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紅,王小林
廈門市中醫院兒科,福建廈門 361009
支氣管肺炎是兒童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多見于嬰幼兒時期,是導致嬰幼兒死亡的重要原因[1]。由于支氣管肺炎具有病程長、遷延難愈等特點,所以部分患兒需要接受系統性家庭長期跟蹤治療,繼而避免病情惡化,保證整體治療效果[2-3]。目前,針對支氣管肺炎患兒,臨床除了采取止咳平喘、退熱、鎮靜、吸氧、抗病毒、抗菌等對癥治療措施外,普遍采用激素治療,以期緩解癥狀,抑制疾病進展,維持正常肺功能[4]。然而,多數支氣管肺炎家長缺少對于霧化知識的了解,加之擔心糖皮質激素具有不良反應,所以回歸家庭后對霧化治療的督促效果并不理想,極大程度上影響了治療的依從性與有效率[5-6]。因此,亟需通過一種持續性護理方案保障支氣管肺炎患兒的家庭霧化治療質量。延續性護理是對常規護理的有效延伸,該護理模式通過對出院患者進行持續性的隨訪與指導,能夠有效促進其康復進程,降低疾病復發率。2019年1月—2020年12月該院對152例支氣管肺炎患兒應用了延續性護理措施,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研究對象均為方便選取該院收治的支氣管肺炎患兒304例。納入標準:符合《兒兒科學(第9版)》[7]中對于支氣管肺炎的診斷標準;入組年齡5~14歲;患兒照護家長具有良好的理解與溝通能力,同意實施家庭霧化治療與相關隨訪工作;患兒家長對于該次研究內容知情,已簽署研究相關《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嚴重心腦血管疾病患兒;肝腎功能異?;純?;其他呼吸系統疾病患兒;因先天器質性疾病所致的喘息患兒;有糖皮質激素過敏史患兒。304例患兒以隨機數表法劃分為兩組,并進行雙盲研究。對照組152例中男80例,女72例;年齡6~14歲,平均(9.20±1.45)歲;病程1~7 d,平均(3.20±0.58)d;住院時間2~5 d,平均(3.50±0.40)d;居住地:城市122例,鄉鎮19例,農村11例;家庭照護者文化水平為大專及以上52例,高中56例,初中32例,小學12例。研究組152例中男81例,女71例;年齡5~13歲,平均(9.22±1.34)歲;病程1~7 d,平均(3.20±0.52)d;住院時間2~5 d,平均(3.48±0.42)d;居住地:城市120例,鄉鎮21例,農村11例;家庭照護者文化水平為大專及以上51例,高中56例,初中33例,小學12例。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該次研究已經該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對照組患兒接受家庭霧化治療與常規出院指導,包括:出院時向患兒家長發放家庭霧化吸入器與治療藥物,遵醫囑選用布地奈德(規格:2 mL∶1 mg×5支,注冊證號H20140475)作為霧化吸入液,0.5~1 mg+2 mL生理鹽水霧化吸入治療,10 min/次,2次/d,持續治療2周。同時,向患兒家長講解霧化設備與藥物的使用方法、目的與注意事項等知識。研究組在此基礎上應用延續性護理措施。(1)組建延續性護理小組:組建延續性護理小組,組員包括兒科醫生、營養師、護士,其中護士長任組長。組有組員均進行支氣管肺炎相關知識培訓,并明確延續性護理目的與方法,完成培訓后進行考核,成績合格者參與該次研究。(2)建立患兒健康檔案:建立患兒的個人信息檔案,包括:個人基本信息、家庭人員組成、病情、治療情況,以及患兒家長對于該病的認知能力等。每次隨訪后,護理人員將患兒的隨訪情況與存在護理問題記錄在健康檔案中,以便醫護人員查閱,為后續診療與護理工作提供指導。(3)延續性護理方式:采用電話與網絡隨訪的方式進行延續性護理,其中電話隨訪指導為1次/周,10 min/次左右,共2個月。網絡隨訪指導則利用微信平臺安排相關服務,首先組建微信群,以便于患兒家長進行病情與霧化知識交流,護理人員則隨時在微信群里解答疾病相關疑問;其次開放微信公眾號,每周向公眾號內推送支氣管肺炎康復知識2~3篇。此外,設置專員對微信群與公眾號進行維護,及時處理患兒家屬提出的問題。(4)延續性護理內容:根據患兒霧化治療需求,結合其病情開展針對性的延續性護理指導。①室內環境:霧化治療期間應保證室內空氣清新,環境整潔,定時通風換氣。②心理護理:指導家長給予患兒充分的陪伴,治療期間用溫和的語氣對其進行安慰與鼓勵,以便消除內心的恐懼與緊張感。③體位護理:治療期間,患兒取坐位或半臥位,利于吸入的藥液順利到達肺泡與終末端支氣管。④霧化治療時機:霧化治療時機通常為飯后2 h或飯前30 min,以免引起惡心嘔吐情況。⑤病情觀察:治療期間,注意觀察患兒的癥狀,若出現呼吸異常、煩躁不安、神志不清等情況,應馬上停止霧化吸入治療,及時到院就診。霧化吸入期間,不要給患兒使用油脂面霜,保證霧化杯中藥量與垂直性,若霧化杯內藥液不減反增說明存在污染,應馬上停止吸入并更換藥液。⑥完成霧化后:及時用清水清潔患兒的口腔與面部,適量飲水,以便減少藥液殘留,緩解咽部不適感。針對未排出痰液的患兒,每次霧化吸入后可采用拍背方式促進排痰,注意排背時動作均勻且輕柔。⑦清洗與消毒霧化器:完成霧化后充分清洗霧化器并將其晾干,以便減少感染風險。
觀察并比較兩組以下幾項指標:①治療依從性:患兒出院時,護理人員向其發放自擬《家庭霧化吸入治療依從調查表》,量表要求患兒家長記錄2周內患兒的治療情況(治療時間、治療頻率、治療時機等),其中遵醫囑足量治療≥95%為完全依從;遵醫囑足量治療在80%~94%為部分依從;遵醫囑足量治療<80%為不依從??傄缽穆?(依從例數+部分依從例數)/總例數×100.00%。②臨床癥狀與體征消失時間:咳嗽、憋喘與濕啰音消失時間。③出院時與出院2周時的肺功能:通過肺功能測定儀進行檢測,包括最大呼氣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氣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one second,FEV1)與FVC比值。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兒家庭霧化治療的總依從率為96.71%較對照組88.82%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家庭霧化治療依從性對比[n(%)]
研究組患兒咳嗽、憋喘與濕啰音消失時間較對照組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咳嗽、憋喘與濕啰音消失時間對比[(±s),d]

表2 兩組患兒咳嗽、憋喘與濕啰音消失時間對比[(±s),d]
?
出院時,兩組PEF、FVC與FEV1/FVC指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2周時,研究組PEF、FVC與FEV1/FVC指標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出院時與出院2周時肺功能指標對比(±s)

表3 兩組患兒出院時與出院2周時肺功能指標對比(±s)
?
支氣管肺炎是由肺部病原體感染所致的常見呼吸系統疾病,該病起病急驟或遲緩,早期表現為低熱、輕咳、流涕、納差等輕度上呼吸道感染癥狀,隨著病情的進展出現氣促與咳嗽加重,伴有發熱、氣急、煩躁等情況,若未及時采取可靠的治療手段,可給患兒的健康帶來巨大的影響[8-9]。目前,糖皮質激素是支氣管肺炎患兒的主要治療手段,但靜脈輸注與口服等全身性應用存在諸多的不良反應[10-11]。霧化吸入具有無痛、無創、效果穩定等優勢,其使藥液霧化形成細小顆粒,更利于患兒肺部吸收,不僅起效快,且安全性高。因此,以霧化吸入技術為載體的糖皮質激素治療方案已在兒童呼吸系統疾病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12]。
有研究發現,由于醫院環境特殊,加之患兒年齡小,對于醫療設備與陌生人員存在恐懼心理,所以極易表現出哭鬧不安與不配合治療等情況,甚至中斷治療[13]。家庭霧化治療能夠使患兒在熟悉的環境與信任的家長陪伴下完成治療,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兒恐懼感強與配合度差等問題[14-15]。然而,多數患兒家長缺少對家庭霧化治療知識的認知,導致吸入技術不標準、依從性差等問題,雖然能夠取得一定療效,但疾病控制效果往往難以達到預期水平[16-18]。延續性護理是將患兒住院期間的護理向家庭延伸,使其在不同場所接受到連續性的照護,進一步保障康復效果[19-20]。學者張鳳琴等[21]將80例支氣管肺炎患兒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其中對照組行家庭霧化吸入與常規指導,試驗組則在此基礎上應用延續性護理,結果顯示試驗組治療的依從率97.5%高于對照組84.5%,且咳嗽癥狀消失時間(5.22±1.42)d、濕啰音消失時間(5.63±1.61)d短于對照組(6.78±1.68)、(7.21±2.44)d。該文研究結果與上述結果相近,研究組患兒家庭霧化治療的總依從率為96.71%較對照組88.82%高(P<0.05)。同時,研究組患兒咳嗽消失時間(5.03±1.39)d、憋喘消失時間(3.59±1.52)d、濕啰音消失時間(5.62±1.58)d較對照組(6.65±1.55)、(4.23±1.60)、(6.80±1.60)d短(P<0.05)。該研究通過電話與網絡隨訪方式開展了關于環境、心理、體位、病情觀察、霧化后清潔與霧化器清洗等方面的延續性護理指導,定期對患兒家長的治療行為進行督促與指導,進一步強化了治療依從性,快速糾正患兒的癥狀與體征。任利[22]對52例患兒實施家庭霧化吸入與針對性護理,結果顯示該組患兒FEV1/FVC(73±5)%高于單純家庭霧化治療組(62±5)%。該文研究中,研究組出院2周時PEF(72.06±10.52)L/min、FVC(2.73±0.49)L與FEV1/FVC(84.69±12.03)%指標較對照組(68.00±5.03)L/min、(2.54±0.42)L與(80.60±11.08)%高(P<0.05)。結果說明,延續性護理利于患兒家長隨時隨地掌握疾病與治療相關知識,繼而增強對于霧化操作的能力,保障霧化吸入效果,促進患兒肺部功能康復。
綜上所述,延續性護理措施能夠提高支氣管肺炎患兒家庭霧化治療的依從性,快速改善臨床癥狀,強化肺功能,適于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