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元斌
金華是浙中生態屏障和重要林區,森林面積達到1015 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61.85%。近年來,金華市自然資源和規劃(林業)部門堅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促融合、抓隊伍、強技防為抓手,穩步提升森林火災防控能力,森林火災發生次數和受害損失持續下降。近3年,全市發生森林火災6 起,同比下降70%,無重特大森林火災和撲救人員傷亡事故。
金華市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加速推進新時期森林防滅火融合。2019年機構改革初期,金華市級層面先后6 次與應急主管部門專題研討,最后以“三定”方案形式明確自然資源和規劃(林業)和應急主管部門職責分工,并于當年4月完成市、縣兩級森林防滅火職責交割,杜絕改革期間森林防滅火工作出現“真空”。
全市組建市森林防滅火和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印發實施《森林防滅火協商會議紀要》。林業部門會同應急管理部門制定《金華市森林防滅火和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森林防滅火工作規則》,健全森林防滅火會商機制,構建形成物資儲備動態更新和基礎設施適地建設的森林防滅火保障體系。

金華生態公益林

深入林區摸清家底
金華市森林防滅火和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指導協調應急、建設、民政、文廣旅游、公安等部門,在相關領域開展森林火險隱患排查治理,推進整體協同能力建設。林業部門會同應急管理部門、公安部門,牽頭落實森林防火業務培訓、國有林場森林消防技能比武和森林消防物資采購發放等工作,加速實現森林防滅火無縫對接、快速聯動響應。
全市以推行林長制為契機,按照“專群結合、以專為主”和“就近就急、聯防聯控”思路,強化國有林場森林火情處置隊伍建設。
金華市各級林業部門積極向當地黨委、政府爭取,推動各縣(市、區)設立森林防火機構。目前,全市各縣(市、區)林業部門均已獲批設立森林防火科,落實人員編制。
金華市國有林場森林火情早期處置隊伍建設走在全省前列。今年7月29日,全市舉辦了首屆國有林場森林消防技能比武,10 個國有林場的9 支森林火情早期處置隊伍、150 余名隊員參加比武演練,提升了實戰能力。同時,金華市創新培訓宣傳形式,結合婺劇、道情展示等金華傳統藝術,舉辦“3?19”森林消防宣傳日等活動。
東陽市通過精簡人員、創新護林員管理模式、提高薪資待遇等舉措,調動護林員積極性,管護好森林資源。2020年,護林員發現上報森林火情并組織撲救101起,占森林火情接報警數的80%,發現并阻止違規野外用火行為890 人次。金華市不斷深化護林員改革,推進護林員向正規化、專業化和年輕化轉變。
在摸清家底的基礎上,金華市持續加大“數智防火”和“以水滅火”工程建設力度,不斷向科技要戰斗力。
一是摸清森林防火工作“家底”。組織編制金華市森林防火規劃(2021—2025年),加快推進森林防火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健全森林防火長效機制。同時,開展森林火災風險普查工作,各縣(市、區)落實經費并開展普查工作,力爭今年完成全市外業調查和系統錄入工作。
二是繼續推進“以水滅火”工程建設。依托浙江省金衢盆地森林重點火險區綜合治理二期工程和浙江省丘陵地區森林重點火險綜合治理二期工程建設,金華市各級財政累計投入3666 萬元,建設林火視頻監控系統9 套、物資儲備庫9 處、防火檢查站8 處、消防水池132 處,并購置撲火機具和以水滅火設施設備,提升森林火災撲救機械化水平和應急實戰能力。
三是提升森林火情智能監測能力。投資建設金華市森林火情智能處置系統平臺,實現全市森林防火雙光譜遠程監控全覆蓋和森林火情高效應急處置。同時,在10 個國有林場、35 處自然保護地完成146 個主要出入卡口“防火碼”設置,實現地域覆蓋率、場景應用率、卡口啟用率均達100%,實現管理全鏈條、火因可追溯、人員可查詢。

金華市首屆國有林場消防技能比武

開展森林火災風險普查

森林消防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