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超,李大柱,郭正梅
(洛陽市第五人民醫院 精神十三科,河南 洛陽 471013)
精神分裂癥作為典型精神疾病之一,其發病年齡跨度較大,不同年齡段均有一定的發病率,老年群體發病率相對較高。精神分裂癥患者在發病過程中常伴有抑郁癥狀,若不及時進行治療干預,將嚴重影響患者生理與心理健康,危害極大。阿立哌唑在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中使用較多,該藥物能夠有效調節神經系統功能;阿戈美拉汀作為臨床廣泛使用的抗抑郁藥物,可有效緩解抑郁、焦慮癥狀[1-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以上兩種藥物聯合治療老年精神分裂癥伴抑郁癥患者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精神分裂癥伴抑郁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40例。對照組中男18例,女22例;年齡62~84歲,平均(73.52±4.36)歲;病程3~22個月,平均(13.52±4.27)個月;文化程度:小學4例,初中7例,高中13例,大專及以上16例。觀察組中男19例,女21例;年齡63~85歲,平均(74.05±4.21)歲;病程4~23個月,平均(13.86±4.04)個月;文化程度:小學3例,初中6例,高中14例,大專及以上17例。兩組的性別、年齡、病程、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精神分裂癥防治指南》第2版中精神分裂癥的相關診斷標準[3];②符合《老年期抑郁障礙診療專家共識》 (2017)[4]中相關抑郁癥的診斷標準;③年齡>60周歲;④臨床資料完整;⑤患者及其家屬對本研究無異議。排除標準:①合并臟器損傷者;②依從性較差者;③免疫功能異常者;④臨床資料缺失者;⑤意識不清者。
1.3 治療方法對照組采用阿戈美拉汀片(Les Laboratoires Servier Industrie,進口藥品注冊證號H20120303)治療,口服,初始劑量為25 mg/次,使用頻率為1次/d,睡前服用;用藥2周后,根據患者病情變化增加劑量,一般增加50 mg/次,期間密切注意患者病情變化。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聯合阿立哌唑片(成都康弘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1501)治療,口服,初始劑量為10 mg/次,使用頻率為1次/d,睡前服用;用藥2周后,根據患者病情變化增加劑量,最大使用劑量單日不超過30 mg。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3個月。
1.4 觀察指標①治療效果。根據陽性及陰性綜合征量表(PANSS)對兩組的治療效果進行評估。臨床癥狀基本消失,PANSS減分率≥75%即為顯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PANSS減分率30%~74%即為有效;臨床癥狀無明顯好轉,PANSS減分率<30%即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焦慮、抑郁狀況。分別在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使用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漢密頓焦慮量表(HAMA)對兩組的抑郁、焦慮狀況進行評分,評分越高表示患者抑郁、焦慮癥狀越嚴重。其中,HAMD評分8~19分為輕度抑郁,20~35分為中度抑郁,>35分為重度抑郁;HAMA評分7~13分為輕度焦慮,14~28分為中度焦慮,>28分為重度焦慮。③生活自理能力。分別在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使用住院精神病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評定表(ADL)對兩組的生活自理能力進行評價,評定表采用百分制,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越強。
1.5 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n(%)]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s)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的治療效果比較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7.50%,高于對照組的77.50%(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的HAMD、HAMA評分比較治療后,兩組的HAMD、HAMA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的HAMD、HAMA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的HAMD、HAMA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的HAMD、HAMA評分比較(±s,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 P<0.05。
組別 n HAMD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0 25.62±4.53 13.14±1.59a 25.57±4.63 14.52±2.51a對照組 40 25.49±4.47 18.62±2.53a 25.70±4.38 19.46±2.33a t 0.129 11.599 0.129 9.123 HAMA評分P 0.898 0.000 0.898 0.000
2.3 兩組的ADL評分比較治療后,兩組的ADL評分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的ADL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的ADL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的ADL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 t P觀察組 40 62.17±6.54 83.27±7.23 13.688 0.000對照組 40 62.41±7.03 80.11±6.45 11.733 0.000 t 0.158 2.063 P 0.875 0.043
精神分裂癥主要由中樞神經系統紊亂所導致,主要臨床表現為情緒、行為異常,判斷能力喪失等。該病發病機制至今尚未明確,遺傳、環境因素、心理壓力等均是其重要誘因。現階段,對于精神分裂癥臨床尚無有效治愈手段,老年患者更容易因病情的反復與心理壓力等因素引起抑郁、焦慮等情緒,從而導致抑郁癥的發生。目前,藥物保守治療是老年精神分裂癥伴抑郁癥患者的主要治療方式。阿立哌唑是臨床治療精神疾病的常用藥物,屬于第二代抗精神藥物,本質是多巴胺穩定劑,其作用于人體能夠有效改善多巴胺功能,調節神經系統功能,緩解陰性癥狀[5]。同時,該藥物對患者自身內分泌影響較小,應用于老年患者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另外,該藥物在進入體內后,能在短時間內發揮作用,3 h后藥物濃度達到一個較高水平,藥效發揮時間長,能夠持續作用48 h以上,在臨床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治療中得到一致認可。阿戈美拉汀作為新型抗抑郁藥物,是褪黑激素類藥物的一種,本質上屬于MT1、MT2受體激動劑與5-HT2C受體拮抗劑,在藥物進入體內后能夠有效促進多巴胺的分泌,促進腦部神經元的再生。老年患者睡眠質量較差,抑郁癥的發生使患者入睡困難癥狀進一步加重,阿戈美拉汀的使用可有效促進海馬部位神經再生,使老年患者晝夜節奏得到調整,改善患者睡眠,有效緩解抑郁癥狀[6]。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HAMD、HAMA評分均低于對照組,ADL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阿立哌唑聯合阿戈美拉汀治療老年精神分裂癥伴抑郁癥患者能夠取得顯著的臨床效果。
綜上所述,阿立哌唑聯合阿戈美拉汀治療老年精神分裂癥伴抑郁癥患者效果顯著,可有效緩解患者抑郁、焦慮狀態,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