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淑蔓,王慧慧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甲狀腺外科,河南 鄭州 450052)
外科手術是目前臨床治療甲亢、甲狀腺瘤、甲狀腺增生等甲狀腺疾病的有效手段,但因甲狀腺結構復雜、血液供應豐富,且鄰近其他器官與神經,手術難度往往較大,并且易引發喉返神經損傷、呼吸困難等并發癥;加上甲狀腺手術應激性刺激較其他手術更為嚴重,患者易產生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加重術后疼痛,繼而影響術后康復[1-2]。因此,對甲狀腺術后患者進行必要的護理干預臨床意義重大。本研究探討個性化護理干預對甲狀腺術后患者負性情緒、疼痛程度及并發癥發生率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行手術治療的甲狀腺患者94例,其中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45例患者納入對照組,2019年1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49例患者納入研究組。對照組中男16例,女29例;年齡21~58歲,平均年齡(39.05±8.32)歲;疾病類型:甲亢13例,甲狀腺增生26例,甲狀腺瘤6例。研究組中男18例,女31例;年齡23~57歲,平均年齡(40.86±7.97)歲;疾病類型:甲亢15例,甲狀腺增生29例,甲狀腺瘤5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符合2019年《ACR Appropriateness CriteriaRThyroid Disease》中甲狀腺疾病的診斷標準[3];患者知情、自愿參加本研究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伴有意識障礙、精神障礙、手術禁忌證、麻醉禁忌證、肝腎功能障礙、凝血功能障礙、免疫系統疾病者;孕婦、哺乳期女性;臨床資料不全者。
1.3 干預方法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干預,關注患者血氧飽和度、血壓等生命體征,給予健康宣教、體位指導、飲食指導等。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個性化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①心理護理。甲狀腺術后患者多伴有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應加強與患者的溝通,減輕其心理壓力。對于出現抑郁情緒的患者,應多講解術后康復有關知識,講解成功案例,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囑咐家屬多給予患者關心與愛護;對于術后緊張心情尚未平復的患者,多給予其安撫,詢問是否有不適感,耐心做好解釋工作;對于存在焦慮情緒的患者,掌握其喜好,播放其喜愛的歌曲,或為其提供喜愛的作家的書籍,轉移注意力。②疼痛護理。若患者疼痛程度輕微,選擇物理鎮痛(冷敷、熱敷等)、心理鎮痛(聽音樂、深呼吸、閱讀等)方式;若疼痛程度較嚴重,選擇藥物鎮痛方式,遵醫囑給予止痛劑。③并發癥護理。若患者呼吸不暢,護理人員應協助其取合適體位,必要情況下可給予吸氧、機械通氣;若患者出現手足抽搐癥狀,注意觀察患者手足及面部是否出現僵硬、麻木情況,根據具體情況遵醫囑增加鈣劑攝入量;若出現喉返神經損傷有關癥狀,嚴密觀察患者術后吞咽、進食情況,在咳嗽時及時輔助其調整體位。④用藥指導。術后規范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依照甲狀腺術后患者可能出現的感染類型選用抗感染藥物類型、使用時間、使用量,并監督患者用藥情況。
1.4 觀察指標①比較兩組干預前后的負性情緒。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患者的負性情緒進行評估,總分均為0~100分,分值越高提示負性情緒越嚴重。②比較兩組術后12 h、24 h、48 h的疼痛程度。采用VAS評分進行評估,總分0~10分,分值越高提示疼痛程度越嚴重。③比較兩組的并發癥(手足抽搐、呼吸困難、喉返神經損傷等)發生率。
1.5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負性情緒干預前,兩組的SAS、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研究組的SAS、SD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SAS、SDS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的SAS、SDS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SAS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研究組 49 52.33±4.12 21.45±2.08 53.89±4.51 21.66±1.67對照組 45 51.29±4.03 34.26±2.37 52.53±4.24 32.15±2.36 t值 1.235 27.904 1.503 25.034 P值 0.220 0.000 0.136 0.000 SDS評分
2.2 疼痛程度研究組術后12 h、24 h、48 h的VA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VAS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的VAS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術后12h 術后24h 術后48h研究組 49 3.17±1.05 2.33±0.98 1.96±0.74對照組 45 5.25±1.56 3.41±1.32 2.78±0.90 t值 7.639 4.528 4.841 P值 0.000 0.000 0.000
2.3 并發癥發生率研究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2.04%,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5.56%(P<0.05)。見表3。

表3 兩組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目前,臨床多采用手術方式對甲狀腺疾病患者進行治療,患者由于擔心手術效果,加之術后疼痛、并發癥等影響,往往焦慮、抑郁情緒嚴重,故給予其科學護理尤為重要[4-5]。個性化護理屬新型護理方法,以患者需求為中心,基于患者實際情況,為其提供針對性護理服務。李竹巖等[6]的研究指出,給予甲狀腺患者個性化護理干預,可降低術后疼痛程度,緩解焦慮情緒,促進術后康復。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研究組的SAS評分、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個性化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甲狀腺術后患者的負性情緒。分析原因在于個性化護理干預針對患者不同心理狀態采取相應的疏導方法,有效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從而增強患者安全感,提高治療配合度,對術后康復具有積極影響。疼痛是術后患者常見的主訴,可損傷機體各個系統功能,不利于術后康復。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術后12 h、術后24 h、術后48 h的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個性化護理干預可有效緩解甲狀腺術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分析原因在于個性化護理干預根據患者的疼痛程度制定個性化緩解方式,可使護理工作更準確、更科學,從而將疼痛程度控制在最低水平,縮短疼痛持續時間。甲狀腺接近食管、氣管、迷走神經,手術過程中極易損傷以上器官與神經,引發一系列并發癥,拖延康復進程。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個性化護理干預可有效降低甲狀腺術后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分析原因在于個性化護理干預針對患者的不適情況采取相應處理措施,給予健康指導,有效降低了并發癥發生風險。
綜上所述,個性化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甲狀腺術后患者的負性情緒,減輕疼痛程度,降低并發癥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