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穎,楊琳
(南陽醫專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二病區,河南 南陽 473000)
心力衰竭(心衰)是指由于心肌炎、心肌梗死等原因引起心肌結構異常、功能障礙,進而導致患者心室射血能力或充盈能力下降的一種疾?。?-2]。研究[3-5]顯示,運動康復能夠改善心衰患者的心肺功能,改善患者心力儲備,加強患者運動耐力,調節患者內分泌狀態,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在實際臨床工作中可以根據患者個人情況制定康復運動方案,但是由于沒有客觀運動量化指標,難以客觀地制定精準的康復運動方案。代謝當量以患者靜息狀態能量代謝水平作為基礎來計算其他活動的相對水平,使制定個性化且安全的運動康復護理方案成為了可能[6]?;谝陨媳尘埃狙芯刻接懟诖x當量的心功能分級精準匹配運動康復護理對心衰患者心功能以及肺功能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心衰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40例。試驗組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齡分布在43~72歲,平均年齡為(65.32±4.27)歲;心功能Ⅱ級22例,Ⅲ級14例,Ⅳ級4例。對照組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齡分布在43~72歲,平均年齡為(66.22±4.39)歲;心功能Ⅱ級23例,Ⅲ級12例,Ⅳ級5例。兩組的年齡、性別比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本研究的80例心衰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通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①確診為心力衰竭;②年齡在75歲以下;③自愿參與本研究;④臨床資料完整;⑤具有良好的治療依從性。排除標準:①具有嚴重系統性疾病者;②靜息心率>120次/分,收縮壓>180 mm Hg,舒張壓>100 mm Hg者;③患有心理疾病或精神疾病者;④中途退出本研究者;⑤無法完成研究內容者。
1.3 干預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飲食管理、運動指導等。試驗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基于代謝當量的心功能分級精準匹配運動康復護理:①組建心衰運動康復護理小組:對納入小組的成員進行專業培訓,內容包括基于代謝當量的心功能分級精準匹配運動康復的應用價值、應用方法,并對小組成員進行考核;②根據患者心功能分級分別開展1~5 MET代謝當量的活動,每天活動兩次,持續時間根據患者心功能分級進行一定程度調整,控制在5~15分鐘;③在整個運動過程中護理人員持續關注患者的狀態,當患者出現胸悶、胸痛、氣喘、發紺等癥狀時應立即停止運動;④定期對患者進行身體檢查,詳細記錄患者生命體征,并定期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進行生動、容易理解的疾病宣教;⑤定期對患者身體以及心功能狀態進行重新評級,及時調整康復方案,患者出院后繼續遠程對患者進行干預,使患者維持運動康復狀態。
1.4 觀察指標統計兩組的左室射血分數、6 min步行距離、心功能分級;統計兩組的峰值耗氧量(VO2peak)、二氧化碳通氣當量斜率(VE/VCO2slope)。
1.5 統計學分析使用SPSS 20.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數數據行χ2檢驗,計量數據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心功能指標干預后,試驗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數、6 min步行距離、心功能分級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心功能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的心功能指標比較(±s)
時間 組別 n 左室射血分數(%)6min步行距離(m) 心功能分級干預前 試驗組 40 40.21±3.18 90.22±5.25 3.29±1.02對照組 40 41.32±3.16 91.18±5.22 3.34±1.13 t 1.565 0.820 0.207 P 0.121 0.414 0.836干預后 試驗組 40 58.94±4.52 257.32±11.48 1.34±0.56對照組 40 49.31±3.87 187.23±9.56 2.23±0.87 t 10.235 30.067 5.440 P 0.000 0.000 0.000
2.2 肺功能指標干預后,試驗組患者的VO2peak顯著高于對照組,VE/VCO2slope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肺功能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的肺功能指標比較(±s)
組別 n VO2 peak(mL·min-1·kg-1)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試驗組 40 15.87±2.42 20.14±3.15 32.67±4.13 26.57±2.65對照組 40 16.01±2.33 17.13±2.75 32.63±4.21 30.22±2.71 t 0.263 4.552 0.042 6.090 P 0.792 0.000 0.965 0.000 VE/VCO2 slope
心衰是各種心血管疾病發展的終末階段,據統計[7],我國35~74歲人群心功能不全的發病率約為0.9%,60歲以上人群的心衰比例高達6%~10%,而且隨著年齡的增加患病率會逐漸上升。心衰患者臨床常用的治療方式為應用強心、利尿、擴血管藥物在短期改善患者的血流動力學,但是長期應用藥物會產生較多的副作用,治療依從性較低[8]。心衰患者的常規護理一般以靜養為主,限制患者進行運動鍛煉,能夠延緩患者病情進展,但是對患者運動能力的恢復沒有益處[9]。代謝當量以患者靜息狀態能量代謝水平作為基礎來計算其他活動的相對水平,可對活動方式的強度和活動量進行客觀定量評價,基于代謝當量的心功能分級精準匹配運動康復護理能夠針對患者的具體病情制定適合患者的個性化運動康復方案,能夠改善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指標,提升心功能,提高生活質量[10]。本研究選擇80例心衰患者作為對象,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干預,試驗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基于代謝當量的心功能分級精準匹配運動康復護理,結果顯示,干預后,試驗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數、6 min步行距離、心功能分級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峰值耗氧量(VO2peak)顯著高于對照組,二氧化碳通氣當量斜率(VE/VCO2slope)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上述結果表明,對心衰患者采用基于代謝當量的心功能分級精準匹配運動康復護理臨床效果顯著,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以及肺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基于代謝當量的心功能分級精準匹配運動康復護理能夠顯著改善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及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