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憲良,盧 濤,杜永貴
(1.青島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山東 青島266071; 2.青島市即墨區農機推廣站,山東 青島266299;3.青島市招生考試院,山東 青島266108)
目前國內外植保機械總的發展趨勢是高效、經濟、綠色和安全,溫室大棚等設施栽培也應采取相應的病蟲害防治施藥技術,這不僅可以減少農藥的施用量,節省生產成本,還可以大幅度地降低農產品的農藥殘留,保證無公害、綠色農產品的生產[1-3]。但目前溫室大棚等保護地栽培多采用常規電動噴霧器噴霧施藥防治病蟲害,這種防治方式會造成棚室內濕度劇增,加劇溫室大棚內病原真菌、細菌的萌發、侵染和繁殖,為病蟲害的發生提供了條件,誘發一些病蟲害,加速病蟲害的傳播速度,使病蟲害迅速傳播蔓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同時,施藥勞動強度大,易造成施藥人員中毒[4-6]。為解決設施栽培環境下病蟲害防治的問題,依托《溫室大棚高效植保機具引進》項目引進精量電動彌粉機,開展了精量電動彌粉機噴粉施藥與電動噴霧器噴霧施藥的對比試驗研究,為精量電動彌粉機噴粉施藥在溫室大棚等設施栽培中的推廣應用提供技術支撐[7-10]。
電動精量彌粉機、背負式噴霧器、水敏紙、50%烯酰嗎啉可濕性粉劑(微粉)。
微粉施藥采用電動精量彌粉機噴粉,噴霧施藥采用常規電動噴霧器進行施藥。
1.3.1農藥利用率試驗
(1)微粉施藥利用率試驗。
在番茄栽培試驗區,在栽培行內任意選擇5個取樣點,每個取樣點選取3 m2,用白紙覆蓋好;根據種植作物與溫室大小計算出施藥量。準備好施藥機具,按操作要求施藥;施藥后待粉劑完全沉降后,收集5塊白紙上沉降附著粉塵,收集一起稱量計入表中,折算出全溫室地面沉降藥粉量,計算微粉施藥的利用率。
農藥利用率是指單位面積內沉積在靶標上的農藥量占所使用農藥總量的比例,也就是沉積率。

(2)噴霧器施藥利用率試驗。
在番茄栽培試驗區,按照5點取樣方法,任意選擇5個取樣點,每個取樣點選擇1株番茄秧苗,在每株番茄上、中、下3個位置的葉片上各布置1片水敏紙,用來測試噴霧霧滴在番茄不同位置的霧滴附著密度及沉積分布情況。試驗結束后,收集霧滴測試卡,通過霧滴掃描裝置掃描,并用Deposit Scan軟件分析,得到霧滴直徑等相關參數值,監測霧滴在番茄上、中、下的霧滴密度和藥液沉積量,計算農藥利用率。
1.3.2施藥效率對比試驗
選擇兩個番茄栽培對比棚分別采用電動精量彌粉機施藥和常規背負式噴霧器噴霧施藥,記錄施藥完成時間,計算施藥作業效率。
1.3.3藥效對比試驗
(1)試驗藥劑:50%烯酰嗎啉可濕性粉劑(微粉)(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2)試驗作物及病害:番茄,霜霉病。
(3)試驗共設2個藥劑處理,50%烯酰嗎啉可濕性粉劑(微粉),采用電動精量彌粉機噴粉處理,噴粉劑量0.03 g/m2;對照藥劑處理為50%烯酰嗎啉可濕性粉劑,采用噴霧器噴霧施藥,噴霧劑量0.03 g/m2,稀釋倍數為1 000倍,每間隔7 d施藥1次,共施藥3次,空白對照為噴施清水。噴藥前調查各樣點病情基數,每次噴藥后7 d調查發病情況,共調查4次。按照5點取樣法,隨機選取5個取樣區,每個取樣區隨機選取3個植株,并標記,每株調查全部葉片。在最后一次調查情況時進行藥害調查。
參照GB/T 17980.26—2000進行防治效果的計算,記錄每個樣點藥害程度。
番茄霜霉病病害分級標準:0級,無病;1級,病斑面積占整片葉面積的5%以下;3級,病斑面積占整片葉面積的6%~10%;5級,病斑面積占整片葉面積11%~25%;7級,病斑面積占整片葉面積的26%~50%;9級,病斑面積占整片葉面積的50%以上。
病情指數計算公式:病情指數=[∑(各級病葉數×相對級數值)/(調查總葉數×9)]×100%
防治效果(%)=[1-(CK0×PT1)/(CK1×PT0)]×100
式中CK0——對照區施藥前病情指數
CK1——對照區施藥后病情指數
PT0——藥劑處理區施藥前的病情指數
PT1——藥劑處理區施藥后的病情指數
噴粉施藥和噴霧施藥農藥利用率如表1和表2所示,電動精量彌粉機微粉施藥農藥有效利用率達到66.7%,電動噴霧器施藥農藥有效利用率僅為31.94%。

表1 噴粉施藥農藥利用率

表2 噴霧施藥農藥利用率
噴粉施藥與噴霧施藥效率對比如表3所示,精量電動彌粉機施藥作業效率166.75 m2/min,比常規噴霧防治提高20倍。

表3 噴粉施藥與噴霧施藥效率對比
噴粉施藥與噴霧施藥對番茄霜霉病的田間防治效果對比如表4所示。電動精量彌粉機施藥處理對番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為85.26%,高于對照藥劑噴霧施藥(71.94%),防治效果提升了13.2%,說明電動精量彌粉機噴粉施藥可用于防治番茄霜霉病。電動精量彌粉機施藥處理后7d對番茄霜霉病平均防治效果為42.88%,第2次施藥后7d對番茄霜霉病平均防治效果為54.10%,第3次施藥后7d對番茄霜霉病平均防治效果為85.26%,高于對照噴霧施藥處理相應各調查時期的防治效果。

表4 噴粉施藥與噴霧施藥對番茄霜霉病的田間防治效果對比
精量電動彌粉機是一種保護地設施栽培的彌粉專用植保機械,射程遠、控粉精準、彌散性好,彌粉機可以調節出粉量和風力,藥粉噴出后成彌霧狀,且帶靜電,施藥后藥劑在作物上中下葉片分布均勻,下部葉片略多,對病害有很好的控制效果,基本能達到溫室大棚等精準施藥的要求,且施藥作業時不需要進壟間,藥劑彌散全棚,分布均勻,且不增加棚室的濕度,晴天、陰天、雨天、霧霾天均可靈活使用,且噴出的微粉劑顆粒帶電,顆粒附著運動的靶標性好,易于附著在葉片的正反面,藥劑利用率高,防治效果佳,降低了農藥的施用量,減少對環境和蔬菜的污染。
經過試驗,精量電動彌粉機與電動噴霧器相比,農藥利用率提升了31.7%,施藥效率提升了20倍,防治效果提升了13.2%。從防治效果試驗來看,精量彌粉機施藥,能夠控制番茄的霜霉病的發生,噴粉施藥3次后,防治效果高達85.24%,且植株上的葉片未見新感染的霜霉病病斑,綜合考慮農藥利用率、作業效率與防效,采用電動精量彌粉機噴粉施藥比電動噴霧器噴霧施藥更經濟有效,更符合綠色生產的要求。建議在進一步試驗示范的基礎上逐步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