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光
(濮陽縣農業農村局,河南 濮陽 457100)
作為一名長期在基層工作的執法人員,筆者認為搞好動物衛生監督工作應從以下六方面做起。
一是強化檢疫監管。認真推行“誰養殖、誰屠宰、誰申報”的檢疫申報制度,官方獸醫接到檢疫申報信息后嚴格按規定程序進行檢疫出證。“誰檢疫誰出證,誰出證誰負責”。二是分級管理,明確責任。按照日常監督屬地負責的原則,實行網格化管理,劃片分區,責任到人,明確檢疫責任人員和責任區域,并對外公示,開展日常監督工作。三是探索完善監督檢查、現場監測和監督抽樣相結合的新機制。在開展監督檢查的同時,先采取現場快速檢測篩查,快速檢測有問題的,再監督抽樣送實驗室檢測,提高日常監管效率。
一是明確執法監督內容。通過養殖場備案等,完善養殖、運輸、屠宰企業基礎信息和檢疫電子出證系統相關聯,對比養殖量、出欄量和檢疫量。嚴格生豬運輸車輛管理,對符合要求的車輛進行備案,上傳車輛信息。規范耳標和檢疫票證管理。嚴格執行申購、審核、保管、領取、發放、登記、回收、核銷等程序,做到科學申報,依規發放,詳細記錄。二是規范監督行為。在監督中發現的問題,該指導的,下發行政指導意見書;該整改的,下發責令整改通知書;該立案的,嚴格立案查處。規范建立監督檔案,做到工作問題可追溯,責任問題可追究。三是圍繞動物產地檢疫、打擊私屠濫宰、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等重點工作,制定專項工作方案,適時開展治理逃檢、打擊生豬私屠濫宰、不按規定處置動物尸體、生豬屠宰和牛羊禽產品質量安全違法行為等一系列專項整治行動。四是做好屠宰環節的監督。強化屠宰環節質量安全風險控制管理,進一步明確細化屠宰企業責任人和駐廠官方獸醫的責任。
通過懸掛宣傳橫幅、張貼標語、擺展板、發放宣傳材料、進行定點解答等不同方式普及動物衛生監督知識,讓大家認識到畜產品安全的重要性,逐步提高人民群眾的畜產品安全意識和養殖戶的健康養殖意識,確保不發生畜產品安全問題事件。
一是暢通舉報渠道。不斷完善網絡舉報、電話舉報、信件舉報、現場舉報等方式,為舉報者提供方便、快捷、保密的舉報渠道。落實舉報獎勵制度,積極營造對違法行為人人喊打的社會氛圍。二是創新辦案理念。樹立經營案件的思維理念,采取線索搜集、外圍走訪、摸排蹲守等措施,開展外圍調查,摸清案件鏈條,掌握涉案人員,提高懲處力度,人員不足時學會橫向、縱向借力。三是明確辦案導向。在強調辦案數量的同時,更加注重打擊力度和執法效果的提升,全面提升執法工作效能。能移交的不處罰,能從重的不從輕。四是強化一查到底。克服查點不查線,查線不查面的問題,對每一條案件線索,都向上追溯,向下追查,查清產品來源和去向,不留風險隱患。五是加強部門協作。加強與公安、食藥等部門的溝通配合,強化“兩法”銜接,形成執法合力。對危害性高、社會影響大的案件會同有關部門采取掛牌督辦、集中辦案、聯合查案等形式予以嚴辦。六是加大信息公開力度,曝光典型案例,充分發揮警示作用,實現執法與宣傳教育相結合。
通過養殖場備案摸清養殖場戶底數,將沒有病死豬無害化處理記錄的養豬場作為風險點納入重點監控范圍,發現問題的,立案查處;同時對死亡數量異常的,及時到場到戶查明原因,妥善處理。認真落實關于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的規定,加強對病死豬收集、無害化處理、消毒、檔案資料等工作的監督檢查和對病死豬數量、質量等的核查,既做到病死豬收集處理全覆蓋,又防范詐騙案件發生。
創新培訓方式,通過“走出去請進來”,強化執法監督、案件查辦、動物檢疫、信息化應用等方面的培訓,使受訓者學以致用,全面提升執法隊伍綜合素質。同時定期對執法人員的專業水平進行測驗,對測驗不合格的人員給予一定的處罰,避免由于執法人員自身專業水平不合格導致食品安全問題。不定期地進行暗訪,對于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的行為進行考核,如,執法人員的上崗情況、辦案情況等,一旦發現不符合相關規定的就要給予嚴厲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