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康丹
江西工業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江西萍鄉 337000
旅游資源整合理論在前期的研究中,積累了一定的成果,確定了該理論的科學性,并在構建體系的嚴謹性方面作出了諸多努力[1]。安源鎮旅游資源的整合,有助于明確下一階段的發展方向,有助于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的創建工作,有助于帶動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
安源鎮是萍鄉市安源區的下轄鎮,萍鄉市旅游資源以“綠色”和“紅色”見長,武功山是綠色旅游資源的代表,獲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而安源鎮作為紅色旅游資源的代表,擁有“工運搖籃”“紅領巾的搖籃”“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等品牌。
安源鎮旅游資源豐富,按主題類型分為工礦文化資源、紅色文化資源和休閑體驗資源(見表1)。

表1 安源鎮主要旅游資源代表
雖然安源鎮坐擁大量優質而不同質的旅游資源,但旅游發展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如綜合經濟效益不高、旅游發展環境滯后、旅游人才相對缺乏、旅游資源有待進一步整合等[2];安源鎮區域內紅色旅游資源影響力大、吸引力強,但休閑性和體驗性不足;其它旅游資源體驗性和休閑性較好,但知名度小、輻射能力弱;各類旅游資源之間較為松散,缺乏旅游產業鏈的升級和延伸。因此,引入新的旅游資源整合評價方法,將安源旅游資源梳理后進行整合,十分必要。
旅游資源整合評價方法是運用全新的思維與理念,對旅游資源的分類與評價工作進行的探索,是一套新視角下構建的旅游資源分類與評價方法體系。該體系將旅游資源分為獨立體旅游資源、主輔體旅游資源、組合體旅游資源和聯合體旅游資源四大類[3]。
獨立體旅游資源是一定數量的同類(或異類)旅游資源單體緊密結合形成的不可分割的整體,它可以是一個孤立資源,也可以是其它旅游資源整合體的組成部分。安源鎮的主要旅游資源代表中,每一個資源單體都能當做是孤立資源,同時也可以進一步整合。
由于組合體旅游資源的整合條件是獨立體旅游資源質量相當,聯合體旅游資源的整合條件是距離較遠的旅游資源,這兩種整合方式都不適用安源旅游資源。安源鎮旅游資源主次關系和從屬關系很明顯,形成“眾星拱月模式”,適用于主輔體旅游資源整合方式。
主輔體旅游資源的定義是:在一定的規劃范圍內,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立體旅游資源組合而成的旅游資源整合體,這些獨立體旅游資源體之間的規劃距離較近,其中有一個資源體質量遠大于其它資源體,形成一個中心獨立體旅游資源和若干個支持型獨立體旅游資源的旅游資源集合系統,具體數據(見表2)。

表2 獨立體旅游資源和主輔體旅游資源的對比
結合安源鎮旅游資源分析,筆者認為安源鎮的旅游開發應該以紅色旅游資源為主,其它旅游資源為輔,整合成主輔體旅游資源進行加強和提升。
2016年,安源區政府編制了《安源路礦旅游景區(安源景區核心區)創建5A級景區總體規劃(2016—2020年)》,該規劃對于安源鎮創A工作提供了很多不錯的思路,但筆者認為其在發展思路、發展目標、景區名稱、項目策劃等方面出現了主次顛倒的問題,如“以工礦文化資源為基本依托,以工業遺產旅游發展為基本導向,以紅色文化資源相輔相成”“將安源煤礦建設成為綠色轉型的示范礦”“本規劃將安源景區核心區的名稱命名為:安源路礦旅游景區”等,都是過于強調安源鎮工礦資源,而弱化了紅色安源這個“大IP”。
根據主輔體旅游資源的概念,安源鎮旅游資源主體應該是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的紅色品牌,牛角坡紅色景點群——尤其是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是紅色安源品牌的代表資源,是安源鎮旅游資源整合的主體。而工礦文化資源和休閑體驗資源是旅游資源整合的輔體。
安源鎮旅游整合體中的輔體與主體相輔相成(見封三圖1),一方面紅色景點群作為主體為輔體輸送客源,輔體借助主體的影響力增加知名度,提升旅游收入;另一方面,輔體完善規劃范圍內的產業結構,為主體補充休閑體驗功能,分擔環境承載的壓力。主輔體旅游資源的規劃重點應該側重在主體與輔體的整體規劃上,主體通過整合輔體而增加資源的豐富程度,如紅色體驗、教育培訓、影視拍攝、娛樂休閑、文創購物、康樂養生等內容;輔體被整合后規范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做到主輔相成。

圖1 主輔體旅游資源模型(見正文第61頁)
安源鎮旅游資源開發必須以紅色旅游資源為主體,工礦文化資源、休閑體驗資源為輔體,形成旅游資源整合后的開發策略。
紅色旅游資源的重要意義在于更好地見證紅色歷史,更好地傳承和發揚革命精神。傳統的紅色旅游宣傳以傳統媒介為主,而新時代的宣傳、推介和記錄往往利用短視頻、迷你劇、直播、Vlog等方式,紅色旅游景區也應該充分利用新媒體手段來增強宣傳力度和廣度,增強紅色文化的體驗性和參與性。安源鎮應該以紅色文化資源為主體,以休閑體驗資源為輔,以建黨百年為主線制作黨史科普短視頻,以安源革命史中的事件和人物為脈絡制作紅色迷你劇,以各類主題紀念日為契機開展直播活動并發起微博、抖音紅色日志的拍攝活動。通過各類新媒體的宣傳和造勢,打造安源紅色新媒體中心。
安源紅色資源與安源煤礦資源結合十分密切,可以說沒有安源煤礦的規模和產量,就沒有那次偉大的大罷工運動。安源鎮雖在 2015 年12月達到國家礦山公園開園揭碑技術標準規范,但目前建設處于停滯狀態,很少有人安源國家礦山公園,工礦旅游開發有限[4]。由于大多數工礦資源都是文保單位,旅游開發受到限制,可以參考故宮和河南博物院的經驗,將工礦文化與紅色文化相結合,形成一系列安源紅色文創產品,如特色紀念品、主題餐廳、主題酒店、主題桌游、主題劇本殺等,打造安源鎮紅色文創中心[5]。
安源鎮通過主輔體旅游資源的整合,推進旅游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服務功能,提高服務質量,精準謀劃、明確目標,落實項目細節,力爭將安源鎮建設成為湘贛邊界知名、全國一流的紅色旅游目的地和集教育、培訓、觀光、休閑等多功能為一體的旅游勝地[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