及時給予處理。此外,要進一步提高環境污染、違法成本,這樣能夠讓相關企業及個人意識到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生態環境治理與保護已經成為現階段社會主義建設發展中至關重要的一項工作,政府高度重視環境問題,并制定了一系列的環境保護政策和措施,目的就是為了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相協調、相平衡,保證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環境監測能夠為環境治理與保護提供重要的數據依據,從而保證環境治理與保護效果,所以想要改善環境,做好生態環境治理,就必須要做好環境監測管理工作,保證環境監測數據的真實性與可靠性。此外,在環境檢測工作過程中,一定要確定好重點與方向,要將土壤監測、水源監測、氣候監測等重要指標考慮在內,提高生態環境監測質量的真實性與有效性,為環保單位及組織開展工作提供更多的便利與幫助。
為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工作,必須要保證環境保護建設機制的科學性、先進性,而這需要不斷地對工作進行改革和創新,所以要始終保證環境保護建設機制的創新能力。第一,環境保護部門及組織要與地方政府溝通好,建立行之有效的合作機制,對于環境保護要充分發揮多部門聯合管理、聯合執法的功能,利用政府的公信力,更好地調動企業與民眾參與到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當中,確保環境保護建設有堅強的群眾基礎與企業基礎這一后盾,協助環境保護部門及時組織開展環境保護工作。第二,環境保護部門要發揮好自身的職能作用,督促相關企業科學地進行技術改造、優化產業結構,減少污染排放等。此外,為了更好地幫助企業實現產業結構調整和綠色環保發展,政府部門一定要給予企業更多的支持,包括政策上的支持、資金上的支持等,提高企業改革的信心,形成科學的環境保護建設機制,促進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
生態環境保護關乎人類社會發展的興衰,關乎人類的生命繁衍,已經到了一個非常階段,必須要及時制定更多的對策來保護生態環境,才能夠逐漸恢復生態環境發展生機,實現人類社會的更好發展。為此,文章重點分析了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并對如何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建設提出了幾點建議,僅供環保部門及相關組織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