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欣,陳 婷,陳 焜,葉 夏,鄒 毅,顧 楊
(1.福建省農業信息服務中心,福建 福州350000; 2.福建省新大陸股份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350000)
隨著數字農業的發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農業對象進行可視化表達、數字化設計、信息化管理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之路[1-8]。依照農業農村部2018年頒布的“兩規定、兩規范”建設福建省農機安全監理信息系統是探索前沿數字農業信息化應用的典型案例[9-11]。
2019年3月15日,農業農村部印發了《2019年農機安全生產工作要點》,文件指出:大力推進農機安全監理信息化建設,積極參與“一網通辦”,提倡網上辦理業務,積極推進農機安全監理信息系統建設[12-16]。現有農機安全監理系統大部分沒有涉及數據共享、便民服務等方面[17-20]。
目前,福建省農機安全監理業務辦理手續繁雜,辦理業務以紙質為主,效率不高,缺乏相關農機、駕駛證等信息。因此,通過“互聯網+”的手段解決這些問題,做到“讓群眾少跑腿,讓數據多跑腿”。
依托福建省農機安全監理信息系統的建設,信息化技術融入到農機牌證監管的各個環節中,實現農機安全監理相關業務一站式辦理、數據信息互通、數字化監管的目標。
農戶購置農機的需求日益增長,線下紙質申報無法滿足管理信息化的要求。打破原有線下手工登記信息模式,實現全省農機設備及駕駛員基礎信息的在線錄入、統一管理尤為重要。
為保障駕駛員的生命財產安全,農機安全監管對時效性有較高的要求。安全監管要求針對農機設備、駕駛證提供實時到期提醒、超期預警服務,同時提供相關信息的便民查詢服務。
實時掌握作業農機的位置、作業狀態、作業軌跡等動態信息,建設農機設備的定位監測“一張圖”,可實現農機作業信息的實時動態監測、可視化表達和數字化管理。
系統面向農機所有人、農機駕駛員和農機安全監理人員,搭建農機管理、駕駛證管理、衛星定位設備管理、農機定位一張圖、綜合信息查詢、基礎信息、農機安全監理、公共信息、數據統計分析和網上辦事大廳等功能。
福建省農機安全監理系統是基于服務的架構體系,目標架構分為5層,即感知層、基礎層、數據資源層、應用層和展示層,如圖1所示。

圖1 系統架構
2.1.1感知層
實時感知農機監理相關過程中的各項數據,采用北斗定位設備、物聯網設備等終端,通過有線、無線方式上傳到福建“農業云131”大數據資源中心,為各項農機監理分析提供實時的數據支撐[21-22]。
2.1.2基礎層
基礎層包括系統層及網絡層,包含硬件、網絡基礎設施。目標架構搭建在福建省電子政務云計算平臺上。
2.1.3數據資源層
數據資源層為上層應用提供數據存儲支持。同時,與福建“農業云131”信息工程項目大數據資源中心、福建省政務數據匯聚共享平臺實現數據共享。
2.1.4應用層
應用層業務應用由農機管理、駕駛證管理、衛星定位設備管理、農機定位一張圖、綜合信息查詢、基礎信息、農機安全監理、公共信息、數據統計分析和網上辦事大廳等子系統組成。
2.1.5展示層
展示層是統一工作平臺面向最終用戶的入口,通過WEB端、福建農業指揮中心等方式進行展示[23]。
農機人員的駕駛證、行駛證和登記證書業務流程設計如圖2所示,農機所有人和農機駕駛員在線申報如圖3所示。

圖2 業務流程
(1)農機所有人和農機駕駛員既可以通過服務窗口現場提交申請,也可以登錄“福建省網上辦事大廳——我要辦”模板進行申報,如圖3所示,同時支持PC端網上辦事大廳進行申報。

圖3 在線申報
(2)采用現場提交申請的,收件后依據辦事指南中材料清單逐一核對是否齊全,對于材料不齊全的要告知,對于不符合條件的出具不予受理通知書。采用網上申報的方式,辦件先通過網絡受理進行預審,做初步審核,辦事群眾無需因申報材料不符合要求而不斷修改來回跑路,申報材料通過網絡預審合格后,農機手只需拿著證件原件等紙質材料,到相應窗口進行審查。
(3)受理通過后,有部分業務需要現場對農機進行安全技術檢驗,需進入特殊環節。若無需技術檢驗,直接審查申報材料,審核其是否符合國家的規定與規范。如有材料需要核實的情況,必須核實相關材料。
(4)審查通過后方可制證,申領人領取相關證件(農機駕駛證、行駛證和登記證書)。
(5)申報材料歸檔入庫。
(6)使用電子印章對電子證件實施簽章,業務辦結。
福建省農機安全監理信息系統的功能架構如圖4所示,系統門戶如圖5所示。

圖4 功能架構

圖5 系統門戶
(1)農機管理是指對于所有的農機設備信息進行記錄,實現統一管理。包括注冊登記、農機年檢、變更登記、補換證登記、轉移登記、轉入登記、登記事項更正、注銷變更和技術檢驗等功能,同時農機管理負責實現電子簽章功能。
(2)駕駛證管理是指對農機設備的駕駛人員信息進行記錄,實現統一管理。包括初次申領、增駕業務、換證申請、補證申請、轉出申請、轉入申請、檔案更正和注銷申請等功能。
(3)衛星定位設備管理是對安裝在農機設備上的衛星定位設備進行登記、跟蹤、管理的功能。實時追蹤衛星定位設備狀態,支持衛星定位狀態預警等操作。
(4)農機定位“一張圖”是實時掌握作業農機的位置信息、作業狀態、作業軌跡(圖6)等,實現農機作業信息的實時動態監測及可視化和數字化管理。

圖6 作業軌跡
(5)綜合信息查詢提供對農機設備和駕駛人員基礎信息進行查詢的功能。駕駛員信息表的部分數據如表1所示。

表1 駕駛員信息
(6)基礎信息是提供廠牌型號和人員管理。廠牌型號就是農機各型號的參數;人員管理就是考試員、檢驗員資質管理。
(7)農機安全監理主要提供對農機及駕駛員的到期提醒,超期提醒,同時提供查詢農機鎖定信息、農機解鎖信息、駕駛員鎖定信息和駕駛員解鎖信息等方面的安全監管。
(8)公共信息服務提供打印模板的功能。
(9)數據統計分析提供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登記情況報表和駕駛人員登記情況報表信息。
(10)網上辦事大廳是對社會公眾線上申請的業務進行受理、審批的處理。
(11)歸檔后,工作人員可以直接在系統內對證件進行電子簽章,生成駕駛證、行駛證和登記證書的電子證照,并同步到省級和各地市的證照管理系統,工作人員無需再次登錄各地市證照平臺手工錄入證照信息,加快了電子證照在行政審批服務中的信息共享和應用,申請人下次辦理相關業務時無需再提交規定的紙質證照(無法調用到電子證照的除外)。
采用B/S體系結構,在Springboot框架基礎上使用Java語言開發,開發環境為Jdk1.8+Springboot 2.0.1+node.js+vue+mysql+redis,用戶通過瀏覽器直接訪問統一綜合門戶(福建“農業云131”信息工程項目),登錄系統進行信息查詢與業務辦理。
實現了農機業務辦理便捷化、信息查詢統計和輸出個性化、業務檔案電子化。各級農機監理機構在統一的平臺下快速辦理農機和駕駛證各項行政審批業務、實時打印業務相關的材料證件,讓群眾少跑腿,提高了行政效能,優化了審批服務,提升全省各級農機監理工作網絡化、標準化、數字化管理水平。
目前,系統已在福建全省投入使用,農機累計記錄數183 091條,完成26 999筆農機業務辦理,駕駛證累計記錄數107 267條,完成49 274筆駕駛證業務辦理,系統日活躍用戶118位,系統訪問量達77 425次。
為進一步推廣福建省農機安全監理信息系統,提升農機社會化服務水平,后期系統規劃與省級政務平臺的對接,包括福建省政務服務APP統一平臺(閩政通APP)、省電子證照平臺等[24]。新增考試系統,完善駕駛證申領監管,縮短駕駛證出證周期。開放預審批功能,降低反復提交審批的風險,簡化申報流程。逐步完善便民服務,最終實現“一趟不用跑”的現代化政務服務。
通過規劃設計福建省農機安全監理信息系統,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完成了業務線下辦理到在線受理的轉換,完善了農機企業數據匯聚,實現了駕駛員從考試到申領駕駛證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解決了福建省農機監理業務辦理手續繁雜、辦理效率不高、數據貧瘠、數據開放共享能力差的問題,達成了“利政惠企便民”的目標,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及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