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晨
(山東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山東泰安 271018)
土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類的基本活動都離不開土地,人類在土地上進行農業、工業、商業活動,土地作為一種重要的資源深刻地影響著人類的活動。我國現有宜墾荒地資源數量不多,其中可開墾為耕地的數量更少,珍惜、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是我國基本國策[1]。
土地整治有重大的意義,在我國將土地整治與農村發展,特別是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是保障發展、保護耕地、統籌城鄉土地配置的重大戰略[2]。
1)土地整治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
2)土地整治是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的重要途徑。
3)土地整治加速了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4)土地整治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有效措施。
5)土地整治是加快城鎮化建設的必由之路。
招遠市位于山東半島的西北處,由煙臺市管轄,經緯度在東經120°08’~120°38',北緯37°05’~37°33'之間。招遠市與北部的龍口市相接、與西部的萊州相接、與東部的棲霞相接,南部與萊西相接、東南與萊陽相接、西北部與渤海相接,海岸線長13.5 km。招遠市土地總面積143 232.00 hm2。截至2019年全市設10個鎮和5個街道,分別有辛莊、蠶莊、金嶺、齊山、畢郭、玲瓏、張星、阜山、夏甸、羅峰、泉山、夢芝、溫泉、開發區、大秦家,共724個行政村,38個居委會,總人口56.76萬[3]。2019年,招遠市總人口56.76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4.23萬人,人口出生率9.32%,死亡率8.76%,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49[4]。人地矛盾不斷加劇。
2019年全市土地總面積為143 232.00 hm2,其中農用地面積118 625.27 hm2,占土地總面積的82.82%;建設用地面積15 959.53 hm2,占土地總面積的11.14%;其他土地面積8 650.51 hm2,占土地總面積的6.04%。
農用地中,耕地面積42 281.00 hm2,園地面積25 332.94 hm2;林地面積27 024.48 hm2;其他農用地24 183.54 hm2。建設用地中,城鄉建設用地面積12 673.07 hm2;交通水利和其他建設用地面積3 186.46 hm2。其他土地總面積8 650.51 hm2,其中水域面積2 176.25 hm2;自然保留地面積6 374.26 hm2。全市自然保留地以荒草地為主,主要分布在夏甸、齊山、阜山、蠶莊等。
當前,我國農用土地面臨諸多挑戰。低效和閑置農地逐漸增加。較多農用地處于低效甚至閑置棄耕狀態。生態環境出現惡化。很多水質的污染和土地的破壞。閑置土地的抗蝕能力減弱,生產功能衰退甚至損失,對周邊非閑置土地產生影響。
農用地整治潛力指的是通過運用不同的整治方案的規劃,使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生物手段進行整治從而達到保證后被存儲的耕地數量,提高耕地的產能、質量,并且能夠保護環境的方式。通過農用地整治增加耕地面積,土地利用結構得到調整,歸并零星地塊,減少田坎。道路、溝渠綜合整治提高耕地質量,灌排設耕地等級提升潛力產能。
根據土地利用現狀,采用實地抽樣調查與問卷調查相結合的形式,調查招遠市耕地潛力測算的基礎資料,調查各鎮(街道)通過耕地整理可增加耕地的系數與待整理區域的面積(包括耕地及其間的零星地類)。

(i=1,……,n;其中n為招遠市鎮(街道)的個數)
a=△S/S
式中,△S—招遠市新增耕地面積;
ai—某鎮新增耕地系數(%);
Si—某鎮待整理區面積;
a—招遠市新增耕地系數(%);
S—招遠市待整理區總面積。
根據調查方法,通過調查分析得到了招遠市各鎮的新增耕地系數面積和各鎮的農用地待整理區面積(圖3),然后根據公式來計算招遠市的農用地整治潛力,測算的結果進行分級,我們將潛力等級劃分為四級:小于3%為四級,大于3%小于4%為三級,大于4%小于5為二級,大于5%小于6%為一級。整理后匯成表,見圖3。全市待整理農用地面積46 907.5 hm2,整理潛力1 806.54 hm2。
城鎮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存在不符合規定和規劃的建筑,農村建設用地整治主要是將農村中不合乎規范的建筑進行整治,并將其不規范的建筑和土地轉化為可供人們利用的耕地。建設用地整治潛力就是農村土地可以轉化為耕地或其他可供人們可持續利用的土地的幅度。
以鄉鎮為組織單位,以行政村為調查對象,重點調查人口、用地情況。
根據調查方法和調查因素并考慮各鎮和街道的不同發展情況,通過對招遠市各街道和鎮的調查研究,查清各鎮和街道土地的分布情況并確定各鎮和街道的農村建設用地的待整理面積,各鎮和街道的可增加耕地系數面積,見圖4。最后來計算農村建設用地新增耕地的潛力面積。我們將潛力等級劃分為三級:大于50%小于60%為三級,大于60%小于70%為二級,大于70%小于80%為一級。招遠市農村建設用地整治潛力為3 427.93 hm2,潛力系數為65.44。
由于土地在生產和利用的過程中由于一些不合理的操作和利用造成了土地的破壞,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壤鹽堿化,土地沙漠化等破壞。土地復墾就是對于這些破壞進行整治,恢復土地的質量,肥力,是土地能夠更好為人類利用。
4.2.1 收集資料。根據各鎮和街道的發展情況收集各鎮和街道的土地利用現狀情況和變更情況,以及后備耕地存量的變化情況,記錄招遠市復墾廢棄地的數量及分布。
4.2.2 通過資料調查。根據實際情況,從相關書籍、政府文件和土地利用現狀圖等有關資料調查招遠市的各鎮和街道的土地復墾情況。
4.2.3 實地調查。招遠市的各鎮和街道為單位,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問卷的形式了解并記錄各鎮和街道的土地復墾情況。
各鎮和街道的發展情況,經根據調查因素和調查方法,通過對招遠市各鎮和街道的調查分析和研究,根據招遠市過計算得到了招遠市的土地復墾整治的待復墾區域面積和可增加耕地面積,見圖5。全區待復墾工礦廢棄地1 238.53 hm2,整治后可增加耕地544.91 hm2。由于各鎮和街道的發展情況不同,土地的利用情況不同,對不同土地的土地復墾能力進行分級。我們將潛力等級劃分為四級:小于40%為四級,大于40%小于45%為三級,大于45%小于50%為二級,大于50%小于55%為一級。
在招遠市土地整治的過程中發現大面積的耕地質量較低,人們不合理用地造成耕地污染。對此要提高耕地質量,可以適當的退耕還林、還草,維護生態平衡。采用生物有機肥,增施綠肥,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不能過度地使用耕地,要有計劃的恢復耕地的肥力,同時還要不斷提高人民對耕地的認識和保護。
在整治過程中發現招遠的農業生產效率低,生產標準低,農業發展水平較低。要實現農業現代化就必須實現農業的機械化,學習并運用先進的耕作技術,完善農業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同時要提高創新能力,改良品種。大力宣傳農業現代化建設,是人民有意識地去促進農業發展。
本片論文主要是結合招遠市土地綜合整治的現實情況,通過文獻分析歸納研究以及實地調查獲得基礎資料對招遠市的土地綜合整治潛力進行分析研究,得到以下研究成果:
招遠市土地整治補充耕地潛力54 055.24 hm2,招遠市農用地整治補充耕地潛力46 907.5 hm2(86.77%),農村建設用地整治潛力5 237.48 hm2(9.68%),土地復墾潛力1 238.53 hm2(2.29%),土地開發潛力671.73 hm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