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給大家介紹下弘德村的枸杞、黃花菜都有啥好處。”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弘德車間電商中心的直播間內,78歲的鄉村主播宋連正手捧一盤當地產的枸杞,向屏幕外的觀眾打著招呼。在他身后,幾位老人圍坐一排,手拿紅寺堡區特產向網友展示。9位主播平均年齡64歲,是名副其實的“銀發直播團”。
9位老人曾經都是靠天吃飯的農民,與土地打了半輩子交道,后來搬遷到中國最大的易地生態移民安置區—紅寺堡區。2021年6月,他們組團“出道”,搖身一變成為帶貨主播,為網友推介黃花菜、枸杞、葡萄酒等當地特色農產品,兩個多月的時間里,賣出了價值幾萬元的產品。
剛接觸網絡直播時,幾位老人并不像現在這般從容。所幸,這些老人背后有精心為他們指導、策劃的老師。

丁茸茸是9位“銀發主播”的指導老師之一,平日里負責教授他們直播技巧、熱場詞、歌舞表演等。“這些老爺爺、老奶奶雖然年紀大了,但仍然有一顆年輕的心。他們愿意在直播間展示自己,愿意接受新鮮事物。”
如丁茸茸所言,“銀發主播”們在學習直播的過程中充滿熱情。成為主播后,58歲的趙淑梅時常會打開手機里的直播平臺,學習不同主播的直播風格。如今的她不僅在直播中載歌載舞、毫不怯場,還注冊了一個賬號,將自己與老伴兒拍攝的生活視頻發布在網上。
9位老人中,有不少是子女外出打工的“留守老人”,網絡主播這份工作不僅為他們增加了收入,更重要的是排解了他們孤獨、寂寞的心情。在直播間里,老人一同出鏡帶貨,一起表演才藝、與網友聊天,日子過得有滋有味。“銀發主播”牛玉花笑言,做直播要比干農活“更快樂”。
“銀發直播團”創建者、紅寺堡區弘德車間負責人徐玲說,未來她想吸納更多的當地老年人在車間就業,為其提供合適的崗位。“我們想通過養老與產業相結合的方式,為應對人口老齡化探索出一條‘農村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