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西煤礦安全監察局 圖/徐建軍
實習編輯 李楠楠

2020 年9 月9 日4 時40 分,位于廣西河池市環江縣馴樂鄉境內的廣西環江下金煤業有限責任公司下金煤礦(以下簡稱“下金煤礦”)7130 進風巷掘進工作面發生一起透水事故,造成1 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約100萬元。
事故發生前,下金煤礦井下布置4 個作業地點,分別是七采區7123 工作面,7130 進風巷掘進面;八采區8109 工作面,8105 回風巷掘進面。礦井主采煤層為I 煤,煤層平均厚度2.2 m,頂底板為砂巖或粉砂巖,比較完整;礦井歷年鑒定為低瓦斯礦井。本次事故發生在7130 進風巷掘進工作面。
2020 年9 月9 日夜班,下金煤礦井下安排人員進行七采區7130 進風巷掘進作業,該巷于2020 年9 月1 日在+200 大巷由外往里方向的左側開口,以傾角35°上山掘進了18 m。事故發生時,在該地點有袁某(班長)、梁某、蒙某、韋某4 人作業。全礦當班下井人員含帶班領導、瓦斯員、抽水工共16 人。
凌晨4 時30 分,7130 進風巷開始放炮,4 時40 分已放好第二次炮,班長袁某、梁某、蒙某進入7130 進風巷排查隱患、進行臨時支護。其中袁某在工作面垱頭附近,蒙某距離工作面垱頭約4 m,梁某距離+200 大巷約4 m;韋某在7130 與+200 大巷交叉口裝車點附近。此時,袁某、蒙某發現工作面垱頭突然掉碴,袁某在呼喊同伴撤離的同時,自己往下跑往+200 大巷。蒙某發現垱頭矸石掉落較快,不敢往下跑,就地踩到離地40 cm 高的棚架連接板上,雙手攀著橫梁觀察垱頭。梁某同樣不敢往下跑,就地踩到棚架柱的連接板上,雙手攀著棚架橫梁觀察情況。在7130 與+200 大巷交叉口等待裝車的韋某則退到了距離7130 巷口十幾米外的+200 大巷中觀察情況。待到垱頭出水變小、穩定,蒙某、梁某與韋某匯合。3 人經查找,未發現班長袁某。
4 時50 分,由韋某電話向地面調度匯報。5 時20 分,帶班副礦長李某組織人員搜尋失蹤的袁某。6時10 分,通知河池救護中隊駐紅山礦區小隊,6時30 分,由礦區小隊管理人員帶領救護隊員下井施救。7 時56 分,施救人員在7130 與+200 大巷交叉口處礦車前的泥沙下找到袁某,經醫生現場鑒定,袁某已經死亡。
經核實,當班事故地點共4 人作業,死亡1 人;當班全礦入井人員16 人,安全升井15 人。
經調查認定,廣西環江下金煤業有限責任公司下金煤礦“9·9”透水事故是一起責任事故。
7130 進風巷上山掘進放炮后,巖柱變薄,現場作業人員對該巷道進行臨時支護時,老空積水突破巖柱發生透水,泥水砂漿迅速潰出,袁某避險不當,被透出的泥水砂漿掩埋致死。
1.企業未落實安全主體責任,違法違規布置采面
下金煤礦7310 進風巷掘進工作面巷道由傾角35°的全巖巷道掘進30 m 揭煤后,沿煤層掘進,布置在+200 大巷保安煤柱(即七采區回風巷煤柱)中的長度為223 m,而七采區尚有7123 回采工作面正在安裝機械準備開采,在七采區沒有完全開采完成前,屬違法在+200大巷保安煤柱中布置采面回收煤柱。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關于“礦山設計規定保留的礦柱、巖柱,在規定的期限內,應當予以保護,不得開采或者毀壞”的規定。
2.企業未按規定做好探放水工作
下金煤礦《7130 進風巷掘進工作面作業規程》中明確,7130 進風巷掘進前進方向是采空區,水患存疑,還明確規定了7130 進風巷在探放水作業未完成之前嚴禁掘進。實際施工作業時,7130 進風巷掘進前未按規定進行探放水。
同時,根據下金煤礦《7130 進風巷探放水設計及安全技術措施》規定,布置的7130 進風巷3 個探水鉆孔以打至采空區為準。實際施工作業時,7130 進風巷未打任何探水鉆孔,最終導致事故的發生。
3.技術管理工作缺失、圖紙管理混亂、圖實不符
下金煤礦具有近50 多年開采歷史,廢舊老巷道、采空區錯綜復雜。該礦沒有在日常使用的各種圖紙中如實準確標上采空區、舊巷道位置。7130 進風巷沿巷道掘進方向的+200 大巷煤柱,在現在使用的采掘工程平面圖中煤柱最小距離為40 m,煤柱中未標明有舊巷道,而實際上對照過去開采的舊圖紙,距離+200 大巷22 m 處和7130 進風巷右上方存在舊巷,事故發生時使用的圖紙與實際不符。7130 進風巷作業規程在設計時沒有準確標明舊巷位置,在作業點周邊舊巷及采區位置掌握不準的情況下,擅自違法違規冒險組織施工作業,在掘進18 m后導通舊巷,導致透水事故發生。
4.現場管理不到位
7130 進風巷掘進工作面事故當班的幾名掘進工均表示,有多個上班班次未見帶班礦領導、生產管理礦領導或安全員到該垱頭現場檢查生產安全情況,說明現場實際管理不到位,致使負責生產的礦領導及帶班均未能及時發現巷道頂板有滴水淋水等透水征兆。
5.隱患排查不到位,沒有及時發現透水隱患
事故發生前一天,7130 進風巷掘進垱頭開始變濕潤,事故前一班7130 進風巷垱頭開始出現滴水現象,這些透水征兆未被負責安全監督管理人員及時排查出來。
6.從業人員安全培訓不到位,對水害的認識和重視程度嚴重不足
下金煤礦防治水知識培訓不到位,從礦領導到礦工,對水害認識不足。作業規程明確了探水規定,編制探放水設計、措施,實際無人安排布置探水工作,無人監管探水工作的開展、實施,各種措施沒有得到落實;現場作業人員沒有掌握透水征兆和避災方法,發生透水后現場作業人員仍然往下山方向撤退,最終釀成事故。
一是依法依規開展采掘工作。煤礦禁止超出采礦許可證規定開采煤層層位或者標高進行開采;禁止超出采礦許可證載明的坐標控制范圍開采;禁止擅自開采規定保留的保安煤柱。
二是加強煤礦探放水工作。煤礦企業務必按“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原則執行,認真貫徹落實《煤礦防治水細則》,建立和完善防治水制度,嚴格執行井下探放水工作要求,抓好水害防治工作。
三是加強隱患排查整改工作。加強對作業地點隱患排查治理,對不按照作業規程施工作業的行為,要立即制止、糾正。
四是加強職工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加強對職工防治水知識、水害應急預案、自救互救和避險逃生技能的培訓,確保全體職工掌握井下透水征兆、應急處置等知識,熟悉避災路線。
五是加強現場管理工作。縣級煤礦安全監管部門要加強對煤礦領導下井帶班的監督檢查工作;煤礦企業必須嚴格落實礦領導下井帶班制度,礦領導要深入現場帶班,與員工同時下井,同時升井。
六是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建立健全各級領導安全生產責任制,并按照責任制要求,明確分工,加強日常安全管理,認真履行對本單位安全生產管理職責,認真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落實“真查、真停、真盯、真改、真驗”措施,層層落實安全生產管理責任,切實防范各類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