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歡歡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北京 100052)
大宗商品企業由重資產向輕資產轉變根本途徑是大力發展電商平臺,其是緩解產能過剩的有效手段[1]。截至到2019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總額達8.03萬億元,出口總額占比約為50.7%,比進口總額高1.4%。截至2021年9月4日,據世衛組織最新數據顯示,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18946836例,死亡4539723例,新冠疫情蔓延對國際貿易產生巨大沖擊[2]。全球新冠疫情的暴發對世界經濟的沖擊是全方位的,主要體現在:(1)各國嚴格的邊境管控制度制約了當地零售、批發、物流等行業發展,抑制投資和生產效率提高,加劇了經濟衰退;(2)全球供應鏈和產業鏈斷鏈風險提高,延遲復工、銷售滯緩、勞動力不足、供應鏈斷裂等造成經濟分工不得不重新分配;(3)經濟領域從宏觀—中觀—微觀多層面遭受全方位破壞,甚至很多企業難以生存;(4)投資前景不明朗,投資者信心不足,全球資本市場大幅動蕩。
電商作為新型外貿形式,其線上交易、非接觸式交貨形式優勢得到充分凸顯,根據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中國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進出口交易規模出現大幅下降,而跨境電商是唯一保持正增長的貿易方式,線上及線下混合營銷策略成效顯著[3,4]。為進一步說明新冠疫情背景下大宗商品電商企業抗風險能力,本文以瑞茂通供應鏈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瑞茂通”)為研究對象,采用案例分析法,借助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凈利潤、凈資產收益等關鍵財務指標,多維度對比分析,解讀電商企業抗風險能力,并提出幾點未來發展策略。
瑞茂通于2000年成立,2012年8月公司出于對融資和發展需求,選擇借殼上市方式,成功在上交所上市(股票代碼:600180),成為我國首家以A股上市民營煤炭供應鏈服務企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沉淀,該公司以煤炭購銷為主要經營對象,兼顧從事焦煤炭、石油化工、棉花及有色金素等購銷業務。近年來,公司通過與信用度良好的大型企業深度合作,拓寬了業務市場,在地方政府大力扶持下,深化改革,成立合資公司,形成了混改經營模式。目前,該公司總市值61.80億元,凈資產63.25億元,已基本實現了全球化的大宗商品供應鏈網絡布局,擁有了強大的供應鏈掌控能力。
2014年全國煤炭企業出現大面積虧損,虧損額達到70%以上,在市場產能過剩,全國“互聯網+”及供給側改革綜合背景下,選擇電商平臺是企業克服發展瓶頸的有效途徑。2014年瑞茂通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出資2000萬元設立了瑞茂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在緊密圍繞政府“互聯網+”發展理念前提下,大宗商品煤炭B2B電子商務平臺—“易煤網”正式上線。至此,瑞茂通大宗商品供應鏈業務板塊、大宗商品電子商務平臺板塊、供應鏈金融板塊融于一體的戰略格局全面展開。經過6年的發展,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等高新技術不斷運用于易煤網平臺,平臺綜合服務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公司運營成本和服務水平得到明顯改善。
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對產業影響開始凸顯,經濟狀況出現下滑,煤炭上游企業復工遲緩,下游電力需求出現明顯收緊。自2020年第二季度開始,我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社會經濟出現明顯復蘇,需求得以提升,由于下游企業復工復產進度晚于上游企業,導致第二季度前期煤炭需求整體疲軟,煤炭價格跌破綠色區間。隨著需求回恢復,從二季度末開始,煤炭價格出現大幅反彈。到第四季度,煤炭供應收緊,供需失衡推升煤炭價格升至紅色區間。總體來看,2020年煤炭價格波動幅度較大,行業風險不斷加劇。2021年上半年全國疫情防控成果顯著,大宗商品價格整體上行,受全球經濟復蘇、貨幣寬松以及雙碳目標影響,煤炭價格不斷上漲,價格創下歷史新高,活躍的市場需求帶動了大宗商品供應鏈企業發展。
煤炭供應鏈業務作為瑞茂通公司的核心業務,經多年資源整合、渠道優化、垂直電商平臺的完善,為煤炭供應鏈業務打下了堅實基礎。結合產業背景,對瑞茂通2015年至2020年煤炭供應鏈業務進行分析,分析結果如圖1所示(圖中數據來自瑞茂通年報)。

圖1 2014年至2020年煤炭發運量
由圖可知,2020年瑞茂通發運煤炭約6427萬噸,同比下降4.36%,其中,國內發運總量約3811萬噸,同比下降9.00%;國際發運總量約2616萬噸,同比增長3.32%。造成國內煤炭業務下降的主要原因為國內進行疫情嚴格管控,市場需求降低,2020年9月國家推出碳中和方案后,公司作為行業龍頭企業,積極響應國家利好政策,積極與陜煤等煤礦龍頭企業深度綁定,在保證公司良好運營基礎上,積極拓展非煤業務,增強公司抗風險能力;國際煤炭業務增長主要由于公司加強了國際煤炭業務的拓展,進口煤炭業務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
利潤是企業可持續的基本需求,也是企業生產經營的根本目標。企業利潤主要包括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凈利潤和凈資產收益率等,瑞茂通多年利潤情況見表1。

表1 瑞茂通2014年至2021年上半年利潤狀況
由表1可知,從總體來看,瑞茂通從2014年至2020年營業收入從83.39億元增長到366.60億元,約為2014年營業收入的4.40倍;利潤總額從5.84億元降低到2.02億元,約為2014年利潤總額的0.35;凈利潤從5.02億元降低到1.56億元,約為2014年凈利潤的0.31;凈資產收益率從23.28%降低到4.78%,約為2014年凈資產收益率的0.21。雖然營業收入增長了近3.40倍,但公司利潤總額、凈利潤及凈資產收益率顯著下降,主要由于瑞茂通在經營過程中大宗商品原料成本、運輸成本、管理費用、研發投入等不斷增加,利潤空間壓縮,期貨和外匯出現了不同程度虧損。瑞茂通從2014年至2017年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凈利潤始終呈現增長趨勢,其主要原因是國內外市場狀況良好,公司構建多維一體的戰略格局優勢凸顯,B2B電子商務平臺——“易煤網”持續發力,促使公司健康發展。營業收入2016年增幅加大,約為2015年度的125.29%,其主要由于2016年公司深度挖掘煤炭供應鏈業務價值,深化一體化綜合服務平臺優勢,致力于構建供應鏈生態圈,使得公司營業收入階梯式增長。2018年至2020年公司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凈利潤整體呈現下降趨勢,其主要受全球經濟發展放緩,中外貿易摩擦不斷升級,中國宏觀經濟整體下行、供給側改革、產業結構優化、全球疫情暴發等諸多因素的影像,進口煤炭價格持續增長,公司2020年營業收入約366.60億元,同比下降約8.92%,利潤總額為2.02,同比減少約56.75%,凈利潤約為1.56億元,同比降低約90.85%。新冠疫情暴發給瑞茂通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公司從2014年凈資產收益率23.28%降低至2020年的2.54%,公司盈利能力達到最低谷。2021年全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公司加強互聯網平臺建設投入與維護,不斷完善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一體化系統平臺,多種業務線上進行。202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228.60億元,同比增長約33.29%,利潤總額約3.42億元,同比提高約76.29%,凈利潤約2.98億元,同比增加約102.72%,凈資產收益率為4.78%。
企業資產負債情況分析是判定企業經營狀況的重要指標,本文通過對瑞茂通2014年~2021年總資產、總負債、凈資產及負債率等指標的分析,了解新冠疫情背景下公司運營狀況,負債情況如表2所示。

表2 瑞茂通2014年至2021年上半年負債情況
由表2可以發現,從總體來看,瑞茂通從2014年至2021上半年公司總資產從79.88億元增長到318.2億元,是2014年總資產的近4倍;總負債從58.30億元增長到254.9億元,約為2014年總資產的4.37倍;凈資產從21.58億元增長到63.25億元,約為2014年凈資產的2.93倍。隨著公司多年的經營和發展,公司業務規模不斷壯大,大宗商品煤炭供應鏈業務更加完善,其他商品業務也在蓬勃發展,使得公司總資產和凈資產不斷增加,但公司負債率存在增大態勢,特別是新冠疫情的暴發,公司負債率達到了近些年新高。
企業股票情況分析是判定企業經營成果的重要指標,本文通過對瑞茂通2014年~2021年股票每股收益分析,了解新冠疫情背景下公司運營狀況,每股收益如表3所示。

表3 瑞茂通2014年至2021年上半年每股收益情況
由表3可以發現,從總體來看,瑞茂通從2014年至2021上半年公司每股受益從0.57元降低到0.29元,是2014年總資產的0.51。從具體來看,2017年公司每股收益達到了0.70,其主要由于公司對產業結構和各板塊業務進行了全面升級,優化了煤炭供應鏈業務,積極發展非煤產業,產業趨于多元化發展,在保證各供應鏈業務平穩發展同時,打造了易煤金融風控平臺,提高了企業控制風險的能力。2020年公司每股收益為0.15,降到近些年最低點,其主要由于多變的市場環境和新冠疫情的影響。2021年全球市場供需新格局基本形成,國內新冠疫情風險基本穩定,每股收益為0.29,同比增長了近1倍。
(1)針對目前企業核心業務——煤炭供應鏈業務,利用企業多年建立起的物流網絡及供應鏈資源優勢,加強與煤炭生產企業和大型物流企業長期戰略合作關系,簽訂長期戰略合作協議,形成集合上游的供應商、下游消費企業及產業鏈條中的物流方、倉儲方、檢測方、資金方為一體的供應鏈產業生態圈,降低采購及運輸成本。根據不用原煤品質特點,選擇有針對性的加工處理方式,根據不同客戶對煤炭品質需求,選擇科學摻配比例,提高原煤利用率。根據公司多年產業布局,根據客戶需求就近選擇煤源,降低運輸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在保證完成規定服務基礎上,積極撮合煤源企業與需求方深度合作,提供更優質的高附加值服務,提高雙方受益和滿意度。
(2)瑞茂通經營的大宗商品不單包括煤炭,還兼顧從事焦煤、焦炭、石油化工、棉花及有色金素等購銷業務,公司應根據不同商品類型,上下游企業供需要求,提供細致的個性化服務,進一步加強公司服務化水平和經營質量。目前,在全球新冠疫情防治常態化背景下,公司應進一步實現升級轉型,改善經營狀況,構建多元化市場布局,制定合理的營銷模式,靈活應對不斷變化的貿易形勢。
(1)公司目前在職人員共481人,其中本科以上學歷占94%以上,人才隊伍建設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在原有人才隊伍建設的基礎上,充分利用企業優勢,引進和培養創新團隊,為企業員工提供寬松高質量發展平臺,不斷優化企業環境。同時細化員工工作細則,發揮以老帶新傳承制度,使新入職員工盡快投入工作中,發揮個人專長。公司還應完善薪酬考核制度,并嚴格執行,按勞分配,合理劃分薪酬梯度,形成良性競爭工作環境。細化職能部門分工,堅持企業文化的同時,為有能力的年輕員工提供寬松的發展空間。
(2)公司目前基本形成了大宗商品供應鏈業務板塊、大宗商品電商商務平臺板塊、供應鏈金板塊融于一體的戰略格局,在此基礎上,公司應不斷強化企業管理水平,建立完善健全的規章制度,以優良服務為宗旨,提升業務人員水平。利用外部市場交易活動,提高公司內部員工的知識共享意識,將行業風險、經營風險最小化。不斷完善產業布局,增強公司抵抗外部不確定影響因素的能力,強化運營體系,在復雜多變環境下,使公司平穩發展。
(1)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國際貿易摩擦加劇、新冠疫情暴發、國內“碳中和”目標提出等因素勢必會加劇行業競爭,特別是新冠疫情防范常態化給公司長效發展提出了重大挑戰。在這種形勢下,公司應著力完善電商平臺,努力實現合適電子化、交易線上化、物流可視化、信息共享化,充分利用大數據網絡平臺優勢,提升平臺綜合風控服務水平,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增強一線員工對復雜市場環境應變能力,以敏銳的感知能力及時準確獲取市場數據,并及時通過電商平臺,準確分析市場走勢,并給出合理解決方案。
(2)技術是推動企業現代化轉型的重要因素,公司應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積極拓展大宗型商品市場,提升平臺交易的活躍度,與實力較強企業開展深度合作,提升企業互聯能力。公司應始終秉持服務為宗旨,運用強大的產業布局和完善的電商平臺系統,深度融合各板塊間互通互聯能力,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產業整合、新市場開拓、物流管理、金融覆蓋等于一體的綜合互聯。
(1)瑞茂通在不斷發展和壯大的同時,不可避免的會增加資金需求,在資金籌措方面應合理管控資金結構,完善資金監管體系,避免資金錯配風險。在流出資金方面,應及時跟進,密切關注債務方信用狀況,必要情況下及時回籠資金,降低不必要的風險和損失;在流入資金方面,應嚴格執行相關法律法規,提高良性投資項目比例,保證企業發展有充足的資金保障。
(2)企業管理部門應嚴格遵照相關法律法規,保證公司每筆業務均符合法律要求,簽署的所有合同應經過法務部門的嚴格把關,出現爭議業務時,應及時依據法律條文解決和處理,及時規避外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