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記者 林 潔 通訊員 馮建新
為保障秋季新學期開學安全、平穩、有序,永州市把校園安全作為當前教育工作頭等大事和重要政治任務來抓。連日來,該市組織12~17周歲學生完成疫苗接種工作,對校園教室、宿舍、食堂等區域進行徹底消毒,全面排查整治校車、學校校舍、設施設備、飲用水衛生、周邊環境等安全隱患。
為做好開學前的常態化疫情防控準備工作,保證廣大師生平安順利地進入秋季新學期,永州市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廳相關要求,結合實際不斷細化工作措施,制定了秋季開學方案,及時向社會公布開學時間,明確返校要求,分類有序做好學生返校安排。
“從8月1日起,全市所有中小學、幼兒園和校外培訓機構暫停校內校外線下教育教學及各類培訓活動。全市師生實行非必要不離永,禁止前往中高風險地區。”永州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全市2035名離永師生員工全部返永,并嚴格實行居家隔離和健康管理。”

永州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車麗華(中)帶隊深入冷水灘區舜德小學檢查開學安保工作
開學前一周開始,永州市各學校每天對校園教室、宿舍、食堂等重點區域進行消毒通風。組織師生進行開學前14天的自我健康監測,并“一人一檔”登記造冊備查。各地、校嚴格落實“一縣一策”“一校一案”措施,修訂完善疫情防控“兩案九制”,實行“分批、錯時、錯峰”開學報到。市教育局指導各地各校與當地疫情防控物資生產企業簽訂物資優先保障協議,所有學校按照單位實有人數儲備非接觸式溫度計及不少于3天量的口罩、洗手液、消毒劑等防疫物資。
為把疫苗接種工作落實到位,永州市開展“集中攻堅”和“逐校清零”行動。制定12~17歲學生疫苗接種工作方案,將疫苗接種完成情況納入對各地各校年終考評內容,組織6.8萬余名教職員工進村入戶進行防疫知識和疫苗接種宣傳教育。截至開學前,全市73465名教職員工疫苗接種完成率100%,514524名12~17歲學生第一劑次接種完成,在全省率先超額完成疫苗接種任務。

永州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黃贊校(左二)在藍山縣三藍學校檢查校車開學準備工作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為切實做好校園食品安全工作,永州市健全食品安全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制訂合理的營養食譜,確保學校食堂食品衛生安全,保障在校師生身體健康。
8月3日下發了《關于加強學校飲用水安全管理的通知》,要求各校切實壓實飲用水安全管理責任,特別是利用暑假期間開展自備水源的安全隱患排查。目前,全市共排查出有自備水源的學校271所,未取得《供水衛生許可證》的學校有166所,未取得最新水質檢測合格證明的學校81所,排查中存在問題的學校94所,開學前能整改到位的學校有54所。
隨后幾日,該市再次下發了《關于做好秋季開學校園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開學前各級各類學校要對食堂衛生、餐飲設備設施、飲水設備設施和餐具等重點區域和設備進行清掃、清潔、消毒、通風等工作,重點核查食堂的三防設施是否到位、從業人員體檢證明是否到期、崗前培訓是否合格、庫存原材料是否過期變質、飲用水水質檢測是否合格,確保食堂安全合格無死角。
秋季學期開學在即,為確保永州市中小學(幼兒園)平穩有序開學,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黃贊校以“四不兩直”的方式,深入雙牌縣茶林學校、寧遠縣清水橋完全小學、藍山縣三藍學校檢查開學準備工作。黃贊校實地查看了各校門衛值班室、體溫檢測點、防疫物資儲備室、校舍、食堂等重點區域,認真了解各校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管理、疫苗接種、師生返校、學生心理健康、食品安全、防溺水等方面工作的開展情況。
為強化學生安全教育,永州著力構建“政府主導、村委主管、家長主防、教師主講”的學生安全教育模式,為全市所有中小學校配齊法治副校長,每個學期至少上一堂法治教育課。研究制定下發了《關于深入落實預防學生溺水十條措施的通知》《永州市校園安全工作“八個一律”》等文件,從嚴落實學校“一長三率”和村(社區)“一長兩率”硬性防溺水機制,抓好宣傳教育,突出家校協同,強化聯防聯控,織密織牢安全防護網絡。學生溺亡人數連續5年下降。
該市還強化校園安全隱患整改,組織全市中小學校(幼兒園)深入開展“筑牢安全底線,確保安全穩定”大反思大排查大整改行動,對全市所有中小學校和校外培訓機構安全工作堅持每月一督查、每月一通報、每季一考評。今年以來,開展校園安全督查暗訪14次,排查隱患問題348個,已整改到位327個,追責問責25人次。
全市2422臺校車全部張貼了“校車安全公示牌”,淘汰報廢校車22輛,暑期培訓校車從業人員4723人次,排查出校車運營線路和校車車況隱患382處,整改到位367處,另外15處較大安全隱患已移交相關單位,要求秋季開學前全部整改到位,確保學生乘車安全和校車運營平安有序……
這組數據背后是永州市強化校車安全排查整治的系列措施。為強化校車安全,全市以校車安全為重點,結合“夏秋攻勢”百日集中整治行動和交通安全頑瘴痼疾整治活動,突出校車車況、營運線路、停靠站點等方面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全面落實校車安全公示牌的設置工作,所有校車到有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年檢,不過關的一律清理淘汰。同時完善校車安全監管機制,開展校車從業人員安全培訓,加強對駕乘人員管理,堅決杜絕超員、超速、不按審核路線行駛等違法違規行為,全面掌握學生上下學乘坐交通工具情況。此外,各地還廣泛宣傳乘坐非法營運車輛危害和典型事故案例,開展“盔帶行動”、不乘坐非法車輛等交通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