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晨煒

中國科學技術部部長王志剛和俄羅斯科學與高等教育部部長法利科夫在中俄科技創新年開幕式上共同簽署《2020—2025年中俄科技創新合作路線圖》
進入21世紀,人類正處于迄今所知的規模最大的科技革命之中,各項科技創新激發出的點點星光,匯聚成照亮時代最耀眼的光芒。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嚴峻挑戰、世界經濟低迷、全球市場萎縮的背景下,加強科技領域開放是應對風險挑戰、實現發展共贏的必然選擇。
2019年6月5日,中俄兩國共同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發展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決定舉辦以“科技創新”為主題的2020—2021年“中俄科技創新年”活動,這是兩國從戰略高度擘畫科技合作的重大舉措,賦予了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新的內涵。
2020年8月26日,中俄科技創新年通過線上方式啟動,習近平主席和普京總統分別為開幕式致賀信,對中俄科技創新合作寄予殷切期望。
習近平主席在賀信中指出,“中俄作為負責任的世界大國和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大國,要順應時代大潮,把握發展大勢,推動兩國科研工作者和科技界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交流合作,為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普京總統也表示,“科技創新是當前俄中兩國最富前景的合作領域之一,決定著兩國發展的未來,影響著兩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衷心祝愿科技創新年成功舉辦,不斷為俄中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發展增添新內涵。”
活動舉辦近兩年來,根據《中俄科技創新年活動計劃議定書》,中俄雙方政府部門、高校、企業、科研機構、社會組織等多方面通力協作,克服疫情不利因素,啟動實施近三百場科技合作與交流活動,涵蓋學術交流、項目對接、人才培養、產業促進等廣泛領域,獲得了多方面成效。
2021年是“中俄科技創新年”的收官年,年底也將迎來閉幕式。兩年來,中俄兩國在疫情背景下仍如期舉辦“中俄科技創新年”,彰顯了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高水平與特殊性,向外釋放了兩國高度互信、精誠合作的強烈信號。值此收官之際,本期“特別策劃”聚焦“中俄科技創新年”重點活動(項目),邀請高校、科研機構相關領域專家介紹合作成果,探討在戰略方向、項目合作、平臺建設、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合作模式,總結雙方合作經驗與成效,推動合作走深走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