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雯欣 吳泓
(東華大學旭日工商管理學院)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多項有關促進體育產業發展的政策,對體育產業的發展形成持續利好,但是相較于其他支柱性產業,體育產業的發展仍然還有巨大的成長空間。若想推動體育產業的蓬勃發展,除了鼓勵社會資本、促進體育消費外,亟須關注體育產業生產主體即體育企業的發展情況。
在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下,企業必須積極進行研發創新,并將創新成果轉化為實際價值,才能獲得核心競爭優勢,提高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然而研發活動往往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且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而體育企業的總規模相對較小,難以承擔巨大的資金壓力和財務風險??紤]到政府的財政補貼給企業帶來資金流入,能夠一定程度上填補企業研發資金的缺口,承擔一部分的研發投資風險,可以起到激勵企業研發的作用。因此,本文選取體育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深入探討政府補助、研發投入與企業績效三者之間的互動關系及影響機理。此舉可以為我國體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以及體育產業相關政策的制定落實提供有益參考。
根據技術創新理論,企業只有不斷地進行自主創新,研發新產品、新技術或新服務,才能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獲得市場競爭優勢,從而實現企業的良好可持續發展 。但是研發活動一般具有長期性、復雜性、不確定性等特點,研發轉化率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因此企業的研發投入不一定會對經營績效的提高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當前大多學者研究發現研發投入能夠正向作用于企業績效,并且驗證了其滯后性的存在[1][2][3]。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1:體育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對企業績效產生積極影響,且具有滯后性。
政府補助是在企業滿足一定基礎條件后,國家對于企業經營給予的多種形式的貨幣性和非貨幣性支持。政府補助可以從兩個方面對企業績效產生影響:第一,政府補助給企業帶來資金流入,企業可以利用這部分現金償還負債,解決燃眉之急,也可以將資金用于日常經營及投資活動中,有助于企業提高盈利能力,帶來經營績效的提升;第二,企業只有在滿足相關條件的情況下才具備獲得政府補助的資格,因此接受政府補助從側面肯定了企業的經營能力和發展潛力,基于信號傳遞理論,有利于企業吸納更多的外部資金,擴大企業的資金規模,促進企業績效的提升。參考胡宜挺和梁丹霞(2017)[4]、戴浩和柳劍平(2018)[5]、趙興明、孔穎等(2020)[6]等的研究,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2:體育上市公司政府補助對企業績效產生積極影響。
目前國內外學者關于政府補助對研發投入的作用效果持兩種不同意見:一種認為政府補助的增加對企業的研發投入具有積極影響,這種情況下企業會將收到的政府補助資金用于研發活動中,相當于加大了對研發活動的投入強度;另一種認為政府補助對企業的研發投入存在擠出和抑制作用,這種情況的出現是由于政府代替企業承擔了一部分的研發費用,企業原本打算用于研發活動的這部分資金很可能會被用于其他項目中,也就是說政府補助降低了企業原本的自主研發投入。這兩種不同效應的存在都具有其合理性和科學性,在體育上市公司中,企業的總資產規模相對較小,這就導致了企業無法承擔研發所需的大量資金。而政府補助正好能夠填補企業研發活動中的資金缺口,有利于推進企業有序開展研發活動。王瑞陽等(2015)基于2009-2013年我國創業板企業的經驗數據進行研究,驗證了政府補助對企業的R&D投入存在著積極的正向影響[7]。喬瑞紅、王伯娟(2017)選取2011-2015年創業板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通過實證分析得出結論:隨著政府補助的增加,企業的研發投入也會相應地提高[8]。任鴿和孫慧(2019)對2011-2016年中小板上市公司進行研究發現,政府補助可以刺激中小企業的研發投入[9]。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3:體育上市公司政府補助對研發投入產生積極影響。
目前大多數學者通過研究證實,在政府補助與企業績效的影響過程中,存在政府補助——研發投入——企業績效的傳導路徑。政府補助擴充了企業的資金規模,一方面能夠減輕企業的研發資金負擔,另一方面可以彌補正外部性對企業帶來的研發消極性,有利于刺激企業的創新動力,從而促進和推動企業及產業經濟的發展。李尚敏(2015)對2010-2013年創業板上市公司進行研究,驗證了研發投入的中介傳遞作用[10]。柴源(2018)通過實證分析2006-2016年A股上市公司的相關數據,發現政府補助能夠通過影響企業創新投入從而提升企業績效[11]。陳濤和趙婧君(2020)研究發現政府補助對企業績效的積極效應完全通過研發投入間接作用[12]?;谝陨戏治觯疚奶岢鲆韵录僭O:
假設4:研發投入在體育上市公司政府補助與企業績效之間存在中介效應。
本文的研究樣本來自在深滬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掛牌上市的主營業務為《體育產業統計分類(2019)》中的公司。研究期限為2012-2019年,在剔除掉ST異常、已退市、存在數據缺失的公司后,最終針對41家體育產業上市公司進行研究。本文的數據主要來源于Wind數據庫和上市公司的年度財務報表。
具體變量定義及解釋如表1所示。

表1 變量定義
構建模型1和模型2驗證假設1:

構建模型3-模型5,分別驗證假設2、假設3和假設4:


首先,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
設計錄入界面的設計。錄入界面是小學蒙古文教育資源管理庫平臺的一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一種重要的模塊,其主要功能是語料的錄入和存儲。包括將已經收集好的預料文件和預料文獻數據信息進行匯總錄入和存儲在特定的位置。

表2 描述性統計分析
根據表1,凈資產收益率的平均值為0.0957,最大值為0.4046,最小值為-0.2938,可見,體育上市公司的發展良莠不齊,部分企業的經營甚至處于虧損狀態,整體盈利能力有待提高。研發投入的平均值為0.0289,最大值為0.1060,最小值為0.0004,說明有些體育上市公司可能并沒有認識到研發投入的重要性或者出于成本考慮沒有足夠的資金去支持企業的研發創新。政府補助的平均值為0.0089,最大值為0.0694,最小值為0。根據相關數據,政府補助主要投向了體育賽事運營、體育場館建設類公司,如中體產業、浙江廣廈、亞泰集團等。由此可見,當前政府主要針對與體育競賽活動相關的企業加大扶持力度。
根據表3,總體來看,各類變量與企業績效之間的相關性較好,大多在10%的置信水平上與其顯著相關。并且大部分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的絕對值都在0.5以下,說明變量之間不存在多重共線性問題。

表3 相關性分析
首先對體育上市公司的研發投入與企業績效之間的關系進行回歸分析,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研發投入與企業績效的回歸結果
根據表4,模型2和模型3中調整后的R2分別為0.5355和0.4749,說明模型的擬合程度比較好,回歸結果顯示,當期研發投入(RD)對企業績效(ROE)在1%的置信水平上產生積極影響,影響系數為1.3598,即當期研發投入每增加1個單位,當期企業績效增加1.3598個單位;滯后一期的研發投入(L.RD)對企業績效(ROE)在5%的置信水平上存在正向影響,相關系數為1.4070。由此可見,研發投入對企業績效具有正向促進作用,并且滯后一期的系數大于當期的系數,因此,假設1成立??梢?,體育上市公司進行研發投入是很有必要的,持續的研發創新能夠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有利于擴大企業的市場影響力,實現企業良好穩定的可持續發展。
為了深入研究政府補助、研發投入與企業績效的關系,基于前文構建的模型4至模型6進行實證分析,驗證研發投入的中介效應,結果如表5所示。

表5 政府補助、研發投入與企業績效關系的回歸結果
根據模型5的回歸結果:政府補助(SUB)與研發投入(RD)在5%置信水平上存在正相關關系,相關系數為0.1991,驗證了假設3。但是因為相關系數比較小,說明政府補助對研發投入的促進作用比較微弱,可見體育上市公司并沒有合理有效地利用好政府補助來開展研發活動。
根據模型6的回歸結果:研發投入(RD)在1%置信水平上對企業績效(ROE)具有積極影響,影響系數為1.1438;政府補助(SUB)在1%置信水平上與企業績效(ROE)之間存在正向積極作用,相關系數為1.6742。驗證了研發投入確實在政府補助與研發投入二者之間存在著部分中介效應,通過計算得出中介效應占總效應的比例為:0.1991*1.1438/1.9020=11.97%。因此,驗證了假設4。
1.研究結論
基于前文的實證結果及分析,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結論:
(1)研發投入能夠正向影響體育上市公司的企業績效,并且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對于體育上市公司而言,積極開展研發創新活動,有利于提高研發轉化率,擴大企業的競爭優勢,有利于企業的持續經營發展。政府補助對研發投入及企業績效均具有積極促進作用。政府的財政補貼可以刺激企業的創新積極性,促進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強度。同時,政府補助可以緩解企業在經營管理上的財務壓力,有利于企業的各種經營活動、投融資活動等的有序開展,從而提升企業的經營效益。(2)研發投入在政府補助與企業績效之間存在部分中介效應。政府補助能夠通過激勵體育上市公司進行研發投入,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增加其市場競爭優勢,從而提升企業經營績效。
2.對策建議
基于對體育上市公司的相關研究結論,結合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現狀,本文提出以下兩點針對性對策建議,為體育企業及體育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有益參考。
為了激勵體育企業的研發投入以提升企業績效,政府層面應當繼續堅定推行對體育產業公司的政府補助政策,積極培育扶持體育企業,并且要加強對企業財政補貼使用途徑的監督,盡量避免企業對政府補助的濫用行為,保證政府補助對企業績效提升的促進效用得以發揮;在補助對象的選擇上,政府應當考慮到不同體育企業對政府補助的需求程度,合理分配政府補助,對于體育服務業等創新能力較低的企業應當適當減低門檻,使得不同類別的體育企業都能享有政府補助;由于研發活動的正外部性在一定程度上會打消企業的創新積極性,政府應當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保證企業的研發投入能夠創造對等的價值,從而激勵企業進行研發,提高整個體育產業的創新能力。
第二,實證結果表明,研發投入對企業績效表現為正向影響并且在政府補助與企業績效間擔當中介的角色。因此,體育上市公司若想在市場中站穩腳跟、穩步發展,必須關注企業的長遠發展,以發展的眼光看待研發投入,切不可因為研發投入的不確定性和滯后性就畏首畏尾,不開展任何研發活動;也不能盲目地加大研發投入強度而忽視了企業自身的經營能力。因此,體育上市公司應當把握好當下市場需求,了解自身的優勢與劣勢,確定最適合、最有價值的研發方向并持續地進行研發投入,方能取得市場競爭優勢,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