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 張磊 _ 首都師范大學實驗小學
學校要構建一套科學的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在評價中注重學生“五育”的發展,體現出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動態變化以及學生的個性發展。同時,學校的評價體系應和學校的文化、課程相關聯,成為學校文化的一部分,彰顯學校特色。因此,在學校綜合素質評價課題的引領下,學校開發了特色獎勵機制——小白果獎勵機制。
銀杏樹是學校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觀,白果是銀杏樹上的果實,因此,學校把吉祥物取名為小白果。它既代表著收獲果實,也意味著播種希望。小白果卡通形象作為學校文化外顯的一部分,分別代表學校的健康、開放、創意、高雅、和諧五大領域課程。在“致遠教育”理念的引領下,學校積極探索小白果獎勵機制。此獎勵機制依托于學校的課程文化,在學生綜合評價體系的基礎上關注學生在五大生活領域的持久性發展,并鼓勵全校教職員工都參與到學生的教育工作中來,對學生的行為習慣、學習態度及潛在能力等方面給予長期鼓勵性關注,激勵學生向著有夢想、能自主、會生活的蓬勃少年的方向發展。
小白果獎勵機制充分踐行“致遠文化”中師生共成長的理念。首先,學生小干部組建“小白果團隊”,自主調研,自主運行小白果獎勵機制。每學年,小白果獎勵機制的團隊成員和德育部門人員一起商定新學期計劃,自發進行調研,充分發揮學生能動性,在兌換活動中充分彰顯小干部的能力。其次,教師積極依托小白果獎勵機制,將學校獎勵機制與班級獎勵機制結合起來。教師積極開展實施獎勵機制的探索,以學校獎勵機制為依托,進行有創意的班級評比。真正讓獎勵機制服務于學生,以學生的成長和發展為中心,充分調動學生成長的內在動力,發揮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獎勵機制建立在對生命發展各相關理論的研究和基礎之上,從物質、精神層面實施,通過各種獎勵手段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以調動其成長和發展的內驅力,從而帶動學生的整體發展。因此,在實現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同時,也通過對生命成長關鍵點的激發,打通生命成長的各個環節,以實現生命發展的貫通。
注重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的結合。小白果獎勵機制的獎勵方式體現在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物質方面有學校為學生定制的有紀念意義的小白果獎品,精神獎勵以情感激勵的方式進行,如選為升旗手、值周生,在年級、學校層面進行公開表揚,在班級電子班牌上進行表彰等。
注重家校協同,共同調動學生積極性。小白果獎勵機制的實施主體不只是教師,我們還將嘗試把家庭納入到獎勵的主體中來,提高獎勵實施的有效性和影響力。例如,賦予家長獎勵的權利,針對行為習慣方面,嘗試結合月培養重點,鼓勵家長對子女進行適時評價。此外,我們還在研究學生間的有效互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