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 王紅梅
以思想政治為引領,加強工會組織建設,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法律賦予工會組織的神圣使命。伴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科學和社會事業取得長足進步與發展,工會工作要牢牢把握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自覺服從于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勇于實踐,勇于創新,積極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為建設事業凝聚發展動力和活力。
思想政治工作作為統一思想、鼓舞人心的重要手段,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工會思想政治工作,是維護職工權益、建立和諧穩定勞動關系的重要基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施目標,主要是為了更好地提升組織成員的思想覺悟,建立起客觀認知世界的能力,并塑造其努力改造世界的信心,讓組織成員的個人發展方向與組織發展的戰略目標趨于一致,發揮出個人更大的潛力。企業工會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工具,通過富有時代性的論述,多元化的教育手法,來對企業全員上下的工作態度、工作行為、環境塑造進行正面引導。
首先,工會的思想政治工作幫助組織成員建立起積極向上的三觀,鼓勵他們堅定信念,避免社會不良思潮的影響。其次,工會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廣大干部群眾的思想和行為統一到國家意志和國家建設的總體目標上來,發揮集體凝聚力作用。最后,思想政治工作是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的重要路徑,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黨員干部發揮的示范引領作用,使廣大干部職工進一步堅定政治信念,在本職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認真負責。
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營造出社會主義特色的道德教育和文化環境。在此熏陶下,人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得以提高;實時政策教育和民主法治教育,使人們的思想更加成熟,行為更加規范。在社會活動實踐中,思想政治工作還包括對團結友愛、鄰里互助、“道德模范”“五好家庭”等先進典型的宣傳與表揚,以此啟發、感染和教育群眾。思想政治工作以人民為中心,注重關心和解決人民群眾的生活疾苦,關注人民群眾的思想和心靈成長,將其塑造為合格的人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思想政治工作歷來就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工作作風。自從中國共產黨誕生的那一刻起,我們黨就高度關注對組織成員的思想教育。中華民族進入了偉大復興的新時期,我們黨面對新的環境和要求,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為指導,不斷創新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與時代發展相適應,積極開展國際主義、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現階段,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礎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已成為我們國家改革深入推進的重要綱領,時代正氣已蔚然成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即在眼前,走向世界強國之林的征程已經開啟,思想政治教育也彰顯出時代性的本色。
群眾性不僅是我們黨歷史經驗的高度凝練,同時也是現階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根基。在一定層面,思想意識領域存在不同群體思想類型上的差異,而教育的目標就是要縮小這種差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群眾性是基礎,不斷突破年齡、性別、職業和民族界限,通過宣傳教育和引導,讓不同群體納入思想教育的范疇,并相互之間幫助和影響,以期達到正確的認知,產生共同的情感,實現共同的目標。人民群眾在進行自我教育的同時,也會把正能量傳遞給他人,當一個人自身成為合格的公民之后,又能影響和感染身邊的人。
思想政治工作是人們一生的首要工程和艱巨工程,其教育成效要靠長期的歷練和積累。人的思想容易被一些客觀因素所左右,比如出生環境、受教育程度、生活背景等,這些客觀因素很自然地使人形成固有的思想境界。同時,主觀因素如思維方式、知識結構等也會對人們的思想產生影響。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逐漸滲透,經過較長時間的自我教育和外部教育,產生反省、啟發和反思,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與時代節奏相合拍的思想思想意識。隨著內外部環境的變化,思政教育工作面臨的挑戰更大,形勢也更為復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滲透到組織內部,工會更要有前瞻思想,科學計劃、精心組織、加強協調與控制。
努力拓展時代性的工作資源,創新群眾性的工作方法,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當作開展工會工作的尚方寶劍,結合新時代背景下的現實問題,把理論問題講深刻講透徹,讓廣大職工真正感受到政治理論的影響力和正確性。
要加強思想教育宣傳隊伍建設。一方面,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強化工會干部的思想素質建設和業務能力建設。舉辦工會干部培訓班,通過專題輔導、講座、黨支部會議等形式,使工會干部學以致用,在理論上學懂、弄通,在實際工作上身體力行,學黨史、悟思想、開新局,為職工辦實事、為單位做貢獻。應用工會媒體和新媒體對重要理論進行全方位學習宣傳,教育廣大干部職工知黨史、明黨心、聽黨話、跟黨走。
各級工會組織要深入基層,與車間、工地、社區的人民群眾面對面,宣講黨的方針政策,大力開展黨史教育,引導廣大職工深刻領悟黨的百年歷史和輝煌成就。以職工文化品牌,創新職工宣傳教育方式方法,增強職工文化宣傳教育的時代性、針對性和實效性。思政教育工作要貼近廣大職工的需求,充分發揮新媒體服務職工的功能和作用,緊緊圍繞工會宣傳工作,唱響時代主旋律。以思想政治工作為導向,以豐富職工精神文化生活為內容、以廣泛宣傳為形式、以形成共同價值和理想為目標,堅持“職工需要什么,我們就服務什么”的工作思路,開展讀書演講、詩歌朗誦、聲樂舞蹈、書法、攝影、心理講座、健身操等職工文化大講堂。工會要走進工廠、社區和車間,進行文藝匯演、書法大賽、攝影大賽等,為人民群眾提供文化產品,豐富群眾精神生活。
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路徑。黨史教育是我們來自根本的溯源,國情教育是我們付諸行動的動力;在加深理解黨史國情的基礎上,提高廣大干部職工的政治意識和黨性修養,引導廣大干部職工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事業。
黨員干部帶頭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帶領大家爭當新時期“五有職工”。充分發揮職工陣地作用,引領廣大職工思想,凝聚廣大職工力量。深入開展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精神教育,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工會要在職工中廣泛開展立標兵、樹典型活動,激勵廣大職工向“文明職工”“技術能手”等先進模范人物學習,吸引廣大職工投入到工會工作中來,使職工之間能夠相互交流、相互啟發、相互促進。
首先是更新服務理念。工會組織在教育引領職工的過程中,要把黨的事業放在第一位,同時兼顧單位利益和職工利益,強調服務大局為己任,正確處理好和積極協調好上下左右的人際關系。對職工思想政治教育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統一思想、凝聚力量是工會工作的重點,強化“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切實把職工團結凝聚在黨的周圍,進一步鞏固中國共產黨執政的群眾基礎。
其次是把握服務重點。堅持以職工為中心,把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內嵌到為群眾服務的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工會要切實解決職工工作和生活面臨的突出問題,把解決職工思想認識問題同解決個人和家庭實際困難結合起來,扎實服務職工群眾,要把維護職工利益當做維護安定團結和提升單位效益的重要手段,認真聽取群眾意見。做好職工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維護,使廣大職工具有更多的安全感、歸屬感和幸福感。
最后是創新服務形式。結合互聯網時代特點,大力推進網上工會建設,打造職工網上活動和服務陣地。例如微信公眾號、微博、小視頻等等,利用新媒體打造“互聯網+”工會工作新模式。在新媒體服務中,建立幫扶救助、招聘就業、電子書屋、婚戀交友等欄目,實行工會工作網絡化、網格化,為廣大職工提高方便、高效和優質的內容。
工會所具有的思想教育職能作用,在激勵員工團結奮斗方面具有突出優勢。工會要走進基層,走進職工群眾,開展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推動工會工作重心下移,及時關注職工反應的熱點問題。同時要建立工會干部聯絡渠道、困難職工幫扶結對責任人體系,夯實基層基礎,促進工會干部同職工群眾打成一片,形成共同的向心力,使“職工之家”真正成為職工群眾的“歸屬地”,工會干部真正成為職工群眾信賴的“娘家人”。通過系統的思想教育工作的職能發揮,引導廣大干部職工堅定信心,在新時代克服重重困難,堅持奮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建功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