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汶潔 王威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一.活動背景
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隨著社會的發展,國家對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地提高,在《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提出“為了實現現代化強國目標,提高創造創新能力,要努力打造一批高素質的創新人才和團隊?!币虼?,只會學習理論知識的人會逐漸被社會所淘汰,應用知識的人才是社會發展中的佼佼者。
從課程改革的角度來看,我國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2017)》中,課程基本理念中的教學過程重實踐就是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實踐經歷,強調學生學習的過程是主動參與的過程,讓學生積極參與動手和動腦的活動,通過探究性學習活動或完成工程學任務,加深學生對生物學概念的理解,提升應用知識的能力,培養創新精神,進而能用科學的觀點,知識,思路和方法,探討和解決現實生活中的某些問題。
從個人全面發展的角度來看,學生全面發展是指在基本方面達到要求,同時也能做到個性發展,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因此,一定要注重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從多個方面開發學生的潛能,從而引導形成健全的個性,走向社會。
因此在中學開展“植物造紙以及紙的二次利用”的綜合實踐課符合社會發展和課程改革以及個人全面發展的要求,有利于學生的身心的健康發展。
二.活動意義
從教學的角度上來看,生物實踐活動是有趣且生動的一項學科,它與數學、語文不同,它可以貼近自然,感受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事物,因此我們可以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進一步提高學生對生物學的熱愛以及興趣。在初中生物中,有生物與環境,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這兩個主題,與植物有相聯系,現在我們就在課本知識的基礎上,拓展植物造紙過程以及紙的二次使用。
從教學對象上來看,由于學生的知識水平參差不齊,學生的認知水平也不一樣,所以,教師要對不同的學生開展不同的教育,使生物教學更有針對性。然而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學生能夠自主地進行觀察、思考以及探究,明確地進行分工,使得學生的思維方式得到改變,而且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
三.活動目標
在知識與技能方面:
(1)意識到紙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了解植物造紙的原理,紙的發展史以及造紙的原料;
(3)了解古代植物造紙的過程,現代工藝造紙的過程,以及廢紙的回收過程
(4)培養學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探究意識和動手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
在過程與方法方面:
(1)通過活動,初步懂得了造紙的基本步驟和紙對于人類社會的重要性;
(2)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團隊合作能力。
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
(1)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積極思考的學習方法;
(2)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提倡節約用紙;
(3)培養學生關注社會 、熱愛生活的人文精神。
四.教學重難點
活動重點:
(1)學生獨立收集整理相關資料;
(2)植物造紙的原理和發展歷史;
(3)植物造紙的流程以及紙回收利用的流程。
活動難點:
(1)學生進行“植物造紙”“手工制作花草紙”的實踐活動;
(2)學生對于實踐活動過程中的經驗總結及分享。
五.活動設計
在初中開展共10個課時以“植物造紙以及紙的二次利用”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
第一個課時:收集整理資料(紙的廣泛使用)
第二個課時:造紙的原理及發展史
第三個課時:紙與紙的差異性
第四個課時:開展一場以“白色紙巾好還是本色紙巾好?”為主題的辯論賽
第五個課時:古代植物造紙的流程
第六個課時:運用現代工藝植物造紙的流程
第七個課時:收集整理資料(紙的二次使用)
第八個課時:手工制作花草紙
第九個課時:展示成果(植物造紙,手工制作花草紙)
第十個課時:小組交流經驗
活動設計思路:如下圖所示
六.活動反思
優點:
(1):教師布置任務,讓學生自己收集整理資料,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鍛煉學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學生分小組討論,學生可以通過討論的方式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又可以鍛煉人與人之間的合作交流能力;
(3):有許多課外活動,比如去造紙廠參觀,植物造紙以及手工制作花草紙等等,可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綜合實踐能力。
可改進之處:
(1):學生分小組合作,收集整理資料以及討論時,總有部分同學沒有參與進來,把事情推給其他同學做。教師可思考對策,如何讓所有同學都參與進來。
(2):學生在參觀造紙廠時,有部分同學走馬觀花,沒有認真的思考造紙廠里每個流程的含義。教師可以布置手寫作業的方式,讓學生有意識的注意造紙廠每個步驟的含義。
參考文獻
[1]王浩喜.初中生物教學中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效果分析.考試周刊,2020:150~151.
[2]趙穎.初中體育教學促進學生主動參與策略探討.教學探究,2020,45:273~274.
[3]孫衛江.綜合實踐活動課生活化教學策略.小學科學,2020,11:67.
[4]馮晨駿.探究如何有效引導學生上好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課.考試周刊,20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