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迎春
(鹽城市第四人民醫(yī)院三病區(qū) 江蘇 鹽城 224000)
抑郁癥是一種發(fā)病率較高的抑郁障礙性疾病,患者表現(xiàn)為心境低落、意志活動減退以及思維遲緩等,且心境低落持續(xù)時間較長,與其所處的環(huán)境極不相符,患者消沉情緒持續(xù)加重甚至發(fā)展至悲痛欲絕,出現(xiàn)悲觀厭世的情況,部分患者還可出現(xiàn)自殺企圖及行為。隨著患者病情的加重運動性激越升高,并出現(xiàn)妄想以及幻覺等一系列精神病性癥狀,抑郁癥的發(fā)病時間長復發(fā)率高,對于患者的生活質量產(chǎn)生嚴重影響。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工作節(jié)奏的加快以及壓力的增加,使得抑郁癥的發(fā)病率升高[1]。藥物治療是抑郁癥患者治療中的重要基石,然而抑郁癥患者受到心境低落、認知功能受損等影響,使得服藥依從性不佳,直接影響其疾病控制效果,所以加強抑郁癥患者的科學護理來改善其服藥依從性至關重要。本文分析對抑郁癥患者提供綜合護理在提升其服藥依從性和改善護理滿意度方面的護理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6月—2020年8月本院74例抑郁癥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組,觀察組37 例,男20 例、女17 例:年齡21 ~67 歲,平均年齡(39.7±0.4)歲;抑郁癥發(fā)病時間3 個月~4 年,平均(1.6±0.3)年;受教育水平:高中及以下23 例,高中以上14 例。對照組37 例,男19 例、女18 例:年齡20 ~68 歲,平均年齡(39.6±0.5)歲;抑郁癥發(fā)病時間2 個月~4 年,均值(1.5±0.4)年;受教育水平:高中及以下22 例,高中以上15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符合抑郁癥的診斷標準;②患者與家屬對研究知曉并可配合實驗;③患者具備自主判斷能力,且能夠配合完成問卷調查。排除標準:①合并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②合并血液系統(tǒng)病變者;③合并重度精神疾病者;④合并免疫系統(tǒng)疾病者。
對照組患者為常規(guī)護理,如日常用藥指導與用藥監(jiān)督、生活護理、環(huán)境護理等。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綜合護理。(1)心理護理:需要盡快與患者之間構建融洽的護患關系:例如患者在入院時護士保持親切和藹的態(tài)度與形象,面帶微笑地給予患者熱情接待,與患者進行充分的語言溝通,了解其病情狀況以及相關基本資料,例如患者的性格特點、受教育水平、家庭成員情況以及日常興趣愛好等。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加強心理疏導,防止患者由于受到病情影響而造成心理負擔和思想壓力進一步加重的情況,確保患者良好的用藥依從性。經(jīng)查閱資料18:00—21:00 是多數(shù)抑郁癥患者一天當中心理狀況最優(yōu)的時段,所以可以選擇該時段給予患者心理疏導確保護理效果。在護理中需要充分與患者進行有效的語言溝通,并采用發(fā)問、鼓勵以及誘導等方式盡快走進其心里世界,分析患者出現(xiàn)抑郁心理的根本原因,并運用鼓勵性和安慰性的語言給予患者有效的心理疏導,改善患者心理耐受度,從而確保患者能夠逐步走出抑郁狀態(tài),并改善患者的思想壓力,確保其良好的依存性及配合度。(2)健康教育:通過淺顯易懂的語言詳細向患者和家屬講解關于抑郁癥疾病的知識,例如發(fā)病原因、進展過程、治療藥物與治療中注意事項等。還要向患者講解遵醫(yī)囑用藥治療對于改善病情和加快康復的重要性。針對患者的錯誤認知需要積極的進行糾正并進行反復詢問,進一步強化患者在藥物治療中的服藥認知。(3)藥物護理:詳細告知患者具體的用藥方法,在患者服藥期間需要進行督促,確保其服藥后方可離開。有針對性地向患者講解抗抑郁藥物的作用機制、臨床效果、具體用法和用量等。向患者講解用藥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副反應和有效的應對與處理措施,從而確保患者良好的用藥依從性。充分發(fā)揮家屬的積極作用,使其能夠參與到患者日常用藥監(jiān)督工作中。加強與患者家屬的充分溝通,使其了解藥物治療的重要性以及長期堅持用藥的目的,向家屬講解正確的用藥方法,并鼓勵其對患者日常用藥情況進行記錄,從而更加全面的掌握患者日常用藥情況,維持其藥物療效。通過鼓勵的方式引導患者將藥物治療后的自我感覺效果以及益處等進行記錄,并通過定期開展病友交流會的方式引導患者之間進行分享經(jīng)驗,使患者之間能夠相互鼓勵以及進行用藥監(jiān)督,從而進一步改善患者的藥物認知以及用藥依從性。(4)社會支持:多數(shù)抑郁癥患者具有自卑的負面心理,例如認為自己屬于異類,容易出現(xiàn)不敢或不愿與他人交流的情況,甚至拒絕參加各類集體活動,使得患者自閉心理進一步加重。所以在護理中要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狀況,并及時向患者和家屬講解其目前病情改善狀況或者出現(xiàn)的進展情況,指導家屬正確語言溝通技巧,使其能夠和患者做好有效的溝通和交流。鼓勵家屬為患者提供充分的關懷、理解、包容與支持,并向患者家屬詳細講解嚴格遵循醫(yī)囑堅持用藥的目的,從而使家屬能夠做好患者日常服藥的監(jiān)督和管理,進一步提升患者治療中的用藥依從性。
(1)對比兩組患者在護理后的服藥依從性,即完全依從:患者能夠積極主動的配合完成藥物治療,隨訪2 個月內(nèi)未出現(xiàn)私自停藥或更改劑量的情況;部分依從:患者能夠在護士的監(jiān)督下配合完成藥物治療,隨訪3 個月內(nèi)用藥不依從事件<3 次;不依從:患者拒絕配合藥物治療,隨訪3 個月內(nèi)用藥不依從事件≥3 次,服藥依從性=完全依從率+部分依從率。(2)應用自擬“護理滿意度問卷表”對兩組患者開展護理滿意度調查,均于意識清醒狀態(tài)下調查,并分為非常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率+基本滿意率。
采用SPSS 19.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頻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后,觀察組的服藥依從性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服藥依從性比較[n(%)]
護理后,觀察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總滿意度比較[n(%)]
抑郁癥是近年來高發(fā)的慢性疾病,該疾病的誘發(fā)因素較多,例如社會因素、患者心理因素和日常行為狀況等。近年來抑郁癥的發(fā)病率較高且患者的治療難度高,例如復發(fā)率高以及病程周期長等,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服藥依從性將直接影響其疾病控制效果和復發(fā)率,所以確保患者在治療中能夠規(guī)律的進行藥物治療,是確保其疾病控制效果和避免再次復發(fā)的重要環(huán)節(jié)[2-4]。護理人員與患者之間需要進行密切的接觸,所以要充分發(fā)揮護理的作用,改善患者的疾病認知和用藥依從性。通過開展個體化的健康宣教以及心理疏導,從而改善患者治療過程中的用藥依從性,并且這也是改善護患關系和進一步提升護理滿意度的有效途徑。從本次的研究結果可知,觀察組通過為其提供綜合護理,患者的服藥依從性高于同期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這表明,綜合護理的運用有利于改善抑郁癥患者治療中的服藥依從性。原因在于綜合護理中以患者作為核心,注重與患者之間的密切溝通,并建立融洽的護患間關系,這為后期各項護理措施的運用和開展奠定了重要基礎。通過護患之間建立良好融洽的關系,有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健康宣教,提升健康宣教內(nèi)容的可行性以及可信度,所以有助于提升患者的配合度和依從性[5]。本研究中進一步對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表明,綜合護理的運用可有效改善抑郁癥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分析原因,在于綜合護理的應用中能夠切實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問題,了解患者的情況與需求并盡可能的滿足,在與患者構建良好關系的基礎上,提供更具人性化的關懷和幫助,從而使患者感受到護理人員的溫暖以及關愛,所以可更好地提升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對于抑郁癥患者通過給予綜合護理能夠有效提升其服藥依從性,并可能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