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油茶低改經驗振奮人心"/>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蔣林林 郭大濤
百色市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西部,是革命老區,是全區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十三五”以來,百色市把油茶產業作為長效扶貧產業,大力推動發展,為群眾增收致富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打下產業基礎,也為推動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做出了積極探索。百色市充分發揮山區資源優勢,以“全國油茶產業精準扶貧示范區”建設為目標,“十三五”期間市縣政府累計整合投入6 億元,大力發展油茶產業,走出一條特色林業產業助推脫貧攻堅的發展之路,累計有近10 萬貧困人口通過油茶產業實現脫貧。
2021年3月3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油茶低產林改造攻堅工作培訓班在百色市舉辦。培訓期間,學員們觀摩了凌云縣、田林縣等多個油茶低產林改造示范點,看到老油茶林經過低改后,累累碩果壓彎了枝頭;聽到相關人員介紹低改的成功經驗,得到了極大的振奮和鼓舞。學員們堅信,廣西油茶低產林改得了,也改得好!

低產油茶林經過低改,果多花也多,“大小年”差異不再明顯

百色市凌云縣下甲鎮雙達油茶產業示范園
廣西林科院陳國臣教授將樹齡8年、每畝年產油量10 公斤以下的油茶成林定義為“油茶低產林”。雙達村的油茶林在低改前便是如此。
常年在外做裝修工程的雙達村村民楊國峰,在2012年底返鄉聯合村民成立了油茶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剛成立,百色市林業部門就派技術人員,送來了幫扶資金和免費肥料,大力支持改造油茶低產林。
撫育改造低產林是好事,村民都非常歡迎。可是,一聽說低改要砍掉交叉、徒長、細弱的枝條,要深挖復墾,甚至要伐掉部分老弱病殘的油茶樹,村民們心疼了。他們有自己的算法,一根枝條每年結10 多個茶果,每株樹砍掉幾根枝條,一畝地得少結多少果?況且復墾傷樹根,生怕把樹折騰死。其實,村民不明白,油茶低改就是要“砍”字當頭,有砍才有收。不但要舍得砍枝,更要舍得砍樹。
盡管楊國峰和技術員挨家挨戶說好話,軟磨硬泡,經常和村民談到三更半夜,但村民就是堅決不準動樹。最后,楊國峰只好從自家和村干部的油茶林入手,清除寄生枝、雜灌,砍掉多余枝條,老殘病樹一并伐除,配合精準施肥,進行撫育改造。經過“損枝斷根”折騰后,油茶林第二年花果滿枝,第三年豐產了。平均畝產油量由原來的6 公斤提高到45 公斤。油茶低產林改造成功,讓鄉親們大開眼界,也為雙達村萬畝油茶低產林改造打開了新局面。2013年—2020年,合作社共計實施油茶低產林改造11500 畝。2019年,合作社部分油茶林畝產油量達到85 公斤。

油茶護膚產品和食用油等系列產品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油茶低產林改造技術主要有三種:撫育施肥改造、嫁接換冠改造、回縮更新改造。凌云縣雙達村主要采用了撫育施肥改造技術,而田林縣油茶高位嫁接換冠示范園則采用了嫁接換冠改造技術。
田林縣油茶高位嫁接換冠示范園位于利周瑤族鄉和平村平坤屯,2010年開始低改,由田林縣林業局出資,廣西林科院技術支持,采用良種穗條嫁接換冠、復墾、培土施肥、除草撫育、生物防治病蟲害等措施改造培育油茶林。2013年,改造后的油茶樹開始掛果,經權威部門測產,2015年平均畝產鮮果443公斤、2016年470 公斤、2017年510 公斤、2018年523 公斤、2019年533 公斤、2020年555 公斤,產量逐年穩步提高。通過示范園應用高位嫁接換冠技術試驗推廣,目前已帶動田林縣14 個鄉鎮發展高位嫁接換冠示范點50 個。
凌云縣雙達村、田林縣和平村用事實證明了,油茶低產林改得了,也改得好!
“十三五”期間,田林縣舉辦油茶栽培、低產林改造技術培訓班110 期,培訓人員10264 人次。2013年,利周瑤族鄉和平村平坤屯村民黃達能組建田林縣農民油茶低產林嫁接換冠改造技術團隊共75 人,為全縣油茶嫁接換冠工作提供專業化服務,先后為當地實施油茶低改1200 畝,經黃達能技術團隊嫁接換冠改造后的油茶成活率超過90%。黃達能還帶領團隊走出田林縣,應邀到那坡縣及重慶市、貴州省等地,實施油茶嫁接換冠改造和技術指導。2019年,黃達能入選首批全國木本油料“一線工匠人才”庫,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聘為“鄉土專家”。
在田林縣平布村油茶低產林改造示范區園,新換冠嫁接1年多的油茶林長勢很好,每個嫁接芽都抽出幾條半米多長的枝條。該示范園基地規劃面積1000 畝,已全部完成改造,是目前全縣乃至全市最大的油茶大樹嫁接換冠示范基地,也是平布村集體經濟和村民聯營比較成功的典型。
平布村全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86 戶759人,全村貧困人口超過40%,2020年底全部脫貧。油茶低產林改造增加了平布村村民收入,鞏固了脫貧成果,意義重大。2019年5月,平布村成立了田林縣平布村恒旭油茶專業合作社,村集體以幫扶企業捐款383 萬元作為資金來源,124 戶558名村民以油茶林入股,通過“村集體+油茶專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推進油茶低產林改造,入股農戶年收入1.5 萬元,村集體經濟年收入50 萬元,實現村集體和農戶雙贏共富。
廣西林科院陳國臣教授用2018年廣西全區測產數據證明,油茶低產林改造效果明顯。百色市凌云縣泗城鎮、尤加鄉、下甲鄉等鄉鎮實施撫育改造的油茶低產林,平均畝產油量21.08 公斤;百色市西林縣八達鎮坡皿村實施撫育改造油茶低產林,平均畝產油量29.99 公斤,比低改前畝產油7.5 公斤增產300%;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斗江鎮江口屯實施嫁接換冠改造的油茶低產林,平均畝產油量57.47 公斤;岑溪市糯垌鎮黃堂村岑軟家實施回縮更新改造的油茶低產林,平均畝產油量20.29公斤。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岑溪市軟枝油茶種子園實施嫁接換冠改造后,第四年最高一株產果21 公斤,按6%果油率計算,折油1.26 公斤。
據初步統計,廣西全區的油茶優良高產品種種植面積約占30%,仍有70%沒有經過選優的本地普通油茶品種。從2020年廣西全區的油茶產量測定結果來看,油茶林畝產茶油在0.2 公斤—91.86 公斤之間,畝產茶油30 公斤以上的油茶林不到15%。因此,實施油茶低產林改造有很大的提產空間,也是讓百姓受益最快、最直接的辦法。

廣西油茶品種展覽

百色市田林縣低產油茶林經過高位嫁接換冠改造后,第五年進入盛產期
2021年2月4日,自治區林業局印發了《關于抓好區直林場實施油茶“雙千”計劃相關工作的通知》,提出自治區直屬國有林場當前要努力實現“提升油茶產出水平、做好機制模式示范”兩大目標,重點做好油茶基地建設、低產林改造工作,使廣西全區油茶種植面積到在“十四五”期間突破1000 萬畝;油茶產業綜合產值突破1000 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